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潤高,要交25%的企業所得稅,怎麼合理優化?

用戶101186420522


不知道公司的行業和性質是什麼樣的,我介紹一個方法,但是不是所有行業所有類型的公司都適用的,只能說給出一個參考。

其實要減少企業所得稅,很多人會提議儘量享受優惠政策,或者多列支點成本費用。這裡我不說這些常識,介紹一個非主流做法,大公司或者比較規範的公司可以忽略,這個方式只適用於中小企業。

有一些公司其實已經有一定規模了,即不滿足小微企業條件,也早已不再是小規模納稅人,這個時候老闆肯定想還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稅收。

方法是有的,那就是再成立一家小企業,既符合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又滿足小微企業標準。對於新公司的業務,有兩種選擇:一、可以是和原企業相同業務的公司。二、設立一家以諮詢或者技術服務為主的公司,當然諮詢或者技術服務的內容儘可能與原公司相關。

第一種情況的玩法:

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傳統的玩法,就是將原公司的業務分流,將一部分業務簽到新公司,在新公司能享受到的優惠政策的範圍內最大化的轉移原公司的業務。

原公司的人員也可以改簽到新公司,因為我們知道社保公積金的基數每年調整,是按照上一年的平均工資調整的,可以說會越來越高,重新簽到新公司以後可以適當減少基數(當然這個是在和員工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進行,有不少員工是願意的),這樣人力成本也可以得到降低。

第二種情況的玩法:

由新公司開票給原公司,只要有合同、發票、資金流,對於諮詢或者服務類業務,這都是可以的,別人無法說你是虛開發票。新公司可以頂著小規模納稅人標準開出500萬發票,再加入200萬的成本費用,就可以享受到小微企業優惠。(這200萬成本費用並不是新增的,而是從原公司分流出來的),我們來看看效果如何(假設不考慮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這樣子操作前,原公司相當於有300萬利潤(少了500萬成本發票,相當於多了500萬利潤,減去原有的200萬成本費用)

25%企業所得稅率就是75萬所得稅。

成立一家新公司,開票給原公司是什麼樣的呢?

相當於減少了原公司300萬利潤(多了500萬成本發票,將200萬成本費用轉移到新公司中相當於多出200萬利潤,合計減少了300萬利潤),節約了75萬所得稅。

新公司一年利潤300萬(500萬銷售額-200萬成本費用),需要繳納25萬所得稅(適用小微企業政策計算出來的應交所得稅),加上增值稅及附加稅大約16萬左右。

也就是說一共可以節約稅費75-25-16=34萬左右

(小規模納稅人自開專票範圍擴大以後,原公司還能得到進項稅的抵扣,還有進一步的減稅)

通過上述兩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稅負,當然,就像文章開篇所說,這個適用於中小企業。對於上市公司或者對規範化要求較高的大公司,還是慎用。


舞黯然


稅收具有“強制、固定、無償”三個基本特性。對於企業來說想少交稅有兩個方法:



  • 其一是轉移,即通過依法向供應商、服務商等索取發票,用於抵扣和扣除自己企業的稅收,達到本企業少交稅的目的。稅收轉移不會使整體稅收減少,只是將稅費轉移到了供應商。實現稅負轉移的重要介質就是——發票。
  • 其二是靠政策優惠,比如國家對小規模納稅人月營業額不滿3萬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還有對特殊地區、重點行業、部分企業的特別優惠政策,能直接降低企業稅負。

社會稅負通過發票在商業活動中流動,最終留到產業鏈和服務末端企業或個人身上,再也沒有下游可流。對於產業末端的企業節稅,唯有靠政策來消化。歸根結底,減稅只有政策這一條路。

介紹一個我熟知並且常用的末端稅籌方案分享給大家參考。綜合稅負5.5%

這是個人所從事的事業是相關的。所在地區是民族自治區縣,特有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增值稅和所得稅予以獎勵,另外也特別對個人(經營)所得稅予以核定徵收,給企業稅籌帶來極大的便利和效益。

  • 方案一:

直接將企業主體設立在此處,遷移或新設。可享受所交企業所得稅12%—20%納稅獎勵,增值稅(15%-25%另算)。

  • 方案二:

