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草書就是鋼筆字的寫法,你怎麼看?

救風


首先可以肯定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原因是:

八大山人的草書是真正的毛筆書法,之所以用“真正的”這幾個字,因為他的書法中幾乎每筆都含有3個動作:1.起筆時逆鋒入筆、或者斜勢切入筆鋒 2.行筆寫出筆畫 3.回鋒收筆

貼圖:晉 王獻之 草書 玄度何來帖 就很清晰的展示了這3個動作。

通常情況下,書家都會這麼做,

之所以是3筆形成一個筆畫,來源於書法美學中的三生萬物的老子思想,書法在進化的過程中審美規則大量以道家思想為依據。魏晉時期是書法突飛猛進的時期,也是老子思想最為風行的年代。


說這些對理解題目非常有幫助,八大山人的筆畫也是按照這種審美規則來寫的,但他的書寫似乎3筆構成一個筆畫不明顯,都是幾乎相同粗細的線條,哪裡有逆鋒入筆?


他用的是篆書筆意來寫草書,在起筆時有一個【逆鋒入筆】的動作,所以每筆的開始都是圓頭的,假如直接入筆,則是尖的筆鋒,他在收筆時也有回鋒收筆的動作,也導致圓頭結束一筆,有時會用很微妙的【停筆】、【頓筆】作為收筆動作,毛筆在宣紙上如果停留,就會有一個暈化的反應,也會導致此時產生一個圓圓的形狀,作為收筆。這就是篆書用筆。而有時這種3筆構成一個筆畫的動作非常微小,也會留下極其微妙的變化,這就是【筆意】,非常玄妙的筆意,書家書風的不同,往往是這種細微的不同造成的。


所以我開始就強調了【真正的毛筆書法】,江湖體書法之所以不入流、顯得醜,就是因為拋棄了【三生萬物】的美學體系,直截了當解決一個筆畫,沒有了美感依據。


鋼筆書寫由於工具的原因,使它接近江湖體書寫方式,鋼筆頭不管是不是弄彎了去寫,即使有3筆構成一個筆畫的動作,也不會有這種筆意,毛筆在逆鋒入筆時,由於是動物毛做的筆頭就會有一個【彈跳】的反應,產生了一種細微的筆意,而鋼筆是金屬的,不會如此,就沒有了毛筆書法的筆意。


另外,八大山人的毛筆書法是在生宣紙上寫的,吸水性強,能放大這種細微動作的效果,鋼筆書寫幾乎不可能在生宣紙上書寫,那很容易弄破紙張,所以鋼筆書寫無論如何都與八大山人的書法不同。


八大山人書法和鋼筆書法這裡面的區別非常微妙,所以容易讓人產生他們是相同的感覺,不過現在我們完全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