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期間影響嚴重的行業有哪些?

通遼科爾沁大軍


本次疫情的擴散影響到全國各地,如果說對行業影響的話,可以說影響到各行各業,如:製造業,生產加工,物流,商貿,實體門店,飲食,服裝,超市,電商五一不受影響。


134股彩贏家


最嚴重的還是餐飲業,像我們這裡,各大餐飲行業都沒有開業,好多已經支撐不下去了,我媽媽就是餐飲行業,開了一家川菜館,已經有好幾年了,生意一直都挺好的,每年純收入大概有十萬,本想著今年過完春節在擴大店面,結果這次發生了這樣子的事,現在店面也沒有辦法擴大,更不能正常營業,沒有收入,對我父母來說影響很大,其他餐飲行業情況也就不是很樂觀,除了個別大型餐飲行業。


流年13021


你好呀 首先疫情對一些需要人工的工作造成影響 比如一些餐飲店和一些實體的店鋪十分嚴重 還有一些一些養殖戶也有一些影響 城市裡受影響的程度比農場的影響大的多 現在美團也趁機抽成增加導致一些實體店扛不住壓力而倒閉 這次的西貝就是嚴重的受影響者 對房產這些也是會有一定的影響 還YSL一些中產階級炒股的一些人 這幾個月日子都不會好過的 還有所謂報復性消費我認為也不是不存在的 大家已經沒這個精力去吃喝玩樂了 交通行業會更加發達 還有就是網上辦公這些 通過這次疫情而發達 疫情過後會有一些實體店和一些網絡公司倒下 更加需要新鮮的血液來替代 這是我個人對實體店和這次疫情的個人見解 謝謝 讓我們為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表示支持與鼓勵



小塵呀0


1.電影業:受創100%
2.養殖業:受創99%
3.旅遊業:受創99%
4.娛樂業:受創99%
5.酒店業:受創95%
6.餐飲業:受創95%
7.運輸業:受創80%
8.地產業:受創40%
9.石油業:受創40%

看著這些真讓人難過!不知道何時能摘下口罩,何時能迴歸正常生活!希望我們儘早戰勝疫情!

再來說說受影響小或者受益的行業
1.短視頻及遊戲類
2.線上教育
3.無人化服務
4.電商行業
5.線上辦公軟件
6.醫藥行業
7.藥店超市
8.金融業
9.心理醫生

這段時間生活開小比以前小了一點,但同時收入也少了一份!沒有工作,但房貸車貸以及生活開小還是少不了! 送你一份我總結的心得 說不定對你有用



路在人走V事在人為


受疫情影響,作為電商品類中的龍頭老大,女裝受到了多大的影響?在婦女節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中國女孩真的可以救得了女裝電商麼?

我們從淘寶上(包含頭部中部尾部)篩選了200家女裝店的9500多萬訂單,來看看女裝電商在疫情期間受到了多大沖擊,多久可以回暖。


先看近三個月的訂單數據,可以發現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2月,訂單數呈現驟降趨勢:1月比12月訂單量降了36.29%,2月份更慘降了55.1%。

(翻了一眼某研報數據顯示, 2020年1-2月阿里平臺(天貓&淘寶)男裝/女裝銷售額同比增速分別為-21%,銷售量也出現了大幅下滑,分別同比-31%。對咱們的數據更有信心了。)


不過,難道說出數據下降就over了麼?作為一個鄙視販賣焦慮的號,我們顯然不是為了來給大家胸口捅刀子的。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們需要了解跳水式的下降是為何發生?究竟是春節帶來訂單數下降,還是由於疫情影響呢?需要把數據揉碎了再看。

重點來了,為了進一步瞭解女裝電商訂單量普遍下滑的原因,我們決定把近三年春節前後的數據結合起來看看。

把時間轉換成農曆,是不是有新的發現?

