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宋朝的物質賞賜

宋代作為高度專制集權的王朝,雖然皇帝集大權為一身,但其統治機構的運轉,政令的貫徹,天下士子的支持,必須依靠各級官員,以及各大世家。

探究宋朝的物質賞賜

對官員的物質賞賜,是古代皇帝聯絡君臣感情和激勵臣下的一貫手法。宋朝皇帝為了加強君臣關係,使得各級官員更加效忠自己,維護趙宋王朝的統治,除了給予臣僚官爵、封號等政治賞賜外,還有物質賞賜。

一、宋朝賞賜豐厚最早是從宋太祖趙匡胤開始的,“養兵”制度盛行,使得賞賜奢靡之風愈演愈烈,宋朝統治者為了軍事上的安心,所以用錢換安心。

在宋代對關於官員物質賞賜中,對官員功賞次數最多,最豐厚的。首先,就是對那些有擁護之功的官員。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成功後,奪了後周孤兒寡母的天下,對擁戴之功的官員不僅加官進爵,而且大加賞賜。

探究宋朝的物質賞賜

宋太祖是武將出身,跟隨他的主要是武將,文人很少。宋太祖趙匡胤經過陳橋兵變後,深知兵權必須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他在政治上玩了一出家喻戶曉的“杯酒釋兵權”。他害怕天下的人才會寒心,又從經濟上又給予一些豐厚賞賜,同時又對其實手握兵權的將軍大加封賞。

建隆二年,宋太祖賜鄆州知州兼任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石守信鄆州“宅院一區”,建隆三年,賜宣徽南院使兼樞密使李處耘京師“甲第一區”,也是因其擁護宋太祖即位有大功。宋理宗賜丞相史彌遠玉帶,賜鄭青之御書“輔德明漠之閣”、又花費十萬巨資為其修建新居,也是因為其擁立之功。

北宋的賞罰不公,乃至於賞重於罰是賞罰制度中最大的問題所在。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重文輕武朝代,這個朝代對於文臣的優待可以說是出了名的,當然對於武將的限制之多也是出了名的,以重文輕武角度來看,可以說宋朝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畸形的時代。

但從賞罰制度,以及各代皇帝的表現來看,北宋的武將經濟待遇遠遠超過文臣。為了換取軍事上絕對控制權,先是用養兵制度,掌握了所有戰鬥能力強的軍隊,還有臭名昭著的“廂兵制度”,白養閒人,浪費國家庫存。對於那些貪將、庸將多數縱容放任。

宋太祖乾德年間,忠武節度使王全斌出征蜀地時,強搶民女供自己及手下歡樂,又趁著戰亂,搜刮民脂民膏,手段無所不用之其極,百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後來事情敗露,本應按罪當大辟,但子責授崇義軍節度觀察留後。

開寶元年,宋太祖趙匡胤駕臨洛陽召見王全斌時,又任她為武寧軍節度使,並賜予大量錢帛。李漢超在人關南巡查使時,貸錢不還,強擄民女為妾,宋太祖不僅未處理李漢超,反而賞銀數百兩,“貼補家用”。

探究宋朝的物質賞賜

這種賞重於罰,恩忠於威的做法起到助長這種不正之風的利器。縱觀北宋、南宋三百多年曆史,這種不正之風一直充斥整個朝堂。

二、賞罰制度不明確,為不良官吏上下其手造成可乘之機,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賣官倒爵”,貪官汙吏從中作梗,中飽私囊。

歷朝賞賜中最大的問題莫過於賞罰不公,或者有人中間加大賞賜力度,主要原因在於專制社會中央集權下的等級授職。雖然在宋朝科舉早已普及,但因為封建統治者的喜惡、或者家庭出身,又或者是考生向長官行賄等等,這樣就會導致賞賜制度不平等。

沒有明確且標準的賞賜制度標準,就會出現有人作梗的現象,吏部司勳部掌功勳酬獎,審核,審視各類資格。由於沒有統一標準,各級官員安排、賞賜都由條法審核賞賜。指的宋徽宗時期,經翰林學士王甫等人的建議,才開始有了統一標準。

由於長時間沒有統一標準,相關部門及人員拖延遲緩,不能及時推賞,並故意隱瞞,或加大獎賞力度,又處於無人監管的局面下,官員的功績大小輕重全在這些吏部官員的手中,出現“同時立功而攻又相等者,或已轉為數官,或尚未布衣”等種種不合理現象。

吏部一下子成了香餑餑,成了各級官員不敢輕易得罪的存在。同時也成了宋朝油水最大部門,掌握著官員調度、封賞的大權。他們甚至向各家官員索賄,威脅利誘,賣官倒爵的現象屢禁不止,最終達到自己中飽私囊、貪汙受賄的真正目的。

