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從山間到心間——屏南新鄉村民眾籌建成全國單孔跨度最長木拱廊橋側記

跨越,從山間到心間——屏南新鄉村民眾籌建成全國單孔跨度最長木拱廊橋側記

橫山橋落成典禮

跨越,从山间到心间——屏南新乡村民众筹建成全国单孔跨度最长木拱廊桥侧记

眾人合力建廊橋

跨越,从山间到心间——屏南新乡村民众筹建成全国单孔跨度最长木拱廊桥侧记

新鄉村孩童在橫山橋上嬉戲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王志凌 通訊員 張尚瑤 陳阿娜 文/圖)新春裡的屏南縣長橋鎮新鄉村,一座新生的廊橋讓這裡格外生動。

1月16日,在鄉親們的期盼中,橫山橋重建落成,這是目前全國單孔跨度最長的木拱廊橋。重建的橫山橋造型優美、輪廓動人、裝飾精美,橫跨碧水青山間,像一位智者,細細地訴說著新鄉村的美麗。

在鄉親們眼裡,這座新生的廊橋,不僅跨越山間,溝壑變通途,更跨越心間,讓大夥集聚合力、振興鄉村的勁更足了!

重建廊橋,民眾期盼

屏南,是“中國木拱廊橋文化之鄉”,廊橋營造技藝被列入世界“非遺”。長橋鎮則是屏南承載這門傳統技藝的核心區域。位於屏南縣西南部的新鄉村,為長橋鎮第二大行政村,縣道921公路穿村而過,東與古田縣端上村接壤,西與建甌縣交界。橫山橋就橫亙在屏南往返古田的這條交通要道上。

據新鄉村村委會主任卓繼瑞介紹:橫山橋原名花橋,始建於宋熙寧三年,即公元1070年,921縣道通車前,這裡是屏古交通要道,也是三保“八景”之一。自古以來,村民在橋上進行農事活動,舉行節慶民俗活動,還設置神龕、供奉神祗,開展祭祀和祈禱活動等,在鄉親們心中分量頗重。經歷了無數次的燒燬和重建,1984年橫山橋再次被大火所毀,新鄉村再無廊橋。多年來,重建橫山廊橋成為新鄉群眾的深切期盼。

橫山橋不僅發揮這木拱廊橋交通、驛站等實用功能,也是民眾娛樂聚會的好去處。“上任以來,村民多次來提議重修橫山橋。為了恢復新鄉村廊橋面貌和文化價值,村裡經過多次討論和研究,最終決定修橋。”卓繼瑞堅定地說。

眾人發力,突破困局

木拱廊橋是鄉土建築的典範,其橋屋空間與營造過程十分特殊,因此,修橋也面對種種困難。

卓繼瑞介紹,橋要重修,第一道坎就是徵用周圍的田地和竹林。不過,這個工作很快完成。涉及的4戶村民全部自願並主動拆除菇棚,所獲的5萬元徵地賠款還捐出3萬元作為修橋資金。這大大堅定了他修橋的信心。

地有了,緊接著便是資金和技術。卓繼瑞坦言,技術方面不擔心,新橋由村民卓繼端師傅設計建設,他是廊橋營造技藝的“非遺”傳承人,全部木匠也採用本村村民。最愁的,則是資金。

在新鄉村鄉賢的鼓勵下,經商議,村裡各姓氏的家族代表成立“橫山橋重建理事會”,理事會41名志願者,每人捐款1萬元,籌集基金41萬元作為修橋的啟動資金。困局,由此打開,大家幹勁十足開工了。

“選材用料全是按卓繼端師傅的要求來,最大的木材一根15米長、尾徑35釐米,一共需要35根,每根2.3萬元。”卓繼瑞說。木料備齊後,開始做底座。當時正是三伏天,為趕工期,木工師傅沒有一人休息,加班加點馬不停蹄。底座的石頭要靠人力頂著,每人頂3天,時間到了下個人又自發接上,工人每天曝曬9個小時以上。中暑,便成為常態。村醫陳英松得知後,自發送來正氣水,每隔兩三天就送一次,整整一個夏季。

村民卓磁欽則當義務工,每天早上自發來工地幫忙,直到下午6時許才返回自家菇棚收茶樹菇。一忙就是到凌晨2點,第二天白天繼續來工地幫忙。手腳都磨破了,依然堅持著,連續一個多月,天天如此,沒要一分工錢。

修橋的1500多個日日夜夜,1000多名木匠和500多名義務工,全部都自帶伙食。村裡的主婦則自發煮點心送到工地,100多戶人家每天輪流,從不間斷。

造拱架是整個木拱廊橋營造技藝的核心步驟。拱橋那天,400多名村民自發來幫忙,場景令人震撼。

“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個村讓我終生難忘!”卓繼瑞深深感動著。

崛起的橋,凝聚的心

你的心,我的心,萬眾一心;你的力,我的力,千鈞之力。在新鄉村全村的努力下,歷時半年,廊橋終於修建完成。新建的橫山橋全長53米,寬6.4米,單拱跨度41米,是全國單孔跨度最長的木拱廊橋。整座橋結構簡潔,又沒有柱腳和橋墩,顯得十分輕盈,宛若一道飛虹凌架溪水之上。

據卓繼端介紹,新橫山橋除了單孔跨度最長這個特點,還有許多技藝上的創新。首先是造型更美觀,多建了一層廊簷,從遠處觀賞,可以看到五層簷,夜幕降臨,接上燈光,美輪美奐;橋攔邊特意加了一層瓦片,為橋底遮風擋雨,防止橋面以下的木材受到腐蝕;橋中間採用“八角井”技藝,不同於普通橋的“六角井”,技藝更難也更美觀;橋上的雕花是由木匠師傅手工雕刻,無一處相同;裝飾用的彩繪畫雕刻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今後村民在橋上休息的時候有話可聊,有故事可講……

橫山橋的建造,凝聚了設計師的聰明才智和豐富創意,傾注了村民的艱苦勞作和靈巧技藝。不止卓繼端,在每一位新鄉村民心中,橫山橋無處不新、無處不美。

新橋落成典禮那天,在外工作的村民或者嫁出去的女兒都紛紛趕回家鄉,無論遠近。他們還自發捐款,至少500元以上。村裡最大的企業家卓志謀捐了10萬元,清潔工卓昌湊也湊出1萬元錢,這是他攢了5個月的工資。

“村民捐款捐物、投工投勞,橫山橋可以說是一座愛心橋,也是一座民心橋。”卓繼瑞說,“橋雖建成,但是資金難題還未解決,修橋共投入建設資金300多萬元,實際到位200多萬元,這是我目前最大的困難。下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用廊橋配套項目來吸引,像公園綠化,攔河壩等工程,打造“吉祥三保、美麗新鄉”,以廊橋為主題的文化公園與廊橋文化基地,進一步實現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