我們可以觀察到:

1、春節前後(臘月廿三到正月初五)是常規的春節低谷量時期,2018年2019年春節出現了同樣的低訂單量的情況。同時,全國大範圍宣告疫情是在1.20(臘月廿六),這之後並沒有出現明顯下滑。可能因為已經在谷底了,甚至比2018年、2019年高出一丟丟。看到臘月中旬置辦年貨的三個小高峰就可以看出,2020年的年貨訂單量至少比前兩年漲了50%。

2、正月初五之後,女裝行業經歷了兩個非典型性的18天。這兩個18天以正月廿三(2.16)為界,前一個18天,2020年沒有像過往一樣開始迅速回暖,而是保持著與春節一樣的低空飛行的訂單量。後一個18天,訂單數逐步回升(和2.10前後快遞業逐步復工有關)但增長緩慢但仍沒有到達前兩年春節的水平,直到尾聲才出現了刺激性的爆發式增長。

3、這輪小高潮出現是因為網傳的報復性反彈嗎?很遺憾,並不是!!從歷史上看,也就是2018年、2019年3.8婦女節(標註粉色美女滴地方)都出現了小高峰。因為淘寶天貓做了一系列三八節促銷活動,這才是訂單量飆升的原因。今年顯然促銷來得比前兩年要早,小高峰出現在了二月十二(3.5),可回升相比前兩年同期還是有差距的。

介個。感覺三點結論看下來是不是還是很灰心!畢竟,疫情影響還是蠻大嘛。。。

03

彆著急,看數據需要有歷史的眼光,需要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全盤解讀。

於是我們把這些店去年的數據都拉出來了。看看每月訂單量走勢和客單價的情況究竟咋樣。

可見,雖然2020年1-2月平均訂單量下行很嚴重,但其實2019年1-2月也是在低位運行。2019年1-2月訂單量佔2019全年訂單量的9.86%,而2020年1-2月訂單量佔2019年全年訂單量8.95%,所以差距也不是特別大嘛。

更重要的是,2020年1-2月還保持著比較高的客單價,說明消費者雖然買得少了,但選擇買更好的,還有春節積累的消費潛力沒有得到釋放。


04

那麼,究竟好的行情啥時候到來呢?我們又拉了一下,2019年全年每月訂單量走勢,發現啥了嗎?

可別投訴我數據圖做的醜——除了雙11、雙12兩個高峰,就是黑糊糊的一團,看不出啥了。

這張圖結論很簡單:每到月中訂單漲啊!!!

But,why?當我又發出靈魂拷問的時候,伍老闆很淡定的說,這還不簡單,一般公司5-10號發工資啊。為了不在月末吃土的時候再來爭奪小仙女們的錢包,自然各種促銷活動集中在了月中。(默默感覺充滿了心機~~如何才能捂住自己的錢包。)

說重點!結合以上兩張數據可以看出:中旬一般是剁手高峰,訂單量雖然降了,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就差了不到1%,可客單價上來了呀,疫情結束肯定能追回來!

更多數據分析,請看我的這篇頭條文章!

https://www.toutiao.com/i6801776908863275528/


AI騎士團


說幾個受到衝擊最嚴重的:

1、餐飲業,因為餐飲業有聚眾屬性,受疫情影響大多數餐飲企業都處於停擺狀態,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危機,西貝就是個例子,創始人賈國龍曾說,西貝賬戶的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通俗點來說過年的時候會有大部分人聚餐,以往餐飲業會在這個時間點賺上好大一筆,但今年只能說血本無歸。

2、影視行業,2020年年初的電影幾乎全部撤檔,營收基本掛零,損失可想而知。

3、還有旅遊業,因為疫情的原因,航司、景區迎來一波又一波退票潮。最遭殃的其實是中小企業,相比大企業,中小企業大多數沒有雄厚的資本支撐,不僅如此,中小企業還沒有像大企業那樣穩定的業務體系,盈利得不到保證,因疫情而生產停擺更是雪上加霜。這種時候,企業都會著手降低人工成本,建議使用靈活用工平臺,這樣不僅節省了成本,也不影響企業生產效率,像身邊惠、即派等都很不錯。


傑仔有話說


除了大眾擔心的餐飲業,旅遊業等具有服務性的行業,教育行業中的學前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一、復工時間最晚。

因為參與人員均為3-6歲幼兒,自身抵抗力低,還不具備防範意識。在接送幼兒這兩段時間存在人流密集的狀況,鑑於對幼兒的保護心理,在疫情緩和階段也少有家長放心的把孩子放出家門。地區教育局也做出相關規定:幼兒園類教育機構需待疫情完全控制才能復工。

