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界的一樁公案

現在中年人是學習太極拳的主力。年輕人嘛,好玩的東西太多,光英雄聯盟還忙不過來呢,混在中老年隊伍裡多沒勁啊!

不過,現在大部分人認定,太極拳≈陳氏太極拳,因為這個才像“拳”。

而曾經風靡大江南北的楊式太極拳,在中國,幾乎已經淪落到老年人活動手腳的境地了。倒是在歐美,大概因為董英傑父子、鄭曼青前輩的推廣,太極拳的主流基本還是這兩家傳播的楊式太極拳,不過一個叫鄭子太極拳,一個叫董氏太極拳。


太極拳界的一樁公案

左:董英傑前輩 右:鄭曼青前輩

而在網絡世界裡,太極拳練習者,大致上分成兩派:

一派練習陳式太極拳,當然,這一派也分成不同支流,所謂的新架、老架、大架、小架、實用等等等等,這是現在社會的太極拳主流。

另一派,主要是楊式、吳式、武式、孫式太極拳,這一派如果不是早期楊式太極拳留下的餘溫,基本是徹底邊緣化了。說是餘溫,是因為練習楊式太極拳的基本以老年人為主,特別是在各大公園、廣場上。

有意思的是,練習楊吳太極拳的人,主要是這兩夥人(武孫太極拳,練習人數太少,基本找不到同類,所以稱為“夥”有點扯虎皮的感覺),在網絡上,最喜歡叫囂陳式太極拳不是太極拳。


太極拳界的一樁公案

這兩夥人,一部分人認為,楊家傳的太極拳學自陳家,但太極拳不是陳家家傳,陳家家傳的是一種叫炮捶的拳,太極拳是一個叫張三丰的道人七傳八傳傳到陳家溝陳家的。

還有一部分人更直接,認為楊家第一代楊露禪,是學自道家,跟陳家溝陳家沒什麼關係。不過,楊家自己倒是承認第一代祖師楊露禪,在陳家溝,跟一個叫陳長興的人,前後學了十八年。只是,楊家拜的祖師爺是張三丰。

而陳式太極拳練習者,基本認定楊式太極拳第一代祖師楊露禪的太極拳就是學自陳家溝,學的就是現在的陳式太極拳。後來楊露禪到北京傳拳,為了適應王公貴族的市場,把拳改了,改成了健身操。所以,陳家溝的當代人,毫不客氣地在陳家溝寫下斗大的幾個字:太極拳發源地。這個做法,自然引得楊吳兩夥人不滿。


太極拳界的一樁公案

不過有一點大家都認同,就是楊露禪學成功夫,回河北永年,再然後去北京傳拳,那時候,楊露禪一直稱自己的拳是“綿拳”、“長拳”,長拳的“長”不是指手臂伸得長,而是指拳架套路綿綿不絕,猶如長江大海。

那“太極拳”三個字哪裡來的呢?書面證據是武式太極拳第一代祖師武禹襄提供的,他把一份叫做《太極拳論》的文章,傳給了他的外甥李亦畬宗師(武式太極拳第二代),武禹襄、李亦畬舅甥倆都是讀書人,喜歡做筆記,寫下了不少太極拳練習心得體會。

外甥李亦畬,還把這些心得體會做了一個合訂本,包括署名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功歌訣》、舅舅武禹襄的《打手要言》、以及李亦畬自己寫的《太極拳小序》、《五字訣》、《走架打手行工要言》等等,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

這個合訂本,李亦畬宗師稱為《太極拳譜》,在1881年的時候出版了一次——宗師自己手抄的,給了武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郝為真。這個《太極拳譜》一共出版了三本,傳給了不同的人,太極拳史上,把這三本心得體會合訂本,稱為:老三本。在老三本里,我們看到了最早出現的完整的“太極拳”三個字。


太極拳界的一樁公案

最早的“太極拳”三個字出自老三本,不會有什麼異議。那陳式太極拳練習者跟楊吳太極拳練習者吵的是什麼呢?

吵的是:誰練的才是太極拳!

有意思的是,楊式太極拳第一代祖師楊露禪,雖說在陳家溝前後學了十八年,但他傳下來的太極拳,跟陳家溝練的太極拳差異很大,不光動作明顯不同,連練習的原則都有差異。這讓現代很多太極拳練習者產生疑惑:都叫太極拳,為什麼差異那麼大?

其實這個疑惑不光現代人有,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名人就提出過,這位名人叫向愷然。這個名字挺陌生的吧?他的筆名就響亮很多:平江不肖生,上世紀20年代的武俠小說家,稱得上那個時代的武俠作家首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