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雨後春容清更麗”的意境?

無敵馬克兔


冬末春初的天氣,還沒有卸下冬天的冷冽,而想要拍攝題主所說的意境,我們需要分析一下,春天可以拍攝哪些題材,什麼樣的內容滿足要求,以及取景進行拍攝等,我分享一下自己前幾天拍攝的照片,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經驗:
(攝/Anzhimu)

唐寅的詩裡寫,雨打梨花深閉門,我們可以拍攝詩詞描繪的畫面、場景,來傳達作者字裡行間的詩情畫意。

花卉是春天拍攝時的常客,而自古以來描繪春花的詩詞,數不勝數,當我們不知道去如何拍攝,如何表達照片的情緒氛圍時,詩詞就是一大財富,完全可以利用起來,比如下面這張《梨花》中的詞句,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整張照片都是圍繞這句詞展開,那我們只需要尋找類似的場景拍攝即可,簡單快捷,所謂意境,就是作品的視覺體驗,觀者的感受深度,總要給受眾傳達一份寧靜、哲理或者情緒,感同身受的作品才能引起別人的共鳴。

(攝/Anzhimu)


根據天氣場景、拍攝題材進行佈局,而故事類組圖很容易表達出某種意境。

天氣一般常有雨後初晴,在農家經常可以看到彩虹,這類天氣我們可以拍攝溫暖、美好、飽含期待的靜謐照片,請看下方第一張。除此之外,還有持續冷冽的天氣,這一類天氣,我們可以拍攝冷色調、描繪植物生長的寫實照片等等,請看第二張。

至於故事類的組圖,我們可以拍攝果樹花蕊、瓜果姜蒜、詩酒園田、家禽等等,不過在後期處理時,要統一照片的風格,有一個核心表達點,還有取景、拍攝方式、調色等方面都要統一,不然你的組圖會變得不倫不類。
(攝/Anzhimu)


(攝/Anzhimu)


照片的直出色彩,常常不能達到我們的要求,色彩是照片的靈魂,好色調才能成就一張好照片、傳達你想要的意境。

我們用下面這張照片打個比方,這是一張晴天拍攝的照片,想要突出“雨後春容清更麗”的意境,我們的調色思路,就應該偏冷色,可以在曲線上加灰,而青綠能夠增加視覺衝擊感,可以通過HSL進行微調,不過這需要根據你自己的想法去調色,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以上拙見,供你參考,相互交流。


(攝/Anzhimu)


我是Anzhimu,您有更好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相互交流,共同成長,碼字不易,求個關注。


Anzhimu


昨天寫了個“可愛深紅愛淺紅”的詩意攝影怎麼還原?今天寫寫春雨過後,大地青翠欲滴的美景攝影如何表現?



“雨後春容清更麗”,出自蘇軾的《蝶戀花·京口得鄉書》,詩意比較好理解,經過春雨洗禮,春天的景色變得更加清新美麗。

拍攝內容

要用攝影的方法還原詩詞中的意境,那麼先要尋找拍攝的內容。其實春雨後,不需要去尋找特定的對象。你眼前的花花草草在雨意中就散發著清新的味道。

柔軟的柳枝帶著雨絲在飛揚,各種花卉的花瓣上還帶著雨的露珠。田野上的青草地雨後更加青翠欲滴,就像一塊綠色的寶石。還可以拍雨後的小溪和青苔,流水潺潺,綠意融融,一道詩意的風景。

拍攝思路

拍攝雨後的春景,根據實際的環境選擇不同的景別。喜歡拍微距的可以拍小草小花上的露珠。喜歡特寫的,可以拍一朵花卉上沾滿露珠的嬌豔模樣。

喜歡拍攝環境氛圍的,可以拍攝在綿綿細雨中行走的遊人。如果這個時候用慢門拍攝,打著傘行走的人群就形式了一道亮麗的軌跡。

春天的景色是美麗的,春天的雨後更是美妙的。雨中拍景要注意相機的防護,回來以後馬上把它放到防潮箱裡乾燥。

我是喜歡攝影,分享心得的藍色希臘。


藍色希臘


雨後攝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穫。因為在雨後或是濛濛細雨中進行拍攝,此時的光線柔和、明朗,空氣溼潤、清新,空氣中沒有浮塵雜質,使得周圍景物、環境氛圍更加濃厚。雨後的植被一碧如洗,純淨豔麗。在雨後拍攝的照片自然會有“雨後春容清更麗”的意境。

要想拍出意境來,面對眼前的景物,要做到心中有數。既要突出主題,也要烘托環境,通過鏡頭來表達自己對美好景物的理解和詮釋。

青城山景區內拍攝。

五鳳溪古鎮內拍攝。

白鹿鎮

青城山

青城山

五鳳溪古鎮

五鳳溪古鎮

五鳳溪古鎮

五鳳溪古鎮

五鳳溪古鎮

五鳳溪古鎮

五鳳溪古鎮

溫江七里詩鄉

白鹿鎮

圖片均為手機拍攝。


三點水981


如何拍攝出雨後春容清更麗的意境:植物經過雨水的洗禮愈加乾淨,而且暫留在上面的水珠更增添了植物的潔淨與美麗。雨後的清晨是拍攝植物的好時段,此時的植物潔淨、嬌豔,空氣清新透視度好。

