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圍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教育部出臺了

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指導意見

省教育廳也對高校組織

與管理教學提出了要求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

我省各高校第一時間

組織思政教師開展“雲備課”

開好“雲課堂”

通過多種形式的思政課

講好戰“疫”故事

共同上好這堂生動又深刻的

戰“疫”思政課

↓↓↓

浙江大學有趣有料思政課“雲開講”

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開展疫情防控期間的思政課教學。各教研中心多次召開視頻會議,確定線上教學的具體模式、教學內容、進度安排和應急預案,測試群直播功能等。思政課教學辦老師諸葛翀全天候持續在線,協助教師做好各類平臺賬號激活等準備工作;完成技術助教和普通助教的選聘與培訓,建立技術人員微信群,制定應急預案。正式開課以來,每日收集教師當天教學情況,集中處理和反饋問題。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2月24日,學院全面啟動思政課線上教學。春學期課程共有109個本科生班級,涉及教師50人、學生8600餘人;共有30個研究生班級,涉及教師22人、學生2700餘人。

浙江師範大學一堂特殊的“戰‘疫’成長課”

“從教33年,我第一次以網絡隔空的方式和同學們見面,第一次以線上直播的形式給同學們上課。倘若時間倒流,我們是萬萬不會想到以這樣一種方式迎接新學期的……”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3月2日是浙江師範大學“在線開學”的日子。1日下午,該校3萬8千餘名師生相聚雲端,隔著屏幕一同聆聽校長鄭孟狀的“戰‘疫’成長課”。

這堂特殊的思政課上,鄭孟狀講述了戰“疫”中的動人故事,分享了戰“疫”背後對國家、生命、社會、未來的思考,他勉勵同學們做使命的“擔當者”、做時間的“經營者”、做心態的“主導者”、做生活的“守望者”,沉下心來審視自我、堅定信念、收穫成長,找到人生的新出口。

浙江理工大學雲課堂弘揚家國情懷

浙江理工大學共開設線上教學2422門課程。該校黨委書記吳鋒民、校長陳文興開展在線教學現場巡課時強調,在落實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要通過多種形式提升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實效,加強對學生正能量的引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家國情懷。


王豔娟老師在醫院疑似病例隔離區接受治療和觀測期間,從現實中挖掘戰“疫”教育題材,挖掘疫情防控工作中湧現出的生動事例,通過講好中國抗擊疫情的故事,引導學生暢談自己對於戰“疫”的思考與感悟,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鄭顯理老師結合中華傳統文化解讀戰“疫”時事,幫助學生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引導學生在線上教學期間做好學習安排,積極加強自身素質建設。

除了在思政課中弘揚家國情懷,浙江理工大學的專業課堂上,老師們也結合學生特點,把家國情懷融入課程的教學之中,做到價值觀引導和知識傳授兩不誤。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浙江工商大學 講好戰“疫”思政課

“今天學校正式開始線上教學了。這次有近1300門課程面向本科生、660門課程面向研究生開放。大規模實時互動的在線課堂教學,將促進教學創新和發展。”在浙江工商大學開學第一課上,校黨委書記金一斌吹響“雲課堂”集結號,2萬餘名商大學子同上一堂課,13萬人次在線收看互動。他勉勵學子,“當疫情為我們關上一扇外出的門時,也必定會為我們打開一扇全新的窗,那便是懂得敬畏生命、學會擔當奉獻、實現自我成長。”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新學期教學第一週,教師們採用慕課、錄播、研討、直播等多種授課方式,及時將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轉化為生動課堂,傳遞信心,傳遞關懷,傳遞責任,努力實現學校思政“小課堂”與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大課堂”之間的同頻共振。