不然就是這樣的畫面:所有小朋友都帶著口罩蹦蹦跳跳,吃飯喝水不能排一排只能背靠背。

二、消費人員流失

疫情過後,你最想做什麼?有人說要去開葷吃各種美食,有人說要去熱鬧場所嗨幾晚。隨著全民摘口罩的來臨,上述所說的幾種行業也將迎來複蘇的春天。而幼教行業面對的消費群體是限量消費的,慢慢長大的幼兒還會繼續長大。不少私立幼兒園所設置幼小銜接班,每年的六月底一批孩子“初次畢業”,即將迎來起碼九年的義務教育,部分家長會選擇停止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本身幼兒園裡設置的幼小銜接班招生狀況就比不上專業的機構,基於孩子已有的熟悉的環境才會有家長選擇繼續留在幼兒園,而這段時間的分離,幼兒已經形成新的生活環境,會有部分家長選擇轉移。

學校的線上活動對於幼兒並不適用,待工的一個月已有不少個人幼兒園停辦或轉讓了。

這個春天沒有一起踏青,希望明年有你。


安晚來了


受疫情期間影響嚴重的行業以下幾個:

1.餐飲行業。餐飲行業高度依賴流水,現金儲備有限,同時年夜飯退訂,酒店類餐廳的擔憂恢復速度可能會慢,但是餐飲行業作為剛需,疫情後需求將迎來報復性反彈。

2.電影行業。2019年春節期間國內電影票房59.05億元,佔全年的9.2%。2020年春節顆粒無收,影響了整個電影產業鏈。

3.旅遊文娛業。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旅遊收入實現5139億元,同比增長8.2%。若安8%的增速估計,2020年春節本應創造5550億元收入。疫情結束後,大型景區由於人們仍舊擔憂人流密集,經濟恢復也會很慢的。

4.房地產業。受疫情影響,房地產投資和銷售週期延長,房企的高週轉被打斷,融資成本增加。


berk900


1.

餐飲行業 這次的疫情發生於春節期間,很多餐飲行業直接關門,前期所儲備的食材,...

2.

文化娛樂 特別是線下影院,很多人由於疫情的影響,大多都不願意進入影院,...

3.

房地產 首先當今社會很多人的房子是通過房貸買的,現在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去工作,...

4.

交通運輸業 為了避免疫情的進一步傳播,這段時間很多地方的客運和公交都停運了


凳子的鄧DSY少越


受疫情影響,損失慘重的行業

1、影視行業

2020年有很多部賀歲片原訂於大年初一上映,但由於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賀歲”集體撤檔,多數影院進入歇業潮,整個總檔期的“最強春節檔”也變成了“消失的春節檔”,據行業內人士預計“整個檔期總票房可高達70億元的數額最終變成了“黃粱一夢”。

2.文旅行業

據文旅部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達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

以此 預計,2020年中國春節出遊人次有望突破4.5億。

正因旅遊業的“敏感”,緊急疫情才將其及相關產業打了個措手不及,2020“最佳出行期”怕是無法交出預期答卷!

3.交通運輸業

受旅遊行業和人流限制影響,交通運輸行業自然受衝擊很大,如民航、公路客運、出租汽車等。高速公路一直還在免費,預計要到6月底至少。

4.餐飲行業

春節正是親朋好友聚會的時刻,消費比較高,但突發的疫情讓所有的聚會交友活動停止,這部分損失是硬損失,無法挽回。

海底撈宣佈停業:

外婆家也宣佈停業:

5.線下娛樂場所、酒店

因為商務出行和旅遊的遏制,酒旅收入減少是必然,但隨著疫情被控制,不管是商務還是旅遊,可能都會迎來報復性反彈。

6.房地產和建築業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多個城市針對房地產市場下發了“暫停經營”的通知,明令禁止售樓處、中介門店繼續營業。

1月26日晚間,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也發出號召,全國樓盤暫時停止售樓處的銷售活動,房地產行業暫時休眠,待疫情過後再自行恢復。

7.百貨零售業

一場新型肺炎洶湧來襲,讓本該喜慶歡樂的傳統佳節黯然失色。大部分購物中心更是在春節假期期間暫停營業(部分超市除外)。

8.傳統制造業

最為焦慮的是大型工廠老闆,他們的產品牽涉上下游行業,由於大家復工的時間不盡相同。哪怕自己的工廠復工,如果上游原材料供應企業由於物流交通、員工返程等原因復工復產延遲了,自己數百號工人回來也是沒活幹的,工資還要照付,最痛苦的是出口訂單還要按期交付。

如有一名員工被查出確診病例,還可能整個廠區都要被隔離停工,企業會陷入倒閉的境地。所以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主要是破壞了原有的生產秩序,使得關聯行業相互影響,甚至風險連環爆發。

9.建材與裝修行業

疫情期間,人人都在家裡蹲,沒有司機幫忙運輸,更不能出門進行採購裝修材料,結果可想而知。

歲末年初,整個中國進入到了疫情防治的行動之中,適逢春節,各地採取限制流動措施,這對各個實體經濟行業的打擊都是巨大的!

