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旅遊業何去何從?

泰國華人Kane老師


疫情過後,應該會有一波報復性消費的。從長遠來看,旅遊從業者也應該有一些轉型,死守刷流量,賭團,低品質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鳥叔遊澳洲


謝謝你的擔心,旅遊業的我們現在並不太好,但是也在努力尋找生活的方向。

我就是一個導遊,也是國際領隊,過年最後一個團1月28日從迪拜回來,本來後面還要去埃及,但是旅遊行業發了公告,後面的全部業務取消,所以一直失業到今天。

1、我的很多同事們都在發廣告賣代購或者其他的東西,很多人為了養家餬口,還房貸車貸交房租等等,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我們導遊屬於自由職業,是沒有保底工資的,所以只能自負盈虧。

2、還有一些同事有一點餘糧,沒有太大的壓力,就在這段時間調整身體,學習充電,多陪陪家人,畢竟我們平時身體損耗強度非常大,也虧欠家人太多。

3、還有一些同事扛不住了,正在找工作,兼職全職都有找的,很可能就此轉行,也可能旅遊業恢復後再回來。

4、還有一些同事他們自己本來就有副業,有很多兼職導遊,他們的本職可能是老師,公司老闆,個體戶等等,反正失去了一份工作還有其他的在支撐。

5、也有一些同事在尋找副業的機會,反正現在一團亂,做什麼的都有,有些人有方向做自己堅持的事,有些人今天發點雞湯明天發點雞血,就感覺這人怎麼這麼不淡定,反正隨著越來越不好的情況,越來越多人放棄去找其他出路了。

6、旅遊公司現在能支撐下去的都是有點實力的,大部分的員工都沒上班,也沒班可上,一方面為了保障安全,一方面沒業務去上班也是增加成本。沒有任何業務卻每天消耗著人力和租金的成本。

真的心疼我們做旅遊的,利潤低平時還各種被罵。在國家下文件停止業務之前,我們公司都給客人準備了出發用的口罩,我們出發早的,我和當地的搭檔也各種幫客人買口罩以備回程時候用,我們領隊們全世界扛了那麼多箱口罩回國捐贈,能做這些是我們工作的便利和榮幸,不覺得做了多麼大的貢獻。

但是在解決團隊取消退費這些事情的時候,花出去的錢沒有人是不吃虧的,旅行社付出去收不回來的錢更多,按旅遊合同和旅遊法公平裁決,依然要被不理解和覺得吃虧的客人罵黑心。

雖然我對疫情之後的旅遊業恢復還是很樂觀的,但內心其實很擔憂,因為實際情況越來越不好,國外疫情爆發越來越多,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過去,他們爆發起來不可能像我們國家一樣這麼有效率地解決,所以我們的復工之路還有很遠。

旅遊業應該是先恢復省內遊,周邊遊,然後國內遊,最後才是我們國際出境了吧,去年年底參加導遊證考試的孩子們,還沒拿到證呢就失業了,心疼我們自己,這次的疫情應該會使很多同行轉行,我是堅守的一批,希望疫情過去,我可以帶著大家繼續開啟美好假期。


念念旅行記


2020年一場疫情讓所有的行業都受到影響,特別是旅遊業深受重創,令人擔憂,那麼2020年的旅遊業該何去何從呢?

首先,看影響有多大

受新型疫情衝擊,居民紛紛終止出行計劃,各主要景點關閉,大型文娛活動取消。文化和旅遊系統防控措施很及時,1月20日起各景點、場館等陸續叫停,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無疑對全國一季度乃至二季度的國內旅遊造成大面積影響,全年國內旅遊人數下降將超過兩成以上。如果局勢還不能在第二季度內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其滯後效應和負外部性會導致更大影響。綜合來看,我認為本次旅遊業受新型疫情影響的程度,將比“非典”時期要嚴重。

