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淘金熱

19世紀初,美國展開了一場向西部擴張的西進運動,一批批冒險家紛紛向太平洋西岸推進。1848年,前進到加州的人們在這裡發現了金礦,立刻引起世界的轟動,迅速形成規模空前的淘金熱。人們放下手中的工作湧向舊金山,並點燃了自己的財富夢。

瘋狂的淘金熱

美國獨立後掀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西進運動,始於18世紀末,終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批移民出於不同的原因遷往西部,大大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但當時西部的土地都是印第安部落的,於是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殺,倖存者走上了被迫遷徙的“血淚之路”。淘金熱就是美國西進運動的產物,也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瘋狂的淘金熱

西進運動有三次大規模浪潮,就在第三次浪潮來臨之際,加利福尼亞州薩特的一個鋸木廠工人詹姆斯·馬歇爾在薩克拉門託東北河岸發現了黃金。冒險商人、操縱者、土地投機家布蘭那使金礦發現的消息擴大到全世界。最初人們並不相信,珍貴的黃金怎麼可能隨地可撿。但當消息被證實後,全世界的人就向這裡湧來。

瘋狂的淘金熱

其實,在這以前,在太平洋沿岸已經多次發現金礦。較大的是1841年在洛杉磯附近和1842年在南加州發現的,但這兩次都沒有震撼性的影響。儘管1842年時也吸引了幾百位淘金者,但很快就無聲無息了。原因是這些發現都位於印第安區域,原始的印第安人並不懂得黃金的經濟價值,與外界的聯繫也很有限,以致消息無法傳播。

瘋狂的淘金熱

成千上萬來自天涯海角的淘金者使加州的人口猛增。1849年初,這裡大約有2萬6千人,年底卻已經達到11萬5千人,而且不少新近出現和形成的城鎮很快成為“國際城市”。舊金山是當時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城市,1848年初只有800人,第二年初就已接近五千人,第三年年就增至了2萬5千人。

瘋狂的淘金熱

星羅棋佈的淘金點以舊金山為起點,沿薩克拉門託河向北和聖諾昆河向南,形成扇形,再向東一直延伸到內華達山脈。起初的金沙都在地表層,只要用一個普通的洗臉盆就可以從沙裡淘洗出黃金,人均日收入20美元,相當於美國東部工人日工資的二十倍。而富礦區,能達到2000千美元。

瘋狂的淘金熱

洶湧澎湃的淘金熱很快影響到中國沿海的廣東和福建等地區,從前在美國寥若晨星的中國人,忽然迎來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華人作為廉價勞動力為加州的淘金者建造住所,受到美國人的讚譽:“沒有中國人的幫助,這些淘金者很難在加州生活下去”。在加利福尼亞等西部金礦區,華工被稱作唯一可以依賴的勞動力來源。

瘋狂的淘金熱

自1854年起,加州的淘金熱成下降趨勢,黃金產值也下降了,但整個採金業開始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第二次採金熱是50年代在科羅拉多州發現金礦至70年代在內華達州發現金礦。這時採集礦種增多,並因此使美國的最大產金國地位一直保持到1898年。同時,技術的發展造就了採礦公司,他們逐步控制了採礦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