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魯區:科技精準對接馬鈴薯產業 助推農業經濟轉型升級

馬鈴薯是平魯山區的主要農作物,近年來,平魯區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改善馬鈴薯品質,挖掘馬鈴薯增產潛力,實現了降成本、擴產量、提質量、增收入的效果,助推平魯農業經濟轉型升級、健康發展。

平魯區:科技精準對接馬鈴薯產業 助推農業經濟轉型升級

在朔州市平魯區馬鈴薯脫毒繁育中心的組培室,架子上擺放的馬鈴薯幼苗,通過無菌組織培育,擴繁試管脫毒苗達到50萬株,之後,再經過溫室移栽生產微型薯達到200萬粒,最後再進行種植可繁殖原種100萬公斤,極大地提升了馬鈴薯的產業水平,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平魯區:科技精準對接馬鈴薯產業 助推農業經濟轉型升級

據瞭解,平魯區馬鈴薯脫毒繁育中心將馬鈴薯傳統產業與特色產業有機結合起來,重點解決種薯退化問題,依託先進的生物技術、病毒檢測技術,快速繁育高產優質種薯,有力地保障了優質脫毒種薯供應。

平魯區:科技精準對接馬鈴薯產業 助推農業經濟轉型升級

平魯區:科技精準對接馬鈴薯產業 助推農業經濟轉型升級

農藝師 趙清連:首先我們選用一個適合本地的品種,找一個健壯的塊莖,通過催芽消毒,莖尖剝離,形成試管苗,然後進行少量擴繁,擴繁到一定程度,進行病毒監測,通過病毒監測,淘汰有病毒的試管苗,對合格的試管苗進行組織擴繁,每苗能擴繁4到5苗。當氣溫適合的時候,我們把試管苗移栽到溫室裡面,每株試管苗能生產4到5粒微型薯。


平魯區:科技精準對接馬鈴薯產業 助推農業經濟轉型升級

平魯區馬鈴薯脫毒繁育中心從新品種收集篩選、優質品種提純復壯、高產高效技術試驗等方面著手,大力繁育和推廣高產高效的高澱粉型、菜用型、早熟型、加工型四大類型20多個品種,達到了成本降低、作物增產、農民增收的預期效益。

平魯區:科技精準對接馬鈴薯產業 助推農業經濟轉型升級

種薯儲存庫負責人 袁瑞賀:目前生產的微型薯單粒重2至5克,一個包裝袋一萬粒左右,按市場價,每粒0.5到1元,每袋價值8000元左右,一般可以種植三畝左右,每畝的成本價是3000元左右,農民生產成本高,難以接受。我們按照種薯生產技術規程的要求,在高海拔、高緯度、氣候冷涼、風速大、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寒冷山區基地快繁,用微型薯生產原種降低了原種的成本,讓農民買到價位適中、高產優質的脫毒種薯。


平魯區:科技精準對接馬鈴薯產業 助推農業經濟轉型升級

農戶 趙國斌:這山藥種上不賴,說是叫晉薯16,年年就來這買呢,價錢也便宜,我每年種十來畝,哪一畝也能起3000來斤大山藥。

據瞭解,2020年平魯區馬鈴薯種植面積將穩定在20萬畝左右,總產量預計達40萬噸。脫毒種薯的廣泛推廣應用,使平魯區的農業生產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並將全區的馬鈴薯生產和澱粉、薯條、薯片、粉絲等加工協調發展起來,實現了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帶動了養殖、運輸及其它產業的發展。



記者:劉 磊 李 妍 王 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