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漢能集團招聘總部招聘主管的offer了,但面試全程視頻,大部分人都建議不要去,不知道該不該去?

孟偉康


題主好,大部分人建議不要去,對於求職這件事,其實更重要的是本人的看法。即使就職不成功,也不代表這家企業就一無是處,保有自己的評價準則,獨立思考才是關鍵所在。

三點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層面,大多數人建議不一定準確,建議題主實際多方考察後再做下一步決定;

其次,求職層面,客觀看待新聞媒體的報道,行業及管理,是求職考量的重要標準,負面信息可作為警示,畢竟創業起伏很正常,更有九死一生之說;

最後,個人層面,即使參與了視頻面試,如果企業確實不靠譜,也可以選擇不入職,同時也積累了面試與應聘經驗。

一、內心選擇:用價值序列觀察自我

對於職場人士來說,找工作其實不比如何在一份工作中取得良好表現更為容易。

題主的情況具有一定代表意義,但更多時候是個人面對選擇時的一個縮影。

而規模越大的企業,因為受到的關注程度越高,自然消息暴露程度也會更多,對於求職者來說,這是一把雙刃劍,穩定自我是第一步。

分為兩個方面:

1、選擇:內聚性自我

內聚性自我是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提出的概念,也有人翻譯為“核心自我”。所謂內聚性,意思就是你的自我有一種向心力,簡而言之,不僅能夠形成客觀自我評價,並且保證這份信念不容易受外界的各種因素影響。保持完整性。

舉例子來說,如果我今天要去華為工作,但是猶豫是否應該去面試,這時周圍傳來了各種聲音,有的人說華為工作太累,有的人覺得工資給夠就行。

這時內心不夠穩定的人就容易糾結不已,而不是選擇自己去尋求答案。

決定性因素在於,願意選擇一時的安逸,還是願意到華為去鍛鍊自己,狠狠成長。這也可以稱之為“價值序列”。

2、行動:提前準備比馬後炮更有價值

在面試之前,其實題主就可以針對面試的企業及崗位進行調研,而不是接到offer後才開始猶豫,這樣不僅造成時間的浪費,也會磨損掉自己對於面試的信心與耐心。

但此時也並不晚,如果還有猶豫,儘早做好調研,對於朋友的關心禮貌回應,表達謝意即可,也不會有損彼此關係。

求職時選擇詢問身邊朋友意見沒有問題,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真正瞭解後再做評價。有一套完整的處理問題思維很重要。

那麼入職之前,該如何做好求職評估?

二、企業及整體大環境評估:就職前悉知

對於題主來說,既然接到了入職通知,自己內心做好初步評估之後,下一步就是針對企業進行最後的一次調查。好的企業諸如像國內比較知名的華為淘寶都是很棒的平臺,許多人之所以在離開大公司之後,還能夠如魚得水,不僅是因為個人努力能力突出,平臺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1、優勝劣汰:經濟大環境催化企業做穩做精

就拿2019年來說,我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文生意不好做,企業生存難,這其實與整體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但就2019年12月10日搜狐發佈的新聞來看,中國的經濟發展長期仍然存在巨大的潛力,目前需要以穩和精為重點,這在大環境的體現就是:凡不能做精的企業,難以保持穩健的成長步伐,淘汰的可能則會更大。

漢能雖然挺過了諸多危機,例如新聞報道所說的:金安橋水電站的審批難題,抵禦住了薄膜光伏產業的凜冽寒冬,挺過了股票被做空被停牌被銀行停貸的難關,最終因為員工討薪,內部管理粗放再一次陷入生死危機。(來自2019年12月財經月刊)

總之,企業管理的水平最終體現為企業市場競爭力,從個人角度來說,則關係到工作滿意度,個人生涯規劃等方面,題主務必仔細思考後再做決定。

2、薄膜光伏:新能源替代發電行業

漢能集團所屬薄膜光伏行業。也許對很多人比較陌生,薄膜的原理為將一層薄膜製備成太陽能電池,其用硅量極少,更容易降低成本,同時它既是一種高效能源產品,又是一種新型建築材料,更容易與建築完美結合。

