現在的孩子需要打蟲嗎?

心理諮詢師趙迪


80、90後的朋友都吃過一種糖,甜甜的很好吃,樣子有點像現在的奶油蛋糕上的裱花,入口即化。

其實這是一種打蟲藥,名字叫寶塔糖。

曾經風靡一時的寶塔糖是80、90後孩子們的回憶。小時候吃過打蟲藥,腦海裡還有“拉出蟲子”時的聳人場景。寶塔糖又好吃又便宜,所以在那個時期非常的受孩子們的歡迎,但現在已經看不到這種糖了。

那麼寶塔糖為什麼會消失呢?

據說,在過去那個年代我國各個方面不太發達,藥物種類少,治療蛔蟲的藥寥寥無幾,所以從蘇聯引進一種名叫蛔蒿的植物,是製作打蟲藥的主要成分,在當時需求量很大,味道又好小孩子們非常喜歡吃。

隨著社會的發展,藥物也不斷的升級,很多藥物都可以取代寶塔糖,並且藥物療效好,效果快,製作方法也簡便,於是寶塔糖就漸漸的淡出我們的生活了。

那麼20多年過去了

現在的寶寶們還需要打蟲嗎?

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衛生條件也好了很多。所以現在寄生蟲生存的環境越來越少,感染的危險也減少。

因為孩子貪玩不注意衛生,但感染寄生蟲的風險還是有的。

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感染寄生蟲呢?

1、寶寶臉上長白斑;

2、夜間睡覺經常磨牙;

3、生長髮育遲緩、營養不良;

4、寶寶經常說肚子疼;

5、肛門周圍發癢;

不過,這些情況其他疾病也會出現,要想確定是不是感染了寄生蟲,最好帶寶寶到醫院化驗大便,做個簡單的蟲卵檢測就可以了。明確具體寄生蟲的類型後對症、規律用藥,不建議家長自行去藥店買藥治療哦。


兒科醫生鮑秀蘭


關於打蟲這個話題,我想我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給你,我女兒四歲半了,我幾乎每3-6個月就要給她打一次蟲,因為孩子愛咬指甲!也經常鬧肚子痛!可見,現在的孩子依然需要打蟲!

孩子是否需要打蟲,得看孩子有沒有不好的習慣和身體有無症狀,比如我家女兒就喜歡咬指甲,經常鬧肚子疼,像這樣我就肯定得經常給她打蟲了,不確定或者不會分辨,可以直接去醫院化驗大便,看看是否有蟲卵,再決定是否吃打蟲藥!

打蟲藥最好等孩子3歲再吃,而且要注意藥量,晚上睡前服下,並且在打蟲期間多讓孩子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促進寶寶的排便。


澳優袋鼠媽媽


去年我剛給閨女吃過打蟲藥,因為發現閨女老是嚷著肚子不舒服,記得小時候吃打蟲藥是定時吃,現在生活衛生改善了,打蟲藥不是每個孩子都要吃的,吃不吃,要看孩子有沒有蟲子。

有很多判斷孩子是否有蟲子的方法比如夜間孩子肛門處是否有米粒狀小蟲在排卵,半夜孩子是否經常驚醒、磨牙、流口水?孩子是否經常感著肚子疼,習慣讓在肚臍周圍揉?這樣症狀可以從側面反應孩子是否有蟲子,但是要判斷是否真的有,可以去化驗一下大便,如果真的有,就可以吃點打蟲藥。

但是最好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因為每種打蟲藥適應年齡不同,服用劑量也不太一樣,切不可自己在家就盲目用藥。


我是米小兔,一個二胎媽媽。手打不易,如果覺得不錯,歡迎關注、點贊、轉發。每天分享家庭育兒,夫妻關係,家庭生活等資訊,有問題可以給我私信,我們一起討論.


