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與駕駛的哲學:沒有真誠的思考,寫好的文章也該撕掉

寫作與駕駛的哲學:沒有真誠的思考,寫好的文章也該撕掉

近來數月,在我對開車(正經的)漸漸積累起一些⼼得後,發現了它與創作之間緊密的聯繫。稍加發散,我訝異於兩者的共通之處竟是如此之密。

當然,一個 湊巧擅長文學的廚師,也會認為寫字和燒菜是那樣相似。很多事確乎是一回事。 但我們今天只注目於眼前,談談寫手與車手之相關。

在文章正式開始前,首要的申明是,分清油門和剎車,永遠是第一步。


寫作與駕駛的哲學:沒有真誠的思考,寫好的文章也該撕掉

以我的理解,所謂“作家”,簡言之,即能夠駕馭文字,且視野廣闊思想敏銳的寫手。這也可以充作我評價車手好壞的標準——駕駛穩當、視野開闊、反應靈敏,是成為⼀個好司機的必備條件。

對於會開車的⼈來說,要判斷一個人是否為老司機,往往一眼便足以知悉。

無需等車子上路,看他靠在座椅上的姿態,手搭在方向盤上的模樣,乃至他開關車門的動作,就足夠讓你明白他是一個菜鳥還是老手了。

這道理,對於搞創作的⼈也是一樣。我們並需要把⼀篇長文徹底讀完,才能去判斷作者的⽔平。有時候,一個開頭便很能說明問題。

但出於尊重,我們先不急於作定論,還是讓車子跑⼀會兒吧。

寫作與駕駛的哲學:沒有真誠的思考,寫好的文章也該撕掉

當引擎發動,這輛車緩緩加速,它過彎、超⻋、上下坡,根據不同的地形和路況作出相應的反應。這時,你或許對車手已有了信心,這⼀程路可以穩坐了,悠哉遊哉。

但若相反,駕駛員油門亂轟,時不時跟你東拉西扯,甚或不辨東西、南轅北轍起來,安全起⻅,不如趁早下車。

讀一本好書,恰似坐在一輛好車的副駕駛座,平穩舒適,身心俱爽,即使快得像⻜,也不必擔心翻車,隨風幾句閒話,亦可點綴沉默。閱讀中碰到類似情況,那就是書已闔頁,卻也不忍釋卷了。

我們確實會有這種感受,同樣的一段路,乘坐不同的⻋子,或由不同的車手來開,感覺完全不同。

故事無非是那些故事,講法卻可以千變萬化,造成差別的,首當其衝便是文字功底,它表現為某種“恰到好處”。即使是溫柔 如⽔的文字,也像手術刀一樣精確。


寫作與駕駛的哲學:沒有真誠的思考,寫好的文章也該撕掉

針對某一事物情形,必然存在⼀個最妥帖合稱的詞,好的作家必須學會不惜一切地捕捉它,於是才有“佳句句三年年得, 一吟淚兩行”的艱辛和滿足。

與此同時,文字經過量變,能夠產生一種質感。 這質感的形成,正是來自於細節的積聚,故而又講求“世事洞洞明皆學問,⼈情練達即文章”。

可以這麼說,最簡單的,往往最困難;最基礎的,往往最高明。 那所謂出眾的“駕馭能力”,既講天賦,更重經驗,足下萬里,熟能生巧。

駕馭能力日進,行路已非難事,於是可以在尋常中尋非常。

哲學三問:“我是誰? 從哪⼉兒來? 到哪⼉兒去?”看來它並不關心“怎麼去”的問題,因為⽅向遠⽐努力重要,或者說,方向是先於努力的存在。

對登堂入室者來說,方向盤切出的角度,將比力度和速度更值得思考。

寫作與駕駛的哲學:沒有真誠的思考,寫好的文章也該撕掉

⽽一個成熟的寫⼿的標誌,正是能驅使各式各樣的車,並最終明確自己的方向,形成自己的風格。

在對車和路有著充分的理解之後,⼀流⻋⼿憑藉開闊的視野,敏銳的思維,從而進入駕駛的新境地。⽽寫手的思想境界也表現在對⽂字和⽂學的理解,對生活和生命的觀照,以及對時間和空間的把握上。

不論多麼天花亂墜,歸根到底,真正的世界永遠在車窗外。在順利抵達目的地之前,能在這段旅程中看到何種風景,體驗何種心情,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到哪⼉兒去”。

好的車手,他帶你周遊世界;而頂級的車手,卻能駛進你的內心。


寫作與駕駛的哲學:沒有真誠的思考,寫好的文章也該撕掉

如今盛行的互聯⽹文章,所圖的並非打動人心,不僅不往⼼裡開,甚且不在道上走,致使誰也看不到好風景,只聽到兜⾥的錢幣碰撞聲了。

“誰讓大夥兒喜歡看這些呢?”有⼈藉口道,大概已忘了了是誰握著方向盤;

“要恰飯的嘛!” 他們辯白道,大概也忘了是誰曾有過純粹的熱愛之心。

沒有自己的思考,就不要寫文章; 沒有真誠的思考,寫好的文章也該撕掉。

新手的車,時常使⼈人暈頭轉向,但若能不時地停頓,看看四周和遠方,找到大致的方向,這樣也能前進的。方向感太差的⼈,也能勉強行路,不耽誤他⼈即可。

但是,殘疾⼈開車總歸是要不得的。

可惜,寫作的門檻比開⻋低得太多,可越是門檻低的事情,也越能看出⼀個⼈做事的真正⽔準。

對於寫作和駕車,是應該懷有⼀些敬畏的。

誠然,這世上也有極願意自駕獨行的時刻,在深遠處窺視自我,傾聽幽微的風聲。但此處論到面對大眾的創作,私以為,應以對孤獨和冷漠的拒絕為宜。

要使春色滿園,不可譁眾取寵,但也不必孤芳自賞,,以免駛⼊孤冷的無人區迷失方向。

相比之下,寫手較車手少了交通法則的規約,好像更為自由,但也會遭遇更多曲折和堵塞。危難在胸間,手心要更有尺寸,方能行遠。

所以最後,前路漫漫,莫祝你一路順風坦途,惟願你有逆風前行的堅勇。


寫作與駕駛的哲學:沒有真誠的思考,寫好的文章也該撕掉


「投稿指南」,每天一則優質徵稿信息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