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失,發展進入拐點,中國移動該如何自救?


筆者不是黑中國移動,而恰恰希望中國移動從優秀走向卓越,但是目前中國移動黃金時間已過,遺留許多問題,例如定位、戰略、組織結構、管理模式,最基礎的問題則是人才問題,這是水面下的冰山,無人敢碰。

人才流失,發展進入拐點,中國移動該如何自救?


01

北京郵電大學的碩士生畢業去向有過三次比較明顯的趨勢:

1) 第一次,電信運營商,這主要發生在08年以前;

2) 第二次,華為、三星等公司,主要在09-14年左右;

3) 第三次,阿里、騰訊等公司,主要發生在15年後。

而中國移動從2000年成立到現在,按照增長速度也可以分為是四個階段:

1)00-08年,高速黃金期;

2)08-14年,因為TD-SCDMA原因,處於振盪期;

3)14-17年,次高速期,因為TD-LTE的刺激和提升;

4)17-現在,拐點期。

我們曾以中國移動GD移動高級經理和騰訊公司的高級經理人員工資做了對比:

1)03年時候:GD移動的高管工資是騰訊公司高管人員的3倍;

2)10年時候:基本持平。

3)19年時候:GD移動的高管人員是騰訊公司高管人員的1/10。

短短16年,我們和騰訊人員的工資比是1/30倍,這讓我們情以何堪,這就是為什麼北京郵電大學學生現在不願意去運營商,而願意去騰訊、阿里巴巴公司的核心原因。

02

工資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移動最基本的問題之一。

在筆者的印象中,03年的時候,那個時候中國移動員工就是香餑餑,工資高,無論是首都、還是二線城市,還是5線城市,所有員工的工資都比當地人員工資高一大截。那個時候,去電信運營商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但是到19年,我們看到中國移動員工的工資問題已經非常突出,主要表現為:

1) 一、二線城市,人員工資遠遠低於頭部互聯網公司,尤其是BATJ等公司;

2) 一、二線城市,高級別的高級經理人員日子還可以,當然心裡平衡的情況下;但是11崗以下的人員就出現生活上的問題,因為房子、孩子等問題,導致工資無法滿足較好的生活質量。

3) 三、四線城市,因為沒有那麼多的互聯網公司,好的公司也不多,除了公務員;整體上工資水平還算不錯,但是已經遠遠比不上03年的鶴立雞群,只能說處於基本水平線了。

4) 五、六線城市,則是另外情況,這些地區的移動人員公司因為崗位級別非常低,因此工資水平也非常低,這些年房子、物價的高速上漲,已經使這些地區的員工在生活上呈現較為明顯的困難。

我們看到,從03-19年,中國移動的工資不是上漲的態勢,而是下跌的態勢。但是,其他公司、尤其是同一產業的互聯網公司,工資卻直線上漲。

03

工資問題,僅僅是中國移動員工隊伍、人才隊伍的基本之一:

因為從17年開始,中國移動的收入和利潤出現非常明顯的拐點,

(1)2016年,利潤增長率為10.5%;

(2)2017年,利潤增長率為5.02%;

(3)2018年,利潤增長率為3.1%。

(4)2019年第1季度,利潤同比下降8.3%。

為什麼中國移動利潤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並且開始出現負增長呢?實際上總收入也基本如此,主要原因包括:

1) 要求的提速降費,資費降低是最大原因之一。

2) 同業競爭嚴重,流量無限量是殺手原因。

3) 除了流量,中國移動沒有其他可以支撐業績快速發展的核心抓手!也就是說,其他領域的收入,包括集團客戶業務,都是小蘿蔔!

但是,中國移動是國有企業公司,GZW對中國移動這類公司有明顯的收入和利潤增長要求,即每年必須在收入和利潤增長率方面達到要求,否則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難以交差。

因此,中國移動就層層下達收入和利潤指標要求,但是省公司、地市公司在完成收入上存在較大的問題:

1) 除了流量還是流量;

2) 政企客戶除了專線,好像其他的不行;

3) 家庭業務,我們是在補貼增加客戶的時間窗口,好像收入也是不靈、不靈的。

這如何辦呢?因此各省公司、地市公司就各想各招了,全員營銷、KPI考核、末尾淘汰、和電信公司對標等等,全部出來了。因此,高壓力、高負荷工作量已經成為中國移動員工的基本標籤!我們說,人才、工資、工作量已經呈現出巨大的剪刀差!

04

既然中國移動的人才、工資結構、工作量已經呈現出巨大的剪刀差,惡果馬上就顯現出來:

1)中國移動已經很難招聘到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985、211等大學的學生了!

2)1、2線城市的年輕員工,跳槽率已經非常高了。

3)1、2線城市的高管人員,也已經呈現較高比例的離職率;

4)5、6線城市的人員隊伍,呈現出非常不穩定的狀態,人心不穩尤其嚴重,在渠道管理、客戶開發等方面已經遠遠不如以前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現象比比皆是!

5)08年之前的工作熱情不見了,代替的是抱怨和委屈;

6)部門之間的扯皮現象越來越嚴重,已經嚴重到領導出面都無法推動的局面!

7)大家都處於消極工作之中,寧願少幹事也不出頭的心理佔很大比重!

8)不要最好,只要不是最差的現象在蔓延!

人才隊伍則是工作基礎,其是實現戰略、工作的核心,是所有一切的基礎。

但是,中國移動現在最基礎的人才隊伍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了,則說明我們的問題已經很大了。戰略、組織結構、管理模式這些是水面上的冰山問題,而人才隊伍問題則是水面下的冰山問題,其更大更嚴重!

05

那麼如何辦呢?這是擺在我們目前亟需解決的核心問題,不是之一,而是最核心的問題。筆者認為,中國移動儘快行動起來:

1) 提升部分崗位的工資,這是我們必須儘快實施的手段,雖然國資委有這樣那樣的要求,但是人才隊伍是關鍵,是所有一切的基礎,因此11崗以下的員工工資必須儘快上提,否則絕大部分的員工隊伍人心不穩,則是中國移動最大的損失。

2) 儘快實施新的戰略,開源永遠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是不要讓地市公司去想方法了,沒有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好的產品,再好的銷售和管理也沒有用。這取決於集團公司,集團公司必須拿出戰略性的產品出來,而且是儘快。我們說,20%的產品決定80%的收入和利潤。

3) 千萬不要再零敲碎打了,這是省公司的基礎要求,省公司應該是做大項目、做大客戶、做大產品,而不是小打小鬧,小打小鬧是解決不了革命性問題的。當然,集團公司必須給省公司充分授權。

4) 極大程度減少、降低員工非核心工作的工作量,PPT、報告、流程什麼的,能減少、減少吧,中國移動已經是PPT公司、會議公司、彙報公司,好像PPT做不好、不彙報不請示就不會工作了!這實際上是給基本員工、基層領導降低工作量。

5) 最後,還是回到我們的老路子上,定位與戰略,這是集團公司、省公司必須解決的問題,沒有好的定位和戰略,就相當於累死員工也沒有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