米小兔談育兒


我女兒現在兩歲半,沒有吃過打蟲藥。

我小時候,家裡櫥子上就常備糖丸,我和弟弟肚子疼或者屁股癢癢的時候,爸爸就會給我們吃一粒,拉出白色細長的蟲子就好啦。


為什麼我們小時候要吃?

我,90後,小時候住在農村,喝的是井水,吃的是自家地裡種的菜。常常是渴了直接用舀子接井水喝,院子裡黃瓜、西紅柿,葡萄等熟了,直接摘了就吃,那時候哪講究水洗一下的,手都不用洗。

因為衛生條件差,常常會肚子疼,所以,一般家裡都會備打蟲藥。印象裡,學校也會定期給大家吃打蟲藥的。



現在孩子為什麼不用吃了?

1.現代人的衛生意識增強了。

飯前洗手,飯後洗手。吃的東西都要洗一洗,泡一泡再吃。髒東西都洗掉了。

2.喝熟水,不喝生水。

現在農村用井水的越來越少了,就算用,也多是洗衣服用的。家庭吃喝一般都是用自來水了。再加上淨水器的幫助,水質越來越乾淨。

只要水燒開了喝,就沒什麼問題了。

3.蔬菜花果都打藥,沒有寄生蟲了

現在吃的這些東西,大多都打農藥了,現在要防的不僅僅是寄生蟲,而是農藥殘留問題。

什麼情況下要給孩子吃打蟲藥?

如果寶寶長期體重不增長,食慾不振,肛周圍疼痛等情況,可以帶寶寶去醫院做下檢查,確診體內是否有寄生蟲感染,尊醫囑服藥,儘早驅蟲治療。



誤區:

1.屁股癢。首先要給寶寶清洗乾淨屁股,如果還是癢,可以到醫院檢查確診。

2.磨牙。往往是因為寶寶出牙不適,或者睡姿不正確,不是因為肚裡有蟲。

3.不吃飯。要先排除孩子飯前是否吃了別的東西,是否吃零食飲料過多。

總之,要不要吃打蟲藥,家長最好不要自作主張,一定要到醫院檢查確診後再決定。



Ailsa麻麻


看到這種寶塔糖,就會想起小時候看到小夥伴拉出一堆蟲子的刺激場面。記憶深刻的80後90後父母們,總會在自家孩子成長的某個時刻,不自覺地想到,是不是該給孩子打打肚子裡的蟲了。


只是現在的孩子還需要特意去吃打蟲藥嗎?


我女兒二三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她出現了厭食,臉上長白斑的情況。我懷疑她肚子里長了蟲,於是帶著她到門診諮詢醫生。醫生跟我說:不用過於擔心,現在的孩子肚裡長蟲的並不多見了。


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


  • 生存環境不同


我們小時候,地裡的瓜果蔬菜都是大糞澆的,裡面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卵。而我們常常會把成熟的瓜果揪下來,用袖子擦擦就吃了。喝水也是以生水居多,所以會經常性地接觸到寄生蟲卵,極容易感染到寄生蟲病。


而現在的孩子,喝的水是經過嚴格消毒的,吃的瓜果蔬菜大多也是化學肥料種植出來,在吃之前更是洗了又洗,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寄生蟲卵,所以得寄生蟲病的機率也小了很多。


  • 個人衛生做的好


尤其是城市裡的家庭,孩子生活的環境都非常的整潔,家長們對孩子的個人衛生做的也非常的仔細到位。這樣一來,接觸寄生蟲卵的機率幾乎是沒有。


不過,如果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個人衛生,喜歡在外面用手抓土玩、吃東西之前不洗手,吃沒清洗的瓜果蔬菜,還是有一定的機率感染上寄生蟲病的。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家長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

  1. 經常喊肚子疼

  2. 睡覺磨牙流口水

  3. 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用手去撓肛門
  4. 食慾改變甚至發生營養不良


如果孩子出現了這些異常現象,就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化驗一下大便,如果有感染寄生蟲的話,確診是哪種寄生蟲,對症下藥。切莫家長自行買打蟲藥給孩子吃,打蟲藥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藥不當,也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影響。


