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有邯鄲、長子等十餘城,為何選擇晉陽為根基,抵抗舉國征討

趙氏有邯鄲、長子等十餘城,為何選擇晉陽為根基,抵抗舉國征討

春秋晚期,晉國王室逐漸衰落,被智、韓、趙、魏四大顯赫家族架空、成為傀儡。公元前475年,執掌國政的趙氏族長趙鞅因病逝世,按照各大家族輪流執政的原則,智氏族長智瑤登上了執政寶座,並且一坐就是22年,成為晉國有史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執政大臣。


趙氏有邯鄲、長子等十餘城,為何選擇晉陽為根基,抵抗舉國征討

趙氏拒絕獻地,積極擇城備戰

在這一期間,智氏成為晉國四卿(智、韓、趙、魏)之首,是晉國乃至整個周王朝最具權勢的卿大夫家族。為了削弱其他三大家族,從而實現獨佔晉國的目的,智伯打著重振晉國霸業的旗號,要求韓、趙、魏三家分別向晉國王室獻出萬戶封邑來增強晉國國力。韓氏、魏氏畏懼智伯權勢,先後獻出了萬戶封邑。

但趙氏卻拒絕了智伯索取土地城邑的要求,“智伯索取蔡、皋狼之地,趙襄子(趙無恤,時任趙氏族長,)弗與”。但趙襄子也敏銳地感到戰爭即將到來,準備擇城備戰。當時的趙氏家族有十餘座城邑,“至襄子時期趙氏領有的城邑有皋狼、趙城、耿、原、屏、樓、溫、長子、藺、晉陽、邯鄲、柏人、中牟和平陽”。


趙氏有邯鄲、長子等十餘城,為何選擇晉陽為根基,抵抗舉國征討

拆宮殿製造箭矢,加強晉陽防務

究竟該選擇哪裡作為抵抗的最後根據地呢?有人建議選擇“近,且城厚”的長子(今山西長治市長子)或者選擇“倉庫實”的邯鄲,但趙襄子都一一否決,因為在他看來,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不是堅固的城牆,也不是富裕的物質儲備,而是百姓的團結和支持。按照這一思路,趙襄子最後選擇了“民必和”的晉陽(今山西省會太原市附近)。

為了加強晉陽的防務,趙襄子派大臣“延陵將車騎”先行,然後親自“行城郭,案府庫,視倉廩”,瞭解城池的戰備和糧食儲備等情況,及時發現了一個重要問題:缺乏守城必須的箭矢。為此,趙襄子積極調動部下的積極性,讓大家紛紛獻計獻策。謀士張孟談建議,當初修築晉陽宮殿的時候,圍牆是用一丈多高、異常堅韌的楛木做成,殿柱則是用銅鑄的,這些都是製造武器的好材料。趙襄子依計而行,果然製成了大量箭矢,有效抵禦了前來進攻的智、韓、魏三家聯軍,使其“三月不能拔”。


趙氏有邯鄲、長子等十餘城,為何選擇晉陽為根基,抵抗舉國征討

張孟談充當說客,說服韓魏倒戈

智伯眼見晉陽城高難破,乾脆以水代兵,掘開臨近的河道水淹晉陽。在這一危急時刻,趙襄子有效地抓住智伯與韓、魏兩家的矛盾,派出謀士張孟談,深夜潛入敵營,“遊說韓、魏兩家,曉之以唇亡齒寒之理,誘之三分智地之利,爭取了韓、魏,拆散了對方的聯盟”。韓、魏兩家秘密派出部隊,先“殺守堤之吏”,後“決水灌智伯軍”,趁其“救水而亂”,安排“韓魏翼而擊之”,趙襄子則“將卒犯其前”,一舉殲滅了正在水中折騰的智伯軍隊。

智伯兵敗後,迅速向南面的榆次撤退,趙襄子對其窮追不捨,帶兵將其擒殺,“漆其頭以為飲器”,使得實力龐大的智氏家族從此一蹶不振,其土地城邑也盡數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此消彼長之下,晉國公室也隨之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趙﹑魏三家族長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晉國徹底滅亡,被韓、趙、魏所取代。

趙氏有邯鄲、長子等十餘城,為何選擇晉陽為根基,抵抗舉國征討

趙氏有邯鄲、長子等十餘城,為何選擇晉陽為根基,抵抗舉國征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