其次,看影響有多久

當前形勢下,疫情的走勢還有不確定性,但不管怎樣,從樂觀的角度看,預計“五一”期間旅遊市場初步迎來反彈,悲觀情景是:不排除病毒的前期潛伏期較長、傳染性較強、受感染人數多、未來變異的可能性、復工以後再次擴散和傳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新型疫情持續時間可能會超出預期,而到7、8月份旅遊市場才能開始恢復。

最後,恢復是必然

疫情危機的性質不是經濟危機,而是由於社會公共健康危機引發的社會危機和心理恐慌。只是經濟持續增長過程中的暫時現象。

我們既要高度重視此次新型疫情的影響,但也不要過度恐慌,更應有足夠的信心迎接挑戰,以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中國旅遊業已經進入較成熟產業發展階段,具有較好的內生增長動力,應能抵消新型疫情的巨大負面影響,但是我們要更加關注旅遊業的薄弱環節、創新領域的走勢,真正創新求變,提升品質旅遊。


非凡時光


您好,作為一名在職的旅遊工作人員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

面對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旅遊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錯過了旅遊的高峰春節假期,依據目前的情況看,旅遊行業估計到五一能慢慢的起步,這段時間旅遊公司沒有收入但是正常支付著各種開支,損失慘重。導遊更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做微商,自媒體,玩短視頻來賺取收入。總之日子都不是很好過。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相信,我們旅遊業的困難是暫時的,2020年旅遊行業肯定會取得很好的發展。

2003年非典的時候,旅遊行業也是收到了嚴重的影響,但是疫情過後,旅遊出現了報復性的增長,營業額比往年還多了20%。這些年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旅遊的認識越來越清晰,渴望瞭解外面的世界越來越強烈。目前隨著新冠病毒防控形勢的好轉,國內已經有不少的景區陸續的開放。大家在家憋了一個多月了,都希望從心理上得到釋放,都想出去遊玩。但是這個時候因為人們對疫情的恐懼心理,出去遊玩的人會比較少。但是隨著天氣的轉暖和疫情的慢慢解除,遊玩的人們會越來越多,估計到五一左右慢慢的起步恢復。等到暑假的時候迎來報復性的增長。現在旅遊行業應該做的就是認真學習旅遊知識,培訓旅遊路線,為迎接那旅遊高峰積攢力量。

雖然這次疫情讓大部分人今年的收入可能有所較少。大家在選擇旅遊目的地的時候期望值降低,但是這根本影響不了整體的旅遊業。國家出臺了專門針對旅遊社的扶持計劃,例如可以申請退旅遊保證金,申請貸款,減免房租等讓其度過難關。為了向奮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全國的景區今年對醫務工作者免門票。這就更加刺激了旅遊行業的爆發。2020年旅遊行業定會迎來春暖花開,穩定增長。


愛旅遊阿鵬


2020年旅遊業的發展和疫情緊密相關,形勢究竟如何發展,得看疫情何時消除。就目前狀況而言,疫情正在拐點,有望在四月基本消除,屆時將重點提振經濟。

我們做一假設,疫情在四月初得到消除,旅遊業開始正常營運。這時候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慾望高不高?

中國有句話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句話不難理解,即便是新型冠狀病毒完全消失。大多數人會在短期內儘可能避免去人員密集場所,避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這樣的觀念會給旅遊業增加很多阻礙,也是無法避免的。

另一方面,經過這麼長時間普通群眾的收入是否受影響?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個體工商戶,他們可能因為疫情防護期間遭受損失而想方設法賺錢。也就是說很多人會沒有太多錢去旅遊,去消遣。所以,旅遊行業收入也會大幅縮水。對於高收入且疫情並未使其遭受損失的人來說,出於此前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他們可能會更願意選擇境外遊。