“疫情之時,大學生的責任和擔當是什麼?”在“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陸麗青老師將學生分為10個組,每組在課前組內討論的基礎上圍繞疫情防控中的感人舉動以及不當行為進行發言討論。陸麗青介紹,本學期她將該課的教學組織形式定位為“討論式教學”,讓“每個同學都有發聲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在討論中汲取營養”。教師作為“服務者”“觀察者”和“引導者”,將防疫抗疫中湧現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蹟作為教學案例融入思政課教學,引導學生對自身擔負的使命和責任進行更為全面深刻的反思和理解,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中國計量大學一線事蹟成鮮活教案

她是從大年初二開始就奔赴溫州抗疫前線,駐泰順縣司前畲族鎮臺邊村的掛職幹部、“90後”第一書記陳倩倩,她說,“村裡對我沒有要求,我不能對自己沒有要求。”

他是既能和學生“面對面”,又能和學生“鍵對鍵”的學生黨支部書記曹克亮,寫作的《不信謠、不傳謠》網評文章,閱讀量高達21萬人次,網友評論數830多條。

如何把全校師生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火熱“戰場”轉變成高校思政教育的生動課堂?如何將疫情防控案例融入思政課程,教育引導學生增強愛國主義與厚植家國情懷?中國計量大學立足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把一個個師生黨員的戰疫事蹟從“一線”輸入“雲端”,積極打造思政“雲課堂”。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疫情就是最好的教材”。自2月24日線上教學啟動以來,這些師生黨員的抗疫先進事蹟“故事匯”就被量大的思政教師們搬上了“雲課堂”,成為思政課最生動最鮮活的“教案”。開學第一天,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概論教研室黨支部的薛兆瑞主講“量大人在抗疫中的堅守”,他彙編的抗疫語錄,讓戰疫主題思政課充滿正能量,深受學生歡迎,紛紛表示有溫度有感悟。來自17級通信2班的張泳淇說:“開學第一堂思政課是別開生面的在線直播,不僅讓我們瞭解了疫情防控的最新情況,更加被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師生黨員所感動所鼓舞。”

溫州醫科大學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思政課”

“當前疫情下經常聽到的‘流行病學史’是怎麼回事?”“每天看到的新增病例各種曲線圖說明什麼?”“針對這次疫情,同學們對健康、生命是不是有了更深的體會?”溫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楊新軍教授在流行病學課程答疑微信群中發佈的思考題引起了同學們熱烈討論。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連日來,溫州醫科大學專業課教師將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和一線事蹟等融入在線教學,給同學們上了一堂堂生動而又深刻的“思政課”,激發廣大青年學子的家國情懷。

溫醫大醫護人員們夜以繼日、連續戰鬥在抗疫一線,成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最美守護者”。學校臨床醫學院近百名臨床醫生(教師)將抗疫工作經歷和體會融入線上教學,成為課程思政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李玉蘋主任自疫情開始就作為專家組成員一直在一線指導工作,當得知她負責的網絡教學即將開始時,她連夜錄製授課音頻課件,結合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經歷講授“呼吸系統總論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知識,介紹醫護人員在隔離病房的工作情況,生動講述專業知識的同時,用抗疫一線動人事蹟感染學生。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溫州大學開啟“三全”線上教學

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現代教學技術和優質在線課程資源,全面啟動新學期線上教學與管理工作。本學期共有思政課涉及全校16個學院的104個教學班。溫大思政課全面開啟“三全”線上教學:戰“疫”在線“主播”思政全覆蓋、戰“疫”專題思政第一課全新講、戰“疫”在線思政課程全共享。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學院統一組織動員,積極參加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組織的“如何有效組織在線教學”“幫助每位教師建設門網課”“在線教學技術工具”“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如何進行課程直播”“常用線上教學工具”等培訓,各教研室老師相互研討幫扶,學院教師使用課堂派、騰訊課堂、釘釘課堂、QQ群等在線直播平臺開展網絡教學,應用學院已建成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開展在線教學及答疑等教學活動,及時研究解決線上教學遇到的問題,實現了在線“主播”思政全覆蓋。


