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報告文學的粗淺理解——《歲月深處是芳華》序丨文

我對報告文學的粗淺理解

——于學忠《歲月深處是芳華》序

我對報告文學的粗淺理解——《歲月深處是芳華》序丨文/翟營文

我對報告文學的粗淺理解——《歲月深處是芳華》序丨文/翟營文

蒙學忠弟信任,囑託為他新出版的報告文學集《歲月深處是芳華》寫幾句話,學忠長期從事新聞工作,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記者,也寫過很多報告文學作品,這部作品集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這裡祝賀學忠的收穫。在此之前我也寫過報告文學,寫作中曾找來一些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學習,有一些粗淺心得,不妨和大家交流探討一下,也算是對學忠命題的一個交代吧。

第一,報告文學這種體裁在文學作品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

我覺得報告文學始終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特別是在文學作者中總是把它排在小說、散文、詩歌之後,純文學刊物也很少發報告文學,覺得它可有可無。一種文學體裁的誕生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和生命力,也一定有它自身的優勢。其實報告文學從開始就以它的時效性、真實性及親和力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併為推動歷史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早在我國大革命時期,它隨同一些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品,從日本傳到中國。在當時的德國左翼報紙雜誌上出現了一些用文學筆調赤裸裸的報道現實生活的作品,大家便把這種新興的文學形式叫做報告文學,和小說並列。早期的報告文學優秀作品有很多,比如夏衍的《包身工》、美國作家約翰裡德寫蘇聯十月革命的《震撼世界的十天》、捷克作家伏契克寫的《絞索套著脖子時的報告》等這些好的作品都有嚴格的忠實於事實,強烈的社會情感,及對被壓迫大眾的密切聯繫的特點,在當時都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好的報告文學也是舉不勝舉,比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都是鼓舞和教育了廣大人民群眾。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上講到:“文藝方面近年來,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新生活的文學作品多了一些,但是能夠振奮人民和青年的革命精神,推動他們勇敢獻身於祖國各個領域的建設和鬥爭,具有強大鼓舞力量的作品,除了報告文學方面比較多以外,其他方面也有,可是不能說多。”老人家對報告文學的評價恰如其分也格外看重,可見報告文學有著其他文學形式,無可比擬的強大鼓舞力量。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報告文學同樣當仁不讓的擎起如椽巨筆,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做著珍貴的記錄,許多報告文學作家成為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和發言人,像長江的《香港迴歸祖國十週年回眸》、何建明的《國家》、蔣巍的《閃著淚光的事業》、許晨的《蛟龍探海》、蘭寧的《“神舟”天路》等等,在世界文學領域報告文學越來越登大雅之堂,甚至摘取桂冠,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拉納·亞歷塞維奇寫過報告文學《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她的作品是對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我國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也入圍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中也設有報告文學獎,可見報告文學越來越受到重視。

第二,報告文學的真實性至關重要。

在與一些報告文學作者接觸中發現,有的作者覺得報告文學不必象新聞那樣真實,是允許對真人和實事進行藝術加工的,也就是說可以“略有虛構”,有的甚至認為只要人是真的事件是真的,其他都可以藝術加工。其實這些想法是錯誤的。真實性恰恰是報告文學的生命力和鼓舞力之所在,夏衍說過:“報告文學不但不能虛構,我認為,甚至連誇張也是不允許的。”為了寫好《包身工》,瞭解她們真實的生活狀況,夏衍化妝深入到包身工的車間和宿舍實地觀察,並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半夜三點多鐘徒步十幾裡地去調查包身工上下班的情景,我們今天讀來,仍覺得如在眼前。

