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將要入學,比學區房更重要的事,現在瞭解剛剛好

許多父母為了孩子入學可以說是操碎了心,在這個問題上父母們是舉家之力早早地選擇了學區房,或者反覆對比各種類型的幼兒園設施設備、師資力量。有些優質的學校甚至要提前一年報名。

孩子將要入學,比學區房更重要的事,現在瞭解剛剛好


  • 與其提前選學校,不如提前培養孩子

孩子到了要準備上學的年齡,父母們都會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兒園。想到孩子上學後就能長吁一口氣。父母的任務是少了,但是優質的學校不一定能完全解決孩子入園的問題,孩子入園前真是準備好了嗎?

孩子對父母的依戀依然不會減少,要如何適應與父母分離?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秋季才入學,現在做這些準備是不是太早了。

其實,比起擇校、對比幼兒園各項設施,孩子心理上的問題更需要引起父母注意,處理好分離焦慮的問題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環境。需要一段時間針對性地培養和鍛鍊,現在開始剛剛好。

孩子將要入學,比學區房更重要的事,現在瞭解剛剛好


  • 注意孩子的分離焦慮問題

首先,要處理好孩子的分離恐懼,讓孩子適應媽媽不在身邊的情況。這點如果處理得好,孩子會很快認可媽媽暫時離開自己這個現象,會不開心,但是不至於哭;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孩子就很難融入集體。

可怕的惡性循環,那些分離焦慮的孩子入園之後面臨的問題會更大。因為老師無法把心思放在一個孩子身上。每年幼兒園入園後,那些哭鬧不止的孩子,很常用的方法就是任由他哭鬧。這樣的孩子在強壓下逼迫自己接受要和媽媽分開的事實。這種方法效果是最不好的。

全職媽媽一定要儘早地培養孩子適應分離的能力,只要投入時間足夠,孩子完全能夠在入園前適應媽媽不在自己身邊,會很快地接受新環境。

孩子將要入學,比學區房更重要的事,現在瞭解剛剛好


建議,媽媽們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離開"孩子,可以去採購食物,外出散步等等。但是,每次外出媽媽要對孩子說清楚去哪裡,大概什麼時候能回來?孩子在家可以做什麼有條件的家庭經常帶孩子去新的學校踩點,讓孩子提前熟悉今後的新環境。

這個過程媽媽和孩子同樣要面臨分離,有時候是媽媽離不開孩子,所以入園是親子之間雙方準備的過程。

孩子將要入學,比學區房更重要的事,現在瞭解剛剛好


  • 獨立的寶寶餓不著

除了分離恐懼還需要讓孩子養成一些生活習慣。例如,如廁、穿鞋子脫衣服、吃飯、飲水。這些基本的生活習慣,孩子一兩天是學不會的,但是隻要有足夠的時間,父母也願意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習慣,並及時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快速地成長起來。

孩子將要入學,比學區房更重要的事,現在瞭解剛剛好


  • 會表達的孩子情商高

鼓勵孩子及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用正確的方式把自己的情況傳達給老師。這也是讓孩子在入園後少吃苦頭的很好方法。

比如,不舒服的時候該怎麼跟老師說,想尿尿了但是要脫褲子憋不住了怎麼辦?被同學欺負了這麼辦?只要是媽媽能想到的情況,都可以在家和孩子預演一遍,提前跟孩子進行排練,做好準備。聰明寶寶遇到問題後就會及時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老師更理解孩子。

孩子將要入學,比學區房更重要的事,現在瞭解剛剛好


  • 足夠的親子陪伴依然的關鍵

在培養孩子入園前的各項能力的同時,父母可以通過給孩子講故事、玩遊戲的方式給孩子更多體驗。但是比起那些工具書教父母如果面對學齡前孩子的焦慮,更好的選擇是親子閱讀,通過閱讀發現入學的樂趣。

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陪伴,是解決孩子入園問題的關鍵。

《不,我不是小樹枝》這本書就非常適合將要入園的孩子閱讀

孩子將要入學,比學區房更重要的事,現在瞭解剛剛好


一群蟲子和一根小樹枝一起上學的故事,

小樹枝因為太過於與眾不同的被同伴老師忽略。

小樹枝剛開始也很難過,後來老師終於發現了她。

並邀請所有的同學一起為小樹枝編織一條獨一無二的圍巾,讓她變得起眼。

孩子將要入學,比學區房更重要的事,現在瞭解剛剛好


從那以後小樹枝的入園生活就完全改變了。

這個故事如春風化雨般描繪了一個孩子入園那種焦慮的心情,

以及改變後的喜悅與快樂。

這本書不僅故事寓意強,而且其中還藏著非常多的彩蛋,完全可以當成一本遊戲書來玩。

孩子將要入學,比學區房更重要的事,現在瞭解剛剛好


在孩子入園的問題上,父母不必太過於擔心了。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但是父母要牽著孩子的手陪伴孩子往前走。多嘗試各種方法,讓孩子儘快地適應學校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