成立線上教學服務隊,定期推送全國思政課第一課教學案例,全員收看北京市學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網絡直播。各教研室舉行網絡集體備課會研討溫大新學期“思政第一課”之“抗疫思政專題課”教學方案,形成了“抗疫思政小課堂、抗疫思政大討論、抗疫筆談千字文”等系列教學活動。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衢州學院上好戰“疫”思政第一課

“同學們,你做過火神山的雲監工嗎?”“你瞭解火神山的建設速度嗎?”疫情當前,衢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省思政課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張佩雲老師正在緊張地錄製微課,將疫情防控與思政理論課網絡專題教學有機結合,講好新學期的第一堂思政課。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張佩雲從“閒瘋帝”、“焊武帝”、“雲監工”等網絡熱詞入手,運用實例和數字解讀中國速度,並啟發學生們去認識中國速度背後體現的中國製度、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作為思政課教師,在重大疫情面前,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疫情,向青年學生傳遞黨中央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決心,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這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張佩雲說。


學院結合思政課的教學目標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優勢,調整教學計劃、優化教學內容,在開學第一週開展了“抗擊新冠疫情、彰顯中國力量”專題網絡教學。老師們充分挖掘疫情防控過程中的育人元素,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典型人和事轉變為教學案例、轉化為授課內容,通過微課錄製、PPT、小視頻、文字材料等形式開展網絡教學,使學生了解抗擊新冠疫情中彰顯的全國一盤棋的中國製度、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與時間賽跑的中國速度。“在強大的國家面前,在萬眾一心的人民力量面前,沒有中國人克服不了的困難!”“向每一位逆行的英雄們致敬!”同學們學習後紛紛在網上留言。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防控戰場成為生動課堂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把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的任務抓緊抓細,立足職業院校實際,發揮“雙高”建設引領,把疫情阻擊戰作為教材,將防控戰場作為生動課堂,不折不扣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地落實,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響應學院黨委號召,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政治素養、理論水平和課程改革“三大優勢”,在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理論宣傳工作、提升遠程網絡教學質量上做到“三個率先”。學院結合思政課特點和新學期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內容,多次組織網絡集體備課,精心設計開學第一課,設置“弘揚中國精神,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專題網絡教學,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反響。思政網課將鍾南山、李蘭娟院士等一批疫情防控戰鬥中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轉化為教學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一堂特殊的“直播課”

“全體起立,向本次疫情中英勇犧牲的醫務人員和不幸去世的患者默哀。”2月24日上午,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陳智鵬老師在新學期給學生講授的第一課,師生們隔著電腦屏幕,通過直播網絡連線,進行了默哀儀式。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陳老師說,“通過這種簡單的儀式一方面是對逝者的告慰,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喚起師生對苦難的共情和生命的敬畏”。作為特殊時期、特殊方式開展的第一課,他並沒有完全按照教材的章節順序進行教學,而是把這門課程中與本次疫情相關的知識點進行了整合,然後結合相關的案例、故事進行具體闡釋。

“通過這門課程的知識體系去解讀這次疫情,既是當下疫情防控宣傳教育的需要;同時也彰顯了這門課程基礎理論闡述和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特徵,有助於增進學生對這門課程的科學認知。”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特殊思政第一課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精心製作的一期“凝心聚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主題教學課件和微視頻正式入駐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為全省高校師生呈現一堂應對疫情背景下的特殊思政課程。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浙”裡百萬學生同上戰“疫”思政課

這堂特殊的思政第一課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針對疫情發生後學生容易產生的認識模糊、情緒焦慮、疫情質疑等問題,著力從科學看待疫情發生、疫情防控總體部署、疫情防控制度優勢、疫情防控依靠力量、疫情防控行為規範五個方面,引導學生樹立危機意識、堅持黨的領導、堅定製度自信、深厚人民情懷、強化法治信仰,正式拉開本學期思政課教學的序幕。

在接下來的課程教學中,繼續將抗疫中湧現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蹟作為教學案例融入思政課教學,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態文明教育、法治教育和生命教育,以思政課鮮明的政治品格和理論魅力,幫助青年學生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治素養,知行合一,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