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樂理 基本樂理實用課 第二課 音名 變化音級 音組 標準音A


“啃”樂理 基本樂理實用課 第二課 音名 變化音級 音組 標準音A


盜用必究!

做專業的二胡平臺

寫在前面的話

上節課我們探討了一些基本的概念,音的產生,性質,樂音噪音,樂音體系,以及半音和全音。這節課我們接著書上的第二講繼續。之所以要把第二講拆開兩節課那是因為變化音級這一塊比較繞。但是領會方法之後就會變得很簡單。

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變化音級,音名,唱名。學習完這節課之後要求大家可以看著鍵盤圖寫出一組鍵盤中的所有的變化音級。能夠熟練繪製鍵盤圖。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反應每個鍵的音名和唱名。為下節課記譜法打基礎。

翻開書第五頁

音名與唱名

樂音體系中的各個音級都有著各自的音名。這個可以理解為鋼琴鍵盤上每個琴鍵的“名字”

每個琴鍵都有對應的名字。

為了便於記憶音名和唱名,我們可以把這兩個看作為一個琴鍵或一個音的“大名”和“小名”。

音名:每個琴鍵或每個音作為標記或書寫的時候所用的名字,或者叫大名(非定義,助記)

音名:C D E F G A B

唱名:每個琴鍵或每個音唱做什麼。用於歌唱或唱譜或讀譜的名字,或者叫小名(非定義,助記)

唱名:do re mi fa so la si

上面兩條解釋作為音名和唱名的輔助理解所用。說直白一點,按下去一個鍵,你說這個音是C也對,是do也對。就是這個意思。或者五線譜上某個音,你說它是C也對,說是do也對。

這裡要注意,在樂音體系中只有音名CDEFGAB是固定不變的。do re mi fa so la si 的唱名會因為唱名法不同而改變(即首調唱名和固定調唱名,這個目前知道即可,想簡單瞭解的話可以參看我之前寫的關於二胡調號的文章,

鏈接在本文最下面,裡面簡單說了一下,唱名法在以後的課程中會詳細的解釋)

對於唱名,也有的國家直接用音名唱的。但是國內還是do re mi來唱譜,個別國家也有不同的唱名比如do re mi fa so la ti do,但是do re mi這個唱法或者叫做讀譜用的是最多的。這個瞭解就好。

但是沒有do re mi fa so la xi do 這一說。xi 是 si 的錯讀,可能和文字發音有關係,中文裡好像沒有si 這個字,很多人就按漢字寫成了西。我記得我以前上大學那會兒,我們視唱練耳老師是國外留學回來的,特別討厭把 si 讀成 xi 這件事。每次都會糾正很多遍。可悲的是錯讀讀多了冥冥中就變成大家都認可的了。同學們平時多注意,多少會顯得比較專業一些,至少你認真學唱名了。當然喜歡讀 ti 也沒關係。

音名在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標記。但是最廣泛使用的是兩種 C D E F G A B 和 C D E F G A H 這兩種。而國內樂理教學一直沿用的是CDEFGAB這種音名。CDEFGAH是德國那邊常用的,這個瞭解即可。

看書上第五頁鍵盤圖,以及下圖。

“啃”樂理 基本樂理實用課 第二課 音名 變化音級 音組 標準音A


仔細觀察鍵盤會發現,除了左邊頭上的兩個白鍵和最右邊一個白鍵(88鍵),其餘白鍵都是三個一組,然後四個一組,再三個一組+四個一組。循環。。。。。三個一組的從左邊數第一個鍵就是C四個一組的最右邊一個鍵就是B。鍵盤上完整的三組+四組的白鍵全部都是CDEFGAB的循環,你如果要在鍵盤上找do在哪,所有三個一組的白鍵左起第一個就是do只不過音高不同而已。