結合核定徵收和納稅獎勵兩方面的優勢,對處於產業末端的服務行業,新增、拆分,以成立個人獨資企業的形式進行獨立運營,形成上下游的供應鏈服務關係。企業主體通過對原有內部服務進行外包運營,將稅負轉移到由末端服務的獨資企業承擔。而個人獨資企業則通過本地的核定徵收、納稅獎勵的政策將稅負率降低。目前核定徵收+納稅獎勵可以實現綜合稅負5.5%左右的低稅率水平。


歡迎交流探討以及


福星到


非請自來。

公司利潤高,要交25%的企業所得稅,怎麼合理優化?讓我簡單說說可操作的一些手段吧。

另闢蹊徑

根據您所描述的情況來看,說明公司目前是有一定規模、經營效益良好但不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稅收籌劃方法是可以考慮拓展經營範圍,從事免稅或減稅的業務;或在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地方註冊子公司或分公司,利用該地區低稅率節稅,從而在總體上降低稅負。

堅守陣地

如果主要想在公司目前基礎上作調整,也可以嘗試在收入與成本上做文章,但效果可能不理想,思路包括:

①改變銷售方式,制定不同的促銷方式方案,比較各方案的銷售額、稅負及收益,選擇合適的銷售方式以獲取稅收利益。

②或會計上直接確認收入的改為遞延確認收益賬務處理,推遲繳納稅款期限,節省利息支出。

③改變存貨計價方式、成本計算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等都可以增加成本、費用。

由於不知道具體什麼情況,難以給予詳細分析,見諒!

篇幅所限,恕不細述,拋磚引玉,僅供參考!覺得不錯,可點個贊;更多見解,歡迎討論。


龍門賬


企業利潤率高、經營又有規模,科學地進行商業模式、運營模式和稅務籌劃,不但降低稅賦,而且提升企業價值模型!我從以下四個維度系統分析:



第一維度 傳統思維模式

任何公司都是產品與服務的生產商、提供商和銷售商。傳統的商業模式就是簡單的100--60--10=30的思維,其中60為產品成本,10為銷售費用,銷售收入減去成本是毛利潤,很容易將企業變成沒有價值的貿易型公司。100--50--20=30元的交易模式,需要交納以下稅收:

①增值稅(100--50)÷116%×16%=6.897元

②增值稅附加稅,如教育附加稅……

③企業所得稅(30--6.897)×25%=5.776元

④第①項和第③項之和約為13元

⑤如果公司再給股東分配利潤,再繳20%個人所得稅(30--13)x20%=3.4元

⑥第④項和第⑤項合計約為17.5元,佔30元差價的58%了。

第二維度 創新商業模式

任何公司都是產品與服務的生產商、提供商和銷售商,將公司的業務進行科學合理合法分拆:

①製造過程接近無差價無利潤,事實大於形式,50--50=0,20為銷售費用。製造環節接近無差價即無增值稅,把產品製造業務下沉到全資子公司,子公司為傳統企業25%所得稅。

②母公司定位為新零售的軟件技術和信息服務企業,軟件高新企業增值稅率不超過3%,(100--50)×116%x3%=1.293元。

③軟件高新企業銷售成本10可以按175%計提,即按17.5計提成本。

④高新企業所得稅15%,企業所得稅為:

(100--60--17.5--1.293)×15%=3.2

⑤第①項和第④項之和4.3

總結:從上面二種方案中,增值稅和所得稅方案一是13,方案二是4.254,有3:1的巨大差距。

第三維度 地域稅收政策

某些自貿區、特區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核定徵收(核定10%應稅所得率,可以不做賬),並且還有額外的政策稅收獎勵。

第四維度 利潤轉移

有些項目可以用虧損企業的殼做業務,彌補以往虧損,減少交所得稅; 或者通過關聯公司內上下游供應價格的設計,在上下游中進行利潤調節; 或者通過合併和重組的方式,合併虧損的殼公司。

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和轉發分享,謝謝您的支持!