我是石韋教子,一位熱愛家庭的職場媽媽,【關注】我,一起分享更多的兒童養育理念。


石韋教子


您好,感謝您的邀請!我是高級育嬰師、母嬰KOL福林媽咪,很高心能回答您的問題。

在兒童時代的回憶中,我記得最清楚的當屬打蟲糖了。當時家裡窮,買不起真正的糖果、點心,肚裡生了蛔蟲之後大人給買來打蟲糖,甜甜的口感讓當時還小的我很是興奮不已。

現在的孩子不吃打蟲糖,是因為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太多了,衛生條件大有改善,孩子肚子裡沒有蟲子,自然也就沒必要吃打蟲糖了。

不過雖然現在的小孩子沒有這項疾病的困擾,還會有其他疾病的困擾,所以為避免孩子總是生病,得這樣做:

掌握疾病知識

父母要多掌握一些基本的疾病知識,例如發燒、腹瀉、過敏、溼疹這些小孩子常見病的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以及應急措施。


注意營養的均衡

營養方面,要注意只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就足夠了。飲食上需要均衡,多吃高蛋白質、水果和蔬菜。如有必要,還可以購買一些適合孩子的營養補充劑。


戶外活動

呼吸新鮮空氣,接受陽光的沐浴,從小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福林媽咪,每天為您推薦落地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福林媽咪


不是現在就不用打蟲,也不是一定就需要打蟲

我們小時候有個廣告叫,史克腸蟲清,吃兩片。為什麼現在不播了?也許就像柯達膠捲一樣,沒有市場需求了。

在新中國建國後的上個世紀的幾十年晨吃糖藥成了小孩子的必須品。

我的孩子和我哥的孩子隔著18歲,雖然同一個奶奶帶的,但時間不一樣了,生活條件不一樣了。以前我侄子沒事就在家裡抓著雞啊狗的玩,家人覺得也沒什麼的。現在奶奶知道天天拿著溼紙巾給孩子擦手,洗手。生活環境下也沒有了到處跑的雞鴨鵝,豬和狗了。就算見到人家溜的狗也不會讓他去摸的。

  1. 如今生活水平越來越好;

  2. 國家的衛生體系越來越強大了;

  3. 老百姓在衛生上也越來越講究了,所以小孩子被寄生蟲感染的幾率越來越少了。

另外,特別是這近幾十年不斷地進行人畜滅蟲,家庭飼養慢慢減少,進行集中規模化的養殖,廁所的現代化建設。幾乎是阻斷了寄生蟲的生長和傳播。也就是說病原少了,傳播途徑也被阻斷了。

在七八下年代,幾乎人人都需要打蟲,因為那時,特別是在農村。人們的飲水不衛生,家畜幾乎和人在同一空間生活。所以,當時的小孩子都會吃糖藥,一吃一個準,必然拉出很多的蟲子出來,也不用看醫生,在村裡的代銷點裡都有這種藥賣,不用去醫院了。


不要隨意給孩子喂藥

畢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喜歡亂咬東西,還是有被感染的可能。如果出現相關情況,去看醫生檢查,是否有蟲。一定是需要確認了,才給孩子吃的。不要自己懷疑孩子有蟲就給買藥孩子吃。


老三說酒


寶寶三歲,前不久剛剛吃過這種寶塔糖打蟲。說起打蟲藥,我們那個年代吃的寶塔糖估計會讓很多人心有餘悸,那個時候的寶塔糖打出的蟲是成形且蠕動的,特別嚇人,想想都有些頭皮發麻。

隨著時代的進步,寶塔糖也與時俱進了。前不久買寶塔糖時,專門問了藥店工作人員,打出的蟲是不是還是活的,店員說現在的寶塔糖會粉碎蟲卵,是看不到蟲的,和普通的便便一樣的。