大家的可支配時間是否夠用?很顯然,因為疫情防治大部分單位都延長假期,復工時間很晚。這就意味著,後面的時間要開足馬力生產,讓單位效益提升。基本沒有多少休假時間了。

這個假設是比較樂觀的估計,如果疫情控制速度並沒有那麼快,並且持續時間更長也影響會更加嚴重。

偏遠地區旅遊業或逆勢增長

此處所指的偏遠地區指的是西藏,青海,甘肅,新疆等省區,原因很簡單,這裡在人們意識裡就是地廣人稀,本身旅遊業前景好,再加上疫情陰霾的影響,大家可能更願意去大西北自駕遊。

原因:西北地廣人稀,天氣乾燥炎熱,病毒不易滋生,自駕遊也不會接觸太多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就拿許多自駕遊自媒體作者來說,他們也不會取消西藏遊,新疆遊的熱潮。

西北偏遠省份,旅遊資源多,有特色,隨著遊客的增多,民宿,餐飲,美食業必然會增長迅速,形成良性發展。按照此邏輯,這些地方旅遊業或逆勢增長。

綜合結論

2020年不僅旅遊業將遭受巨大損失,各行各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像,甚至是大家所熟知互聯網也會有陣痛,所以首先要正視這個現象。西北地區旅遊業若逆勢增長自然是一個不錯的局面,能減少全國三產業損失。

綜合來講就是大局勢必然不如2019,但局部地區會在困境之後有新的機遇。

這是作為旅遊領域自媒體綜合實際情況客觀分析後得出的結論,至於最終是否如此發展,拭目以待,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即便是專家預測也僅是接近事實。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旅遊業振興貢獻力量。










李白0080080080080088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微笑]

作為在旅遊行業十餘年的從業人,2020年的情況真的是前所未有過的,在一年之中的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之際,由於疫情的發生,讓國內的旅遊行業全面停擺。疫情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了,至於2020年的旅遊業何去何從,怎麼發展,個人從以下幾點來闡述。

1.2020年的上半年,肯定是目前這種情況了,旅遊業復工時間未定,估計還得一段時間。

2.旅遊業是一面鏡子,旅遊業的興旺是國民經濟、生活、精神層面的高度體現。只有國泰民安,安居樂業了,人們才會走出家門,遊山玩水。所以由於疫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工作都有所影響,即使疫情過去,恢復以往,人們對旅遊的心理需求還需要一段時間去得以恢復。

3.疫情造成的影響是暫時性、階段性的,如果五一以後疫情能陸續消除,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人們的出遊需求還是會穩步增長的。後半年可能會有好的表現。

最後,做為一個業內人,這個問題也是我面臨的,也是我每天考慮的。但是在疫情這種情況下,現在能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咬牙堅持,畢竟國家也對旅遊行業推出了相關的政策(合法繳納質保金的旅行社可以退80%的質保金),以應對目前停工狀態下的資金需求。助力脆弱的旅遊行業挺過難關!

以上三點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收穫,歡迎👏🏻評論交流[握手]





愛遊秦皇島


我也是個旅遊人

在疫情結束後我認為網上說的,旅遊業會迎來報復性得消費這個情況我覺得概率不大,至少上半年得旅遊業是肯定難有起色,下半年的恢復情況還要看疫情結束後全國各地人民的心裡健康狀況,和各行各業公司行政管理來決定,有部分公司肯定會佔用休息時間彌補上半年虧損,出行旅遊的客群不會太多,而群眾得心裡健康狀況直接決定他是否出遊,個人覺得2020年的旅遊業很難很難,各位旅遊同學,希望能堅持下來,共同等待守的雲開的那天到來。



薈玩和會玩


2020年將是旅遊行業發展的關鍵一年,千禧一代家庭將成為旅遊消費的主力軍。他們的休閒娛樂度假觀念的快速提升將對旅遊行業產品及服務提出革命性的挑戰,同時也為旅遊行企業創造了更多的機會。發展趨勢已顯現,是得償所願激起行業千層浪,還是悄無聲息泯然於眾人,還得看能否順應趨勢採取最契合的行動!



