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基础知识扫盲(非专业)

音箱基础知识扫盲(非专业) 音箱有那几部分组成?

喇叭单元(扬声器单元),箱体和分频器

喇叭单元为什么要装在箱子里?

准确地说低音单元必须要装箱,高音则可装可不装。

有两个原因使得低音单元必须装在箱子里: 一是为了消除“声短路” 现象;二是为了抑制喇叭单元的低频谐振峰。因为高音的波长短,绕射能力弱,不存在“声短路” 现象,也不象低音单元那样需要抑制低频谐振峰,所以,对于高音单元,音箱的作用只是一个支撑。

箱体一般用什么材料制造?

一般用木质材料制作, 因为木材容易加工, 表面处理之后能得到和家具一样的质感,容易跟居室环境协调一致。

最常用的是人造中密度纤维( MDF)板,这种材料强度高,而且不易变形,不开裂,表面还非常平整,无须打磨就可以直接粘贴木皮或 PVC装饰。

刨花板不易变形开裂、 表面平整,强度也可以, 不过受潮后容易损坏, 通常只用于廉价的低档音箱。

天然实木质感比较高级, 但成本比较高, 而且处理不当容易开裂变形, 一般只用于高档音箱。

箱体用塑料、 用金属甚至用石板都可以, 但这些材料制作的音箱并不普遍。


实木音箱的声音比人造板音箱好吗?


箱体只要足够坚固不发生振动, 用什么材料都没有区别。 音箱的声音主要是由喇叭单元、箱体结构设计、分频器这三大要素决定,而 跟箱体材料用实木还是人造板,甚至用塑料、用金属都没有关系。

音箱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客观衡量音箱性能的技术指标有很多, 我们在产品目录或音箱的说明书上经常看到的有:频率响应、阻抗、灵敏度、最大承载功率以及最大输出声压级。

频率响应表示音箱输出声压级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如果画成图, 就是一条以频率为横坐标、以输出声压(或者声压的分贝数)为纵坐 标的函数曲线。 这条曲线在中频段的总体趋势是水平的, 当然中间可能有很多因为系统不够完美造成的小波动。 在低频端和高频端, 曲线出现下跌的趋势, 音箱的输出会减少, 通常把低频端和高频端的输出相对于中间水平段下跌 3dB 的那两点成为低频截止点和高频截止点, 这两点之间的频带就是该音箱的频响范围。 显然,频响范围越宽越好, 这样就能还原音乐信号更宽广的音域。 对于目前的音箱来说, 高频端不是问题,早已达到音频的上限 20kHz,有的产品还远远超出,困难在于低频端,一般书架箱达到 50- 60Hz 左右、落地箱达到 30-40Hz 左右就很不错了。另外,频响范围内的曲线越平坦、波动越小越好, 这表示该音箱对频带内的所有频率信号都能一视同仁地重现, 不会出现平衡度的扭曲。


阻抗通俗地说,就是对输入电流信号阻力的大小,单位为欧姆( Ω)。音箱最常见的阻抗值有 8Ω 、4Ω 和 6Ω 三种,当然还有 3Ω 、5Ω、10Ω 等其他值,但不常见。需要特别说明一点:音箱的阻抗只

是一个标称值,音箱的实际阻抗大小是随频率变化的,譬如标称 8Ω 的音箱,只有在某些频率点上阻抗才为 8Ω,在其他频率可能为 10Ω 、 20Ω,另一些频率又可能低至 6Ω 或 4Ω。阻抗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在音箱的阻抗曲线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这种变化增加了放大器驱动 的难度。

灵敏度是衡量音箱电 - 声转换效率的指标,单位是 dB/W/m,含义为输入 1W的功率时, 距音箱轴向 1m远处能获得的声压级大小, 比如灵敏度 90dB/W/m 的音箱,表示输入 1W的功率,在音箱正前方 1m远处就能够得到 90dB的声压级。灵敏度高的音箱比较节省放大器的功率,应该算优点。不过,有时灵敏度和其他性能指标不易兼顾,权衡 之下,往往宁可牺牲一点灵敏度来换取更好的其他性能, 这是因为目前大功率的放大器很普遍, 价格也不算太高, 灵敏度低一些不算很大的问题。

最大承载功率是音箱的安全指标, 表示该音箱能够长期承受的输入功率大小, 低于此值的输入显然是安全的, 如果长时间都超过这个极限,就容易使音圈过热烧毁。 最大承载功率这一指标为我们安全使用音箱提供了参考, 但也应该注意到“长时间”这个前提, 短时间超过最大承载功率是允许的, 例如音乐信号中有许多短暂的峰值, 其功率强度超过平均功率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但持续时间都非常短暂, 也就是转瞬即逝, 播放这样的信号, 只要平均功率不超过音箱的最大承载值,则完全没有问题。

最大输出声压级表示在失真不超过某一标准的情况下音箱最大的输出能力,通俗的说法就是这只音箱最大能够放多响。通常,家用音箱的最大输出声压级在 100dB~110dB左右,少数高输出音箱可达120dB左右。显然最大输出声压级越高越好,如果这一指标过低,就容易出现动态压缩。

音箱基础知识扫盲(非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