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全省2萬多個服務組織“代管代耕”

湖北全省2萬多個服務組織“代管代耕”

原標題:全省2萬多個服務組織“代管代耕”

湖北日報訊(記者胡瓊瑤、通訊員朱雅靚)3月5日,驚蟄。監利縣精華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育秧大棚一片忙碌,幾名社員戴著口罩和手套在配置育秧用的營養土,合作社理事長畢麗霞介紹,育秧基地能為1萬畝水稻提供秧苗。

監利是全國水稻第一縣,當前正值春耕備耕時節,精華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收集農民訂秧需求,統一育秧插秧,合作社今年接到的育秧訂單比往年增加20%。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封村封路措施的實施,對今年農民春耕備耕造成一定影響。3月3日,農業農村部下發通知,要求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揮優勢,做好抗疫保春耕。

據省農村經營管理局初步統計,我省從事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組織達2萬多個,在疫情發生期間,為農民提供深耕深松、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工廠化育供苗、病蟲害專業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環節,提高了農業效率,減少了人員聚集。

眼下正是小麥、油菜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受疫情影響,施肥、打藥難以請到工人。石首市農業農村局牽線搭橋,讓社會化服務組織主動對接農戶。石首康星果蔬專業合作社1200多畝小麥和油菜田裡,來自石首市及時雨飛防公司的三臺無人機在進行飛防撒藥作業。“這麼大一片小麥田,平時需要幾十名勞力幹三四天,現在無人機撒藥,不到兩天就完成了。”康星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建軍說。

鍾祥春源農作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由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聯合組成,今年初,合作社與2000多戶農戶簽訂了協議,代辦育秧插秧、統防統治、收儲加工等事宜。京山市石龍鎮杜灣村種糧大戶張俊林種植水稻30餘畝,與春源合作社合作多年,疫情發生以來,張俊林便接到合作社電話,約定待疫情減輕後上門服務,給張俊林吃下了“定心丸”。

專業組織不僅能夠代耕代管,讓農民種田不下田,還可以集中採購農業生產資料,降低農業物化成本。公安縣甘家廠鄉多家農業專業合作社加入代購微信群,開通“服務專線”,實施種子、肥料等春耕物資運輸和配送,滿足農民耕種所需。

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引領小農戶跟上現代化。自2018年起,我省培育多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全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有效解決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促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全省主要農作物託管服務面積超過1800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