如下圖

“啃”樂理 基本樂理實用課 第二課 音名 變化音級 音組 標準音A

*該唱名為固調唱名,瞭解就好,暫時不用深究

觀察上面兩個圖會發現CDEFGAB都是標記在白鍵上的,所以CDEFGAB這七個鍵或者這七個音叫做基本音級。換句話說鋼琴的白鍵全部都是基本音級

變化音級

由基本音升高或降低而得來的音,叫做變化音級。包括升音級,降音級,重升音級,重降音級。

這個概念先放著我們不用管,往下看,下面的看明白了,這個概念也自然就通透了。

先看變化音級的幾個概念

升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叫做升音級

降音級:將基本音級降低半音,叫做降音級

重升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一個全音,叫重升音級。

重降音級:將基本音級降低一個全音,叫重降音級。

升,重升,降,重降,半音,全音。。。。這信息量對於新手小白來說有點大。

沒關係。我們一點點的分解一下。其實變化音級就是上樓梯和下樓梯的問題。我們把鍵盤圖豎起來,然後還和第一課一樣編上號。拿出一組音名來(C-B)每個鍵上都寫上序號,白鍵上寫上音名。至於半音和全音我就不再囉嗦了。不明白的去找上節課的文章,我說的很清楚,本文最下面有鏈接。也可以添加關注從主頁尋找樂理第一課。

“啃”樂理 基本樂理實用課 第二課 音名 變化音級 音組 標準音A

1、升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

基本音級是什麼?CDEFGAB白鍵,升高半音那就是往上面爬一級樓梯。

C在1號位置,往上爬一級爬到2號位置。那2號位置這個黑鍵就叫做 升C。

同理,D是基本音級在3號位置,它做升音級那就往上爬一級到4號位置的黑鍵。那4號這個鍵就可以叫做升D。

基本音級E在5號位置,他的升音級往上面走一個臺階到6號,6號白鍵F也可以叫做升E。

基本音級F升高半音從6號到7號,所以7號的黑鍵可以叫做升F。

基本音級G升高半音從8號到9號,所以9號的黑鍵可以叫做升G。

後邊類推。

基本音級B,12號鍵升高半音後面是下個循環的CDEFGAB。所以B升高半音後到C(B和C之間沒有黑鍵,兩個白鍵是挨著的

)。C也可以叫做升B

後面每組循環都一樣。所謂升音級就是基本音級在鍵盤上向右(向上)移動到相鄰的鍵上(依次移動,包含黑鍵),這個鍵就是原音級的升音級。

2、降音級:將基本音級降低半音

降低半音的話那降音級和升音級相反,降音級是往下(往左)走的。下臺階。還是豎著的那個圖

“啃”樂理 基本樂理實用課 第二課 音名 變化音級 音組 標準音A

因為是“下樓梯”這次從上往下看更方便一點。

從基本音級B往下降低半音,從12號到11號。那麼11號就可以叫做“降B”。

從基本音級A往下降低半音,從10號到9號,那麼9號鍵就可以叫做“降A”。

從基本音級G往下降低半音,從8號到7號,那麼7號鍵就可以叫做“將G”

從基本音級F往下降低半音,從6號到5號,那麼5號鍵就可以叫做“降F”

後面同理。

基本音級C下面是B,是另一個循環。那把C降低半音就到了B,所以B也可以叫做降C。

注意

記憶的時候記憶白鍵即可,黑鍵的名字都是由白鍵變化而來,比如2號鍵,升高C可以到2號鍵,那它就叫升C。同樣降低D也可以到2號鍵,那它也可以叫做降D。後面的重升重降也是這個道理。

3、重升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一個全音

升就是往上走,還是這個圖,只不過這次升高的是全音,那我們就一次跨兩個臺階。

“啃”樂理 基本樂理實用課 第二課 音名 變化音級 音組 標準音A

從基本音級C開始,升高一個全音(即兩個半音)那就從1號到2號(一個半音)再從2號到3號(第二個半音)向上走了兩個半音了(一個全音)到達3號,那麼3號鍵的D也可以叫做“重升C”

從基本音級D開始,向上跳兩個半音(一個全音),到達5號鍵,那五號的E也可以叫做“重升D”

從基本音級E開始,向上跳兩次到達7號鍵,那麼7號就可以叫做“重升E”

從基本音級F開始,向上跳兩次到達8號鍵,那麼8號鍵的G就可以叫做“重升F”

基本音級G,從8號到10號,10號鍵A可以叫做“重升G”

基本音級A,從10號到12號,12號鍵的B可以叫做“重升A”

接下來說B。基本音級B在C的下面,假設上圖C的下面有一個B記做“0號”那麼重升B就是從0號跳兩次到2號,所以2號鍵又叫“重升B”