一句話總結就是:可彌補現今國際市場硅類材料產品的產量不足,是一種新能源。

在現今各國倡導環境發展的形勢下,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最後,管理問題事關企業生死,企業內部的管理問題也並非一兩個月就能徹底根除,這是我對題主入職保留意見的主要原因。當然,最重要的是,題主可以根據各方信息,做出當下最符合自己內心的判斷,不管就職哪家公司,都需要積極認真的做好準備。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面試過,大客戶總裁!其實這種總裁有好幾十個,剛開始一聽,我勒個去,高大上啊,等到面試的時候,一幫不知道都是什麼頭銜的人坐在那跟你說今天不是面試,是“私享會”,以漢能的現狀為題,暢所欲言。這就中了套路嘍,各種奇葩,各種無語。所謂的這個總裁、那個CEO的,其實就是銷售經理,帶著幾個人搭一個草臺班子。據當天面試的一個所謂的什麼總的說,漢能沒有一分錢貸款(傲嬌臉),就是這麼牛逼!

試問,總裁ceo一堆一堆的,這麼給頭銜,不就是最簡單的沽名釣譽嘛,這企業能好得了?


蝸牛君要加油


其實,我覺得大多數人可能勸你不要去,但是根據我的社會經驗和職業經驗,我覺得你應該去。不要看網上所流傳的那些說:漢能集團已經好幾個月發不出工資了或者說一些有關於企業負面方向的新聞。對於為求職者而言,我們在找工作時不應該看重的是職業的薪酬福利待遇,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企業提供給我們的就業前景和職業發展前景,說白了。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漢能集團現在陷入了發不出工資的狀態,我們作為求職者,如果接到該企業的面試通知我們應該去,這是一個機會。

很多人可能會反駁我的觀點,覺得說企業都已經發不出工資了,我們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為了給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提供更好的社會消費。那麼,發不出工資,我還去幹什麼呢?

我覺得這種思維是一種錯誤的思維,為什麼說是一種錯誤的思維呢?

因為根據我的職業經驗,我覺得因為求職者在求職時,我們應該看的是企業能夠給我們提供多大的鍛鍊機會,也就是說,我們以後的晉升空間能否會更大程度的提升。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家都知道馬雲的阿里巴巴,現在是全中國市值第二的互聯網巨頭公司。

那麼,時間倒退15年或者說20年前,馬雲團隊初次形成時,那18個人沒學歷、沒錢、沒啟動資金,但是他們正是挺了過來。

尤其是支付寶的董事長彭蕾女士,我們大家都知道彭蕾的女士的學歷,並不是多麼的高,在跟馬雲創業的時候,也沒有多大的傲人的資本。

但是,他跟著馬雲堅持了下來,那麼堅持下來的結果是什麼呢?

根據有關官方的數據顯示,彭蕾現在的身價已經達到了好幾百億。

故而,從阿里巴巴的發展歷程來看,從彭蕾女士的個人經歷來看,我覺得我們在評價一家公司的時候應該看的是企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是怎麼樣的。

而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能夠走多遠,企業能夠發展的多大。

故而,我們再來看彭蕾女士的選擇,正是,因為她當初選擇了一勇二白的阿里巴巴集團,故而才成就了她的百億身價。

故而,雖然說,現在的漢能還陷入了發不出工資的窘境,那麼我覺得漢能集團還是比較有發展潛力的,因為它畢竟是中國曾經的企業龍頭市值高達200,000,000,000元左右。

那麼,雖然說,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和能源的發展,企業可能在戰略上或者說在企業材料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有所退化。

但是,我覺得它還是一家比較於其他公司來說,求職者更願意進入的一家公司。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時候我們想一想:你與企業能夠共存亡,能與企業共度“餘生”而貢獻自己的價值。那麼,當企業壯大的那一天或者說當企業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的時候,那麼曾經做過貢獻的你是否會是不是會當上更高級別的部門領導呢?