宋朝每年用於犒賞軍隊的物資不盡其數,再加上宋朝著名的三冗制度,其中不少都落入不良將帥和各級官員的私囊之中。地方官員扣押賞賜、軍餉,中飽私囊現象屢禁不止。發生因長官貪汙,未及時發生賞賜、軍餉而引發的譁變事件就有好幾起。

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湖北、京西制置使成閔在回朝途中將朝廷所用來犒賞全軍的東西全部貪汙,分文未給。士卒抱怨,非但不能使其警醒,反而慘遭成閔殺害。宋哲宗即位時依照慣例犒賞三軍,大赦天下。

萬州太守遲遲不給,激起廚師朱明白白日持刀刺傷太守,次日萬州州兵譁變。宋朝軍賞物資地形,無故拖放。左藏庫在支賜衣服時,諸司留下很多好絹,卻把次等絹給軍隊。雖然是次等絹,但卻被做好表面文章,欺上瞞下。

探究宋朝的物質賞賜

然按照規定下發前須進呈樣,但發放人員僅在樣品上做足表面文章,而將劣質品隱匿不報。劣質物品的發放必然引起士兵的騷動。如宋仁宗天聖年間南郊後賞賜軍士,汾州(今山西汾陽)將淮南綢比折給軍士,因綢不足又發土絕布,激起廣勇軍兵的憤慨,直到譁變。

宋英宗即位後大赦天下,按慣例搞賞諸軍,而荊南(今湖北荊州)所給縑帛質量低的制劣,幾乎釀成兵變。無故推延賞資是發放過程中的另一弊端。至道三年(997)三月宋真宗即位,依例賞賜三軍,相關物品延至九月才支給河北路。

又如捕盜推賞,有部門無故拖延,獵胥好吏乘機作弊,直至政府規定了時間。這些次等絹布還不能按時發到士兵手中,又經過層層剝削,發到士兵手中的絹布,名為好絹,實際上已經和市面上最差的絹布所差無幾了。安撫使司常常以缺絹的為由,多不及時供給,無故推延,起到了很大的負面作用。

三、統治者粉飾太平,自以為“盛世”,大加封賞,過多過濫,卻被各級官員貪汙。

宋朝的官員賞賜項目,涉及官員病、喪、事功、出知、升遷等等多個領域,上至國家砥柱,丞相,下至一般官員,均可以在不同場合,不同時機獲得數量不等的封賞,花樣繁多,有經濟上,有政治上的,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宋徽宗作為一代君王,後世曾說他做風流王爺尚可,做帝王不行。評價中曾有這麼一句話,雖來自元朝,但我認為很中肯。“諸事皆能,為君不可!”宋徽宗一朝粉飾太平,號稱“盛世”。雖然北宋、南宋濫賞、厚賞之風盛行,但尤其是宋徽宗一朝最為嚴重。

政和八年七月一日至宣和元年,三月間,各種爵賞共和297件,涉及人數高達五千多人。其中有隻稱“某等”而不開具姓名之人,寬州(今山東兗州市)升龍慶府,三省兵房不過發放公文而已,推恩者卻多達336人。

宣和五年(1123),朱動以鉅艦載太湖石,就連石頭也被封為梨固侯,可見官爵賞賜氾濫至極點。北宋初年,文臣必帶直學士職者才可服金帶,至政和、宣和年間,以盤官的身份獲得金帶者已不可彈紀。金帶甚至“費及作隸,使混消公卿間.貴賤、賢不肖,莫之辯也”。

朱動以鉅艦載太湖石運至京城的當日就有4名家奴獲賜金帶,當時修語稱“金腰帶,銀腰帶,趙家世界朱家壞””宋朝對權臣的賞賜更是毫無節制。南宋一代,秦松所受賜資最多“帝充眷無比,命中使陳續瑾,賜珍玩酒食無虛日”。

紹興十五年四月,秦松遷居賜第,宋高宗賜其銀、緝、緝錢各1萬,彩1000匹,金銀器、綿綺帳礙608事,花成1400枝。

探究宋朝的物質賞賜

賞賜制度作為歷朝歷代最為重要的制度之一,賞賜制度落實運行不能因為種種人為因素所影響。賞賜制度過盛,也不僅僅在宋朝一朝,只是在宋朝更為嚴重罷了。宋朝的賞罰不公和濫賞助長了貪官汙吏的不正之風,助長了不良的社會風氣賞。

罰不公的主要原因是在專制社會中央集權的等級授職制度。只要有這個制度在,這個問題就無法解決,賞賜過濫也是專制社會中難以克服問題。宋朝的賞賜制度,為元明清三朝敲響了警鐘,但只要因人的因素而改變的賞賜,沒有絕對的標準,不公或者過濫、過少都會如蛆附骨一般存在著。

參考文獻:《宋史》

《兩宋風雲》

《細說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