穩錮投資


如題,企業納稅是基本義務。

如果說要合理優惠無非就是以下幾種方式:

1、初級,傳級思維擴大費用,減少收入。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1)擴大費用,如把一些個人消費的費用列入公司開支,個以以公司名義購車做為公務用車、員工以公司名義報銷個人費用等。

2)把一些不能抵稅的費用變為合規費用,如一些無票費用用替代票的形式抵賬。

3)其他一些手法。

2、中級,利用相關的政策降低稅收成本。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需要多方資源配合,或是行業的限制。

1)利用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如高新科技公司的15%稅收優惠政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相關的政策。

2)利用地方的財政返還政策。

3)核定徵收政策。

4)公司業務拆分。

5)其他一些手法。

3、高級,業務重構,產業鏈整合,商業模式的設計。效果最好,風險最低,但需要有整體的規劃,全盤的考慮。


東誠財商學院


這個問題,如果公司的財務管理十分規範,沒有可操控的空間,公司的性質也不屬於高科技企業,可以爭取相關的優惠政策,那麼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用化整為零的方法來實現少交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範圍的通知》,從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由30萬元調整到50萬元,並且減半按照20%的稅率徵收,假如一個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為50萬,應交所得稅為5萬,實際稅率為10%。


所以,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將一個大型企業的業務,分散到四個或者三個小型企業來經營,在稅法允許的範圍之內,享受稅收優惠。我瞭解的一家飼料公司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經營的。當然,在註冊公司之前,可以根據行業特性,結合稅收政策,註冊不同類型的公司,在稅法允許的範圍之內叫籌劃,既然是籌劃,必定是在業務發生之前的,業務發生之後的,那就不少籌劃,而是謀劃了。


當然,這個分散經營的方法也是有前提的,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這種操作。具體的可行性,還要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簡淨軒語


從稅務籌劃的角度,通常主要考慮三個維度:
1、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利用納稅地稅率不一樣,進行利潤轉移,比如霍爾果斯有稅收優惠政策,那成立新公司,將業務轉移到新公司;

申請特殊行業稅收優惠政策,比如高新技術行業或者小微企業。


2、利潤轉移

如果是集團企業,可以用虧損企業的殼做業務,彌補虧損;

或者通過集團內上下游供應價格的設計,在上下游中進行利潤調節;

或者通過合併和重組的方式,合併虧損的殼公司;

總之,原則還是將利潤轉到少交稅或不交稅的地方去。


3、延遲納稅

通常是調整核算,提前確認成本。

典型的像固定資產加速折舊;

增大固定資產投入;

預提費用,確認資產減值損失;

如果存貨週期性明顯,還可以考慮調整存貨計價,讓高成本的存貨先出庫。

員工激勵計劃;

總之就是跟讓利潤表好看反著來,讓利潤表不好看,前期是符合稅法要求,但這些如果未來年度仍然是利潤很高,還是免不了要交稅,不過晚交總比總交好,銀子留在公司口袋更有安全感嘛。


當然稅務籌劃是個大問題,還需要具體公司具體分析,以上所說只是常規的三個維度。

不過,如果行業實在太好了,總是利潤高得好,那就多貢獻點銀子給國家嘛,說不定這個就是蝴蝶效應裡煽動翅膀的那隻蝴蝶,因為你們公司多交了稅,整個國民的福利待遇都提高了呢。


康愉子


本園區提供稅收優惠政策:

1.增值稅30%-50%財政獎勵,企業所得稅30%-50%財政獎勵。

2.個人獨資企業可以享受核定徵收0.9%-2%無需考慮成本。

3.不需要實體入住,法人不需要到場。註冊及後期稅務工作均由園區辦理。

4.大幅降低企業稅負、解決股東分紅高管個稅等問題。

案例如下:

比如一家有限公司年利潤1000萬:

原來有限公司企業所得稅500w*25%=125w 股東分紅(500w-125w)*20%=75w

500萬利潤需要繳納高達200萬的稅金!

通過我們核定徵收政策辦理2家個人獨資企業即可解決1000萬利潤,一家個獨開票500萬以內,上稅20萬左右,2家就是40萬,原本1000萬所得利潤綜合繳稅400萬,現在只需要上40萬,少交360萬,節稅90%!

詳情諮詢留言或私信聯繫

節稅殺手鐧就是個獨核定


稅長大人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不能照搬資本主義那一套,他們的政策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我們是以人民為中心,私企老闆作為企業法人交的增值稅他們都會加在物價裡,已經由老百姓買單了,剩餘的價值由私企老闆個人所得,這部分所得也應該扣除起徵點後交個稅!,


潤澤金壁


一是看有沒有機會申請到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把稅率降到15%

然後是把公司遷移到有稅收優惠的地方,比較有名的就是深圳前海,所得稅也是15%,而且還可以提供各類補貼和稅收減免

最後是把現有的公司分成幾個小公司,因為現在政策是小微企業年營業額不足100萬的,企業所得稅20%減半徵收,也就是10%所得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