雖說現在衛生水平提高了,但是孩子喜歡東摸西摸,尤其年紀小時,很多不乾淨的東西總是往嘴裡放,時間久了,多少會有寄生蟲感染。

寶寶是否需要打蟲,一是觀察寶寶是否經常喊肚子疼,肛門癢的情況;二是帶寶寶去化驗大便,做蟲卵檢測,能更準確的知道是何種寄生蟲,打蟲更具有針對性。

一年中最好的打蟲季節就是秋季,9,10月份,此時蟲不處於繁殖時期,打蟲會更徹底。


放開那孩子讓我來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記得小時候,媽媽常會給我吃一種寶塔餅。當時還特別開心,因為上面有糖很甜,小孩子當然喜歡吃了。後來聽媽媽說,這是一種打蟲藥,吃了讓身體長得更健康,個子也會長得高高的。我們以前常吃打蟲藥,是因為當時的衛生條件不好。那麼現在的孩子需要打蟲嗎?我的回答是不一定。

因為現在的衛生水平和人們的衛生意識,整體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當發現孩子臉上有白斑、磨牙、肚子疼、喜歡亂咬東西等症狀時,父母不要過於心急,光靠經驗來斷定孩子是生蟲了,要給孩子打蟲,畢竟驅蟲藥和其他藥物一樣,是藥三分毒,服用過量對肝腎是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建議要到醫院化驗大便,遵醫囑吃藥,不能自己胡亂喂打蟲藥。我兒子臉上也有白斑,當時我也擔心他肚子里長蟲,剛開始還想給他買驅蟲藥,後來想想還是先到醫院去檢查。醫生說兒子臉上的白斑是一種叫“白色糠疹”的皮膚病,只要平時做好防曬,和保持皮膚滋潤,一般不需要服藥就好了。

所以,父母不要再盲目的給孩子用打蟲藥。首先要觀察孩子,如果發現孩子有異常,如體重不達標、異食癖、面黃肌瘦、肚子無緣無故的疼痛、出現白斑、肛門癢等異常現象,先不要急著自己下結論,要觀察孩子的肛門,同時收集大便化驗,由醫生診斷後,遵醫囑服用。愛不是盲目的,不要讓父母的愛,變成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麥子媽咪


10歲之前,幾乎每年都要吃打蟲藥,但寶塔糖對我來說,是挺噁心的回憶,一看到這藥,就想到蛔蟲的樣子,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而且味道也不好聞,不好吃,每次一吃都要捏鼻子。

那時候吃打蟲藥確實有必要,農村衛生是沒那麼講究了,人糞動物糞混雜在一起,暴露在外,小孩感染寄生蟲的幾率很大,還有各種生冷食物是不怎麼忌口的,尤其是生水。

我記得我還幹過一件蠢事,大概是小學3年級,放學路上太口渴了,書包裡沒水杯路邊沒商店,就看見路邊窪地(不知道是人踩的坑牛踩的坑還是車壓的坑)裡有一灘水,因為上午剛下過雨,水看起來很清澈,然後,我就趴在地上去喝......現在想想,幸好當初打蟲了。

而現在人們的衛生意識提高了,孩子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相對來說感染寄生蟲的比例下降了很多。如果孩子確實是被寄生蟲感染了,仍然需要吃打蟲藥。

但不建議家長自行購買打蟲藥給孩子驅蟲,因為單以肚子疼、磨牙等現象來判斷孩子被寄生蟲感染了,是不準確的。還有寄生蟲不像別的疾病,吃了藥能看出效果,有時有些寄生蟲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家長以為沒用,又加大了劑量再次服用,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所以,要給孩子打蟲,可以先去做個大便化驗,開藥遵醫囑比較靠譜。預防寄生蟲,平時給孩子做好衛生工作,少吃生食,家裡有寵物的,也要經常給寵物驅蟲打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