著名作家劉白羽說過:“報告文學的最大威力,就在於它寫的是真人真事,人家能夠看到學到,這是小說不能代替的。”這種真實既要求總體事實真實,也要求細節真實,既要求人物的動作語言真實,也要求內心真實。小說可以去誇張去拼湊,報告文學不行,這就要求作者既要有不怕辛苦的精神,同時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正確的世界觀,歷史觀和人生觀,把握正確的方向,才能在紛紜的事物中理出頭緒,找出內在的真實,我在讀黃宗英的《大雁情》時深有感觸,作者在剛剛接觸秦官屬時她給作者的印象就是“種野藥的”,接下來的採訪中又聽到一些對秦官屬不利的負面評價,再深入調查,才感覺出這位深扎人民之中的知識分子的可貴,通過更深的瞭解才看到了她內心的美好,這種真實不是蜻蜓點水式採訪能挖掘到的,那麼是不是有了真實就不用藝術描寫了呢,當然不是,一篇好的報告文學,要有精巧的構思和大量的靜態描寫和心理刻劃。對於人物的描述,魯迅先生說的精彩,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第三,採訪是關鍵要比寫更重要。

依我的理解,報告文學寫作中採訪佔六,構思佔三,寫作只佔其中的一。

採訪最好不要先入為主,要清空頭腦裡現有的想法,從零開始。但是必要的準備工作還是要有的,一是要讀一些好的優秀報告文學作品,如寫人的可以讀一些近期出版的人物傳記,對寫人物的傳記文學有個總體上的把握。二是要學習一下相關領域的知識,比如寫一位飛機設計師,你就要學習一下該領域的相關知識,熟悉一些常用的術語和飛機的整體性能,做到在心中有個鋪墊,這樣談話中就少了不少障礙,能很快的進入採訪情境。三是找一些相關的資料,比如該人發表的論文,網上的介紹及其工作和家庭情況,適時制定採訪計劃,列出採訪提綱,包括採訪目的,對象,要求,時間,步驟等。這個提綱只是初步的,隨著採訪的深入,可以隨時調整。五是進行外圍採訪。在採訪當事人之前,也可以進行外圍的採訪,找熟悉他的朋友同事親屬等了解一下,也可以開個座談會,等收集一些情況,與採訪當事人得到的材料,相互認證,相互補充。採訪中不要怕麻煩,一次沒成功就多次,一件事情沒弄明白就反覆探究,直到弄明白為止,要與被採訪人交朋友,交心,不要忽視交流中的表情和“廢話”,要勤思考,抓住一點,深入下去必有收穫。

第四,恰當精彩的議論對提升報告文學的思想性尤為重要。

精彩恰當的議論也是增強報告文學文學性的一個有力手段,同時精彩的評論和總結也會使作品思想昇華和飛躍。好的議論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邏輯上銜接的作用,但是議論不能代替事實,議論要力求做到正確,新鮮,深刻。要對現有的敘述進行引導,使敘述更加波瀾壯闊,更加柳暗花明。好的議論不是畫蛇添足而是畫龍點睛。這些議論不能單擺復擱,而要與事實的敘述有機融為一體,成為敘述的骨骼,比如李是非的《熱血男兒》中,第十二節結尾寫道:這還是看得見的清新氣象,還有那看不見的呢。經濟體制,人事制度,工資制度的改革,由這些引起的人際關係和價值觀念的變化,這些屬於上層建築的清新之處,比那夜間燦爛的燈火更加美麗動人。這段議論是由環境的清新引申到改革後上層建築的清新,是對上面敘述的昇華和延展,給人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圖景。但議論要恰到好處不能過多過雜,這樣就會使文章減弱藝術感染力,事倍功半。好的議論要做到順其自然不突兀,要依敘述而行,而不能另行其道,要把握時代精神,產生推動社會的作用,要與抒情融為一體,體現作者強烈的文化色彩。總之要有感而發,而不是空發議論。

最後,祝學忠不斷創作出好的作品,也祝營口的報告文學寫作興旺!

2020年3月3日於營口

翟營文,中國作協會員,遼寧省作協全委會委員,營口市作協主席。魯迅文學院第二十二屆高研班畢業。出版詩集《背靠親人和萬物》、《翟營文詩選》。

我對報告文學的粗淺理解——《歲月深處是芳華》序丨文/翟營文

我對報告文學的粗淺理解——《歲月深處是芳華》序丨文/翟營文

我對報告文學的粗淺理解——《歲月深處是芳華》序丨文/翟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