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專生算大學生嗎?考200多分都能上大專?

66375768


在現實中學生從一開始讀書其實就有不同類別和無形間的等級區分!從幼兒園到小學很多孩子因為先天的資質或者是孩子自身的興趣類型再或者是受教育條件的不同。同樣慢慢長大的孩子們在文化的某個領域變得開始不一樣。有的被我們認同的價值觀認為某些孩子在文化上比較優秀!然後在孩子長大受教育的過程中就衍生出所謂比較優秀的環境。同樣一個學校有優秀班級和次等班級之分。學校也有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之分。而大專是被一般群眾認為不如大學教育的地方。本質她還是屬於同齡大學生應該上的學校,,,


藝鑽


200分'只是各省對錄取線統一劃線,而不是實際的院校錄取線。就象本科劃線一樣,如一本劃線是510分的理工科,530分的文史類,又如二本理工科劃線450,文史類劃線490等,這些分數線在實際的錄取時是絕對不可能被錄取得了,根據院校的不同,其錄取線至少要在此基本上加幾十分不等。

平時人們看到的劃線,那是一個大概的數值,不能做為實際的依據。為什麼專科線劃至那樣低呢?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主要是考試到部分少數民族地區的公辦院校,以及一些民辦的院校生員的缺錄狀況。如果是公辦的專科或職業技術學院,這種分數線一般來說是不可能存在的。特別是好的專科或職業技術學院,他們的錄取線至少要在此上面高出接近一倍的分數,這不是謠傳而是現實的,每年與二本失之交臂的大多人,基本上都走進了較好的專科及職業技術學院。(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很可能讀三本除外)

所籠統的對200分讀大學的認識是不科學的,應該多方弄清楚再做提問較好。

不過200分這麼低的劃線也沒能讓所有人進得了,至少有接近一半的人無法滿足願望。這說明大學還是不好讀的,沒親身體會光說大話誰都會,真到了自己實踐也許不會有人再咧咧不休了。


碧野28


現在的大專,只要參加高考,都能考上。兩百多就能上,除非傻子考不上。


128253676


其實現在的大專一抓一大把,連三本都沒有了,大專馬上就更不值錢了。

現如今的企業,招人起步就是大專以上。很多工作都做不了呢,最基本的也要大專學歷。其實學歷並不代表什麼,如果你上大學的時候,去了一個好的專業,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以後找工作就會非常好找。其實學歷只是一個門檻,企業最希望的還是你有能力。

其實現在一兩百分都能上一個普通的大專學校,等於就是花錢買學歷了,大學三年基本上都是在玩,根本學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除非是你的專業夠硬。

所以大家高中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學習,千萬不要到了大學就後悔喲。


諾諾是個小太陽


剛恢復高考那會,高校均是本科無專科。師範專科學校(師專)就是大專,同時還有高中中專(大中專);高中專與師專的學制一樣均為二年,都是招收未到本科分數線的高考生。

八一年高考,安徽省採用全國統一試卷,大學、中專一條龍錄取(先大學再大中專);大學最低380分、中專最低360分(總分文理科都是520分)。

那會省(部)屬高中專(尤其理工類)的學生畢業時實際上已經達到了大專水平,與同專業的本科相比專業課程幾乎一樣僅僅理論學的少些。後來醫學院校有了專科(醫專),其學制為三年(本科至少五年)。

隨著擴招取消了高中中專,本科分一本、二本、三本,增設高職當作大專。不少大中專改成一本,師專升為二本。

恢復高考初期全國報考、錄取大學、高中專總人數:七七年540萬招收27萬、七八年610萬錄40萬、七九年468.5萬招28.4萬、八零年333萬錄28萬、八一年259萬招28萬;只有八一年的錄取率超過了10%,之前數年僅僅百分之幾。近年來高考錄取率達80%,2017年985、211共招收45萬;2019年研究生報考290萬人,招收72萬,錄取率25%。這些數據說明:當年的大中專、大專畢業生,論智商(能力)不比如今的研究生及211院校的學生低(差)。換句話說:從前考取高中中專、大專比現在考上研究生還要難,都要稀罕、“值錢”。

高職大多由原來的中專(小中專及部分大中專)改制、組合而成。現在高職、高專的分數雖然與本科相差甚遠,但算作大學。


朱瑞笑談人生


本身就是大學生,有什麼算不算的。你不能說人家分數低就不算,那不對。


山778


我認為一律學分制,從幼兒園一直讀到大學,不要考試,成績好壞平時表現一律在學分體現,小學改五年,初高中分別改兩年,大學改兩年,四歲開始讀幼兒園小班,這樣讓孩子18歲出社會自力


紅星睿琳


現在的大專生跟過去的小學畢業生差不多了,是人就能上,沒有什麼含金量,現在只有兩種大學畢業生,專科和本科,本科畢業的還能算的上是大學生。


誰是我知心


200多分都是差生!大專還不如全部改成職業技能學校,學一門技術比啥都強,上個大專啥也沒學到,出來能幹啥?


交易員future


國家需要不同行業各個階層的人才,個人認為肯定算,高考只是一個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