故而,當你接受到漢能集團的面試通知時,我覺得你應該去試一試。

我們在找工作了的同時,我們要更看重企業的文化和企業的價值觀,正如一個人一樣,他長得再漂亮,有什麼用呢?顏值多高有什麼用呢?如果他沒有思想沒有自己的認知,只能說是一句行屍走肉罷了。

故而,在我看來,企業也是一樣,眾多求職者在選擇企業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加看重的是企業的文化和企業的價值觀,而不是企業給你給了多少錢,給了多少薪酬福利。

如果企業的價值觀正,就像阿里巴巴集團一樣,有自己明確的企業價值觀,那麼15年前,它一窮二白,但是15年之後,它全中國市值第二。

那麼15年前,你看它沒有發展前途,給自己開不出更高薪酬福利水平,你跳槽到其他公司追求了更高的福利薪酬待遇,那我15年之後,你的薪酬福利水平更高了,但是同比現在阿里巴巴的員工與你同級別的領導,或者說同級別的擁有同樣工作經歷和工作能力的員工,你的工資不知少於他的十幾倍都不止吧?

故而,我對眾多求職者的建議是:一個人的思想很重要,企業的文化很重要;一個人的認知很重要,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更重要。

我們在選企業時,而要看企業提供的這個平臺,我們能把自己的職業生涯走多遠,或者說自己的個人能力發揮多大,而不是說,企業給你多少的薪酬福利待遇。

說白了,也就是說,我們在選擇工作時,一定要看企業的文化,要看企業的價值觀,要看企業發展的前景或者說發展的產業有沒有未來市場的紅利,而不是隻一味地看中薪酬福利待遇。

故而,在生活中,我們發現一個有主見的人在選擇工作時,他“三思而後行”的目的正是在對比各家企業的文化和企業發展的前景,而不是一味地只追求薪酬的多與少。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在下國華


1 漢能非法向員工集資,20萬起,拿不起就走人;

2 漢能已從5月開始不發工資,社保8月開始斷繳,公積金7月開始斷繳,員工報銷款不付,期間沒有任何說明,員工正常維權,被hr出賣開除;

3 漢能下屬子公司大多數都是空殼公司,仲裁後申請強制執行都無資產可執行;

4 大批量招人,包括管培生,鑽國家政策的空子,很多管培生入職後因漢能無故裁員浪費應屆生身份沒任何說法及賠償;

5 社保、公積金中心領導都和我們說漢能根本沒錢,我們仲裁、報案都沒什麼用,這種情況下漢能HR還在昧著良心幫騙子招人,我也是服氣,說了這麼多,你還是要去嗎?


霍森布魯斯老爺84321101


身邊有幾個朋友是漢能的,都是什麼全球經理、大客戶總監之類的,親身感受:1、春節前確實有幾個月發不出來工資。2、確實壓供應商的貨款,正常合同要120天付款。3、頭銜確實有點虛高,虛高的離譜....


被激怒的貓


這家企業我最有發言權了,很奇葩的企業,面試官問我條件這麼好,你咋想的到我們這爛歪歪的企業來?入職體檢不去醫院去他們安全部,拿個尺子在你身上戳來戳去,簡直無語


墨斯利2019


認識漢能一個大佬,被要求向公司集資300多萬,相當於沒工資還要搭錢。其實漢能裡面很多人並不瞭解光伏這個行業,大多是覺得這個行業比較有前景,至於究竟怎樣完全不知道。漢能老闆本身是玩資本的,在產品和業務上也沒有太多明顯作為,股票也停牌多年,雪上加霜。


Seth13


我剛離職,如果你不差錢,你可以去哪裡待著,社保公積金不怕斷也可以去,相當刷新你的底線認知[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沒事別瞎叫


作為同行,目前我們公司(國內光伏龍頭上市公司)就有很多漢能過來的,漢能做薄膜發電產品,目前市場接受度太低,非主流,另外造價方面也不具備競爭力,但是漢能要感謝他們自己有一個水電站,讓其有充足的現金流可以生存下去。


匡吉月


首先 漢能已經不行了 所謂的光伏只是騙騙國家補貼 企業本身沒有能夠長久營利的模式。

其次 拖欠員工工資遲遲不發 企業是真沒錢了 還要求員工自己出錢認購公司股票 攤下來 要出20W

最後說說這個職位吧 招聘 漢能最缺的就是招聘 這個職,常年都在招人 招聘部門是一個龐大的部門 而且給的頭銜都很高 其實幹的活就是招人 因為漢能在業內名聲非常不好 沒有誠信 對企業稍有了解的都不跟漢能合作 漢能的人非常難招 走的太多 即使你入職了 也會面臨強制認股 招不上來人 發不出工資 最後被迫離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