策馬天涯的螞蟻


目前已有11家旅遊行業公司對2019全年業績作出預測,雖然多數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正值,但業績分化嚴重。從預告淨利潤同比增長上限來看,僅有三家較2018年出現正增長,且為市值規模相對較大的公司。

其中,中國國旅預計2019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6.54億元,同比增長50.00%。根據業績預告,報告期內公司繼續聚焦免稅主業,同時受益於免稅商品需求增長,主要免稅門店的收入和毛利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另外,由於轉讓子公司股權,公司2019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同比大幅增加。

宋城演藝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12.87億元~14.16億元,同比增長約0%-10%。根據業績預告,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出多元化的演藝內容,確保市場佔有率的持續領先,在個別項目受到當地大市場環境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仍實現穩步增長。

另外,有5家旅遊公司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正值但同比下降,剩下3家的歸母淨利潤錄得虧損。

此外,受疫情影響,22家公司股價在春節後多數下跌,且普遍跑輸同期大盤。

截至2月25日收盤,滬指報收於3013.05點,與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1月23日)的2976.53點相比上漲1.27%。22家公司中,17家公司跑輸同期大盤,14家股價低於節前。其中,嶺南控股跌幅超10%,中青旅、曲江文旅跌幅超6%,麗江旅遊、黃山旅遊、桂林旅遊等5股跌幅超3%。

旅遊需求未來重新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疫情對當前旅遊市場影響顯著,但業內並不認為2020年旅遊經濟過於悲觀,基準預期繼續偏於相對樂觀。

曾繁文表示,從長期來看,只要疫情得到控制,且在政府的支持措施和旅遊企業得當的應對措施之下,被疫情暫時壓抑的旅遊需求將得到極大釋放,中國旅遊產業基礎、便捷的交通條件等將促使旅遊業迅速恢復。2003年“非典”後,旅遊業在第二年即迴歸了正常運行軌道。當前,中國旅遊產業已進入全域旅遊、文旅融合的縱深發展階段,疫後恢復也會更快。

“支撐旅遊經濟運行的市場基本面沒有改變,國內旅遊消費存在築底反彈的很大可能性。”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介紹說,面向城鄉居民的專項調研表明,71.5%的受訪者表示疫情結束後穩定一段時間會外出旅遊,20.7%表示疫情過去後儘快外出旅遊。

廣發基金王明旭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短期表現會有影響,尤其是跟消費相關的行業,但從一年或者更長一點的時間週期來看,影響很小,今年被壓抑的需求,未來都是可以重新釋放出來的。

從上市公司公告來看,旅遊行業公司也寄期於疫情結束後市場。如中青旅表示,將利用休整期間為旅行社、景區等業務的暑期和下半年重點項目蓄力,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服務競爭力,為疫情結束後的市場需求反彈做好充足準備




AAA奮飛


隨著疫情的控制,三月份會逐步復工,看前景,即使疫情在4月份得以徹底控制,2020年的旅遊業也不存在完全恢復的任何可能。

一、這次冠狀病毒帶來的生活上的改變,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住賓館、擠景點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二、假期變少,隔離政策讓大家已經把全年的假期休完,恢復後的工作任務不會允許再長時間休假,大學及孩子們的假期估計也會適當縮短,沒時間怎麼辦?

三、收入上的損失是肉眼可見的,很多家庭被迫削減開支是肯定的,那麼作為奢侈消費的旅遊餐飲消費一定會減少;

四、經過疫情這一出,天天跟著保健品團隊的老年群體還敢出去嗎?

五、在疫情過後,很多行業的成本會大幅提升,要進行足夠的衛生安全保障,消毒用品,一次性用品等,交通費用也會有所提升,成本高了,更沒人去。

六、說一說國際旅遊吧,是你敢去,還是人家敢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