但每次大事件背後,都孕育著商機,比如03年的非典,劉強東把中關村的實體店鋪搬到了線上,馬雲順勢創立了淘寶!這次病毒事件,隨著人們宅在家裡的機會越來越長,也會有一些企業悄然崛起......

如:

醫療器械行業

受疫情影響,人們的衛生意識大為增強,包括防護服、口罩、消毒水以及其他各種醫療器材和藥品的需求暴增,即便疫情結束,這個行業也會短期利好。

食品健康行業

此次事件,會讓我們更加關注的是食品安全不安源的控制和質量鏈的過程管理。也會對自然界的保護將越來越嚴格。這次疫情就是人類對自然界的過度破壞的結果。

人們會越來越看重自身免疫力增強。而且經濟發展將對影響身體健康的行業排斥,延長壽命的行業鼓勵,醫藥行業將繼續擴大,為將來城市發展提前做好準備。

遊戲行業

毫無疑問,在2020年春節這種特殊情況下,大部分人只能窩在家裡刷手機、玩電腦。《王者榮耀》由於過於熱門,甚至爆發了服務器卡頓的情況,以致有些人無法登錄;《和平精英》的活躍度也大幅度上升,一度出現玩家無法匹配地圖的現象,後來騰訊緊急擴充服務器才得以正常使用。根據統計,春節期間《王者榮耀》的峰值DAU在1.2-1.5億之間,再創歷史新高;《和平精英》的峰值DAU在0.8-1.0億之間,也創下歷史新高。換句話說,這個春節,既不玩《王者榮耀》也不玩《和平精英》的中國手遊玩家幾乎不存在。

電商物流行業

疫情爆發,使得越來越多人從線下購物轉向網上購物,刺激了當時電商發展,進而帶動快遞業務發展。快遞行業更具防禦屬性,近年來網絡購物正不斷搶奪線下實體店的市場,而在特殊階段內,這一趨勢更加明顯。

影視傳媒

今年應該是史上最長的春節年假了,很多人悶在家裡,只能抱著手機、IPad看電影、綜藝節目,據說愛奇藝、騰訊視頻的付費會員大幅增長。

線上教育

疫情帶來的不僅是對人們健康的考驗,更是對教培行業的考驗,以往春節都是旅遊的高峰,一家人出遊,不能出行以後,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投入會增加,更重要的,隨著學校晚開學,遠程教育和視頻課堂將得到大面積推廣。

線上辦公軟件

這一次疫情可能會全面加速中小企業的視頻會議行為。在疫情環境下,視頻會議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這次疫情很可能會加速這個行業未來十年的成長。

再比如在線辦公,多人協作任務管理工具、線上業務流程管理、在線教育等等領域,這些行業可能會進一步加速原本線下的行為轉移到線上。可能最開始的契機是因為躲避疫情,而一旦成熟後,發現可能這是一個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這是未來的趨勢,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

批發和零售業

在疫情的衝擊下,並不是所有的零售業都會面臨困境的,其中百貨店、大賣場、購物中心等線下實體零售業的生存變得更加困難,而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便利店、生鮮超市等社區商業將保會持平穩的發展,有一些有實力的生鮮超市相反會逆勢成長。

快消行業

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人們對於乳製品、方便食品、速食凍品、生活必需品等需求量還是很大的。

網絡直播

近日,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大中小學生延期開學,同時,暫停培訓機構、托育機構的線下業務、人人不能外出。在這時,網絡直播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

vr

VR/AR等場景體驗類項目,將再次受到關注,再加上5G的成熟,其應用方面會加快進展,虛擬世界,將一步步的變成現實世界。

保險行業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役正在進行中,保險業肯定密切關注此次疫情,並出臺一系列相關舉措及保險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