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灣?這名字你不覺得怪怪的麼?

【每天扯篇兒老瀋陽】

很多人私信我關於瀋陽一些老地名怎麼來的,我說都往後靠靠吧,今天我得專門說說“馬路灣”。


馬路灣?這名字你不覺得怪怪的麼?

馬路灣,一個你最應該知道來歷的瀋陽地名。

馬路灣,瀋陽和平大街和中華路、光榮街的交匯路口,但瀋陽人習慣於叫這個地方叫“馬路灣”,主要是公交路牌上全是寫的馬路灣,儼然成了瀋陽地標了。但這個馬路灣從哪來的呢?叫灣,但這地方也沒有河、湖啥的呀,哪來的灣呢?

這事兒得從20世紀初說起,那時候,瀋陽現在的城區還只是大東大西大北大南邊門以裡的圓形城區裡,所為天圓地方——瀋陽皇城是方的——就是東西南北順城路中間的位置。當時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了,由取得了南滿鐵路的路權,並以此為藉口劃定滿鐵附屬地,即今和平大街以西瀋陽及南北兩洞橋以東的這部份地區,所以,這部份街路的規劃是日本人自己設計的。由於日本建設的理念是仿效日本平安京的設計理念,即以瀋陽站為中心,輻射狀三條路,即現中華路、南一馬路、中山路,然後其他馬路以現在中華路為軸,對稱分佈為南一馬路、北一馬路、南二馬路、北二馬路,由於設計中華路是與南滿鐵路是垂直的,所以中華路的走向是西北-東南走向的。

但是另一邊,瀋陽老城區是中國人的建城理念,即天圓地方,橫平豎直,所以街路都是正東正西正南正北的。前幾期小旮提到大西路的走向時候,提到了,大西路(十一緯 路)由於種種原因是東北-西南走向的。所以,由於瀋陽當時的兩部份城區以各自理念分別發展,最後發現,在現在和平大街的地方形成交叉路口,這個路口一反常規路口十字交叉的情況,而是顯現出來馬路出現“拐彎”的情況。但這在當時還不至於出現太大的混亂,因為和平大街這條線是當時瀋陽城區和滿鐵附屬地的界線,一般情況下中國人是不能越過這條線的。我們看電視劇《少帥》的時候,小時候的張學良過了馬路灣去到日本人控制區去和日本小孩打架這段戲,正說明當時瀋陽兩部份區域劃地管理的寫照。各自管理,各自規劃,最後形成了兩邊的馬路在這裡有一個交角,老百姓話講“馬路一拐彎”,這地方被瀋陽人戲稱為“馬路彎”。

但是呢,在漢語裡,彎,是動詞,是不能作為地名的。後來就演化成能作為地名的“灣”。馬路灣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馬路灣這個名字,能體現出當時瀋陽被日本人劃區而制的屈辱歷史,更能說明啥尼,那時候的規劃也太亂了,生生能把馬路整出個彎兒來,說明當時的滿清政府真叫一個窩囊。後來的民國政府也沒好哪去。

現在,你會發現,和平區的一些廣場多是圓形的,廣場附近的道路都是輻射狀分佈的。而別的區的廣場,多為方塊形,而且街路多南北、東西正向的居多,也正是瀋陽當年的一段被日本佔領時期屈辱歷史的最好見證。

今天先扯這麼多,更多的咱明天再扯。(還是那句話,對瀋陽有哪些整不明白的,可以評論裡問我哦,感謝大家啦)


馬路灣?這名字你不覺得怪怪的麼?

地圖上看這個“馬路一拐彎”還是非常清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