其他基本音級類推,都是一個道理。一次上倆臺階。

到這裡大家會發現每個鍵都有好幾個叫法,為什麼?這個問題先放著,等講完重降了一起說。

4、重降音級,降基本音級降低一個全音

還是樓梯圖

“啃”樂理 基本樂理實用課 第二課 音名 變化音級 音組 標準音A

重降就是將基本音級降低兩個半音(一個全音)。同重升一樣,只不過這次是從上往下下樓梯,一次下兩個。

基本音級B,降低兩個半音(一個全音)就從12號到10號A的位置,所以10號鍵可以叫做“重降B”

基本音級A,降低兩個半音(一個全音)就從10號到8號G的位置,所以8號鍵就可以叫做“重降A”

基本音級G,降低兩個半音(一個全音)就從8號到6號F的位置,所以6號鍵就可以叫做“重降G”

基本音級F,降低兩個半音(一個全音)就從6號到4號的位置,所以4號這個黑鍵可以叫做“重降F”

基本音級E,降低兩個半音(一個全音)就從5號到3號D的位置,所以3號鍵也可以叫做“重降E”

基本音級D,降低兩個半音(一個全音)就從3號到1號C的位置,所以1號鍵也可以叫做“重降D”

看12號鍵B,B後面緊挨著是C,假設12號鍵後面還有個13號鍵是C

那重降C就落到了11號鍵上,所以11號鍵也叫做“重降C”

到此,升、降、重升、重降就講解完了。彙總上面這些,我們可以得到書上第六頁上面那個圖。

“啃”樂理 基本樂理實用課 第二課 音名 變化音級 音組 標準音A

等音

這裡多加一個知識點,等音。上面變化音級的學習會發現一個按鍵有多種叫法,上面這個圖也是,一個鍵有好幾種標識方法。其實這叫做等音,就是說音高相同而意義和寫法不同的音。

比如2號鍵,彈奏這個音音高和音響效果是固定的。但是這個鍵可以叫升C可以叫降D也可以叫重升B,不同的名字賦予的意義也不同,也就是這個音的來源也不同。再比如說3號白鍵,可以叫D可以叫重升C也可以叫重降E。

音組

前面是說過,鍵盤都是CDEFGAB的循環,三個一組+四個一組的。那怎麼區分呢?比如我說個C,鍵盤上有8個C具體是哪個呢?這就需要對這些基本音級的循環進行分組了。為了區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就產生了音的分組,叫做音組。

鍵盤最中間的那一組叫做小字一組(鋼琴鍵盤鑰匙孔上面那一組)。小字一組往右分別是小字二組,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小字五組(五組就一個C),小字一組往左分別是小字組,大字組,大字一組,大字二組(二組就一個AB和一個黑鍵)

各組的音名都是CDEFGAB,所有帶小字的音組都用小寫字母cdefgab。右上角標註組別12345。(理解為小字比較輕,數字組別在上面)小字組不用標註,直接寫小寫字母即可。

左右帶大字的音組都用大寫字母CDEFGAB,右下角標註組別12。大字組不用標註。(理解為大字比較重,數字組別沉在下面)

音組這一部分作為實用教程瞭解就好,只需要知道分組,和寫法就可以。


“啃”樂理 基本樂理實用課 第二課 音名 變化音級 音組 標準音A

最左邊還有個大字五組,最右邊還有個小字五組,這個圖不是特別清楚,看書上的圖就好。

標準音與中央C

先說中央C,即最中間那組音的C,也就是小字一組的c。

標準音又稱作國際第一高度,是小字一組的a,即最中間那組的A。

這個音隨著歷史的變化也有不同的高度,最早在415-430Hz之間,叫做古典高度。

之後是440Hz,再後面就提出435。現在常用的是440Hz,被稱為第一國際高度,而435被成為第二國際高度。目前樂隊定弦用到的都是440,所以440又被稱為演奏會高度。

這裡多說一句,民樂團一般定到442。

這一部分了解即可。知道樂團定弦為啥都要笙給吹個A了就行了。


這一節課到這裡就結束了。重點為音名和變化音級。

作業:

1、繪製鍵盤圖(一組)在上面標記基本音級。

2、繪製鍵盤圖,在上面標記唱名。

3、繪製鍵盤圖,寫出所有的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參照第六頁上面的那個圖)。

4、分別從C、D、E、F、G、A、B開始依次寫出七個基本音級。比如DEFGABCD。

5、分別從C、D、E、F、G、A、B開始,隔一個寫一個,直到同名音出現。


有首調和固調的簡單解釋

第一課鏈接,有半音和全音的解釋


如果我的課程對您有幫助,請添加關注,點個贊。後期會持續更新~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