水珠的特寫需要通過微距拍攝來表現。採用接近等倍特寫拍攝水珠時,只有將光圈縮小才能清晰地呈現其外觀和形態。尤其是在拍攝蜘蛛網和落葉上的水珠時,100mm的中焦微距鏡頭能發揮其作用。另外,還要注意從取景器中仔細觀察水珠密集程度和球體的形態。近距離拍攝時,由於鏡頭的景深會變得比較小,如果在光圈全開的狀態下拍攝,水珠的輪廊就會變得模糊。最好把光圈縮小到一定程度,這樣拍攝的畫面比較清晰。最後不要忘記選擇可以突出水珠的背景,過於雜亂的背景就算是特寫也無法給人以很好的欣賞視角。

使用微距拍攝雨後植物上的水珠時,可以有意虛化背景,讓最前面葉子上的水珠保持清晰,在光線的作用下水珠的通透感會非常強。





保山市橋寬


初綻柳黃如雲煙


用戶5294107256102


想用手機拍好拍美“水滴、露”只需用手機微距拍攝功能,還可以配外接“微距鏡頭”能拍到更細膩的水珠。如果是雨後,找好角度,還可以拍到晶瑩的水滴,很唯美。無論是露珠還是水滴,想用手機拍出清晰且剔透的效果,需把握3個關鍵點:

1:-手機+微距鏡頭拍攝

2:-把握拍攝時間,要有一定光線,逆光、側逆光較常用

3:-對焦清晰準確

一、把握拍攝時間、巧借光線:

在雨後天剛晴,或雨後的清晨去拍水滴,露珠。光線柔和,且很多天然的水珠,水滴,只要停下腳步仔細觀察,不難拍到飽滿晶瑩的水珠。

想拍出晶瑩剔透的水滴,需要藉助一定的光線,比如“逆光或側逆光”。

讓光線透過水滴,或照在露珠上折射後,水珠會很透亮。

如果背景選的好——比如單朵的花,或幾朵花為背景,從側面找好角度,還有機會拍到“水滴畫中畫”效果,很神奇。

大概的佈景如下——帶花朵的屏幕作背景,一顆大些的水滴作主體。

找好角度,手機鏡頭對焦準確,即可拍到畫中畫水滴效果。

當然,這種水滴畫中畫效果,如果前期沒機會拍到,也可以通過後期添加,幫你讓水滴更完美。

二、手機外接微距鏡頭:

雖然現在很多手機有微距拍攝功能,但想拍到更微觀細節,可以配個外接“微距鏡頭”。

網上有很多類似的鏡頭,只要與手機型號匹配,價位在100-200元期間效果都可以。

可以看看手機直接拍攝和加了鏡頭後對比效果。

三、微距拍水珠技巧:

想拍出清晰的水珠,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關鍵點——鏡頭,光線,拍攝時間等。還要注意2點:

-對焦準確,畫面清晰:

尤其用手機拍微距,一定保證拍攝時手機穩定,有必要可以配合三腳架穩定。如果手持拍攝,注意3點:

1:手機自動對焦後,配合手動對焦(反覆點擊水滴位置)

2:對焦準確後,手機連拍,選最清晰的一張

3:對焦準確後,可適當拉低亮度,能更突出水滴

2-選擇正確拍攝角度:

用微距拍水珠、水滴時,選擇的角度也有學問,決定是否能更好的表現主體的美感

比如:拍平面上的水珠,選擇俯拍或45度角側面拍

如果拍水滴,從側面拍,畫面更立體


重慶墊江168


雨後不僅空氣清晰而且還給人一種舒適感(個人覺得)

下雨過後,植物上會留下雨的痕跡。有些人喜歡拍雨珠,這時候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靠近植物,拍個特寫,或許你還能從水珠上拍到植物的倒影。


好攝丹


“雨後春容清更麗”是宋朝詩人蘇軾《蝶戀花·京口得鄉書》中的第一句。這句詩詞所描繪的景色也非常直白了,就是——春雨洗禮之後,春日的景色更加青翠美麗。

制定拍攝方案

雨後春容清更麗,拍攝的時間是春雨過後;拍攝的內容是被春雨洗禮之後的戶外青翠碧綠。拍攝的重點是,一定要在攝影作品當中體現出“春雨之後”。

春雨之後,室外的一切都會留下痕跡,我們可以採用不同的景別來表現不同的景色。

具體拍什麼?

近景——我們可以拍攝花朵和葉子上沾著殘存雨滴的植物;還可以拍攝溼漉漉的房簷;或者是拍攝室外某一處公共設施(比如健身器械)上面殘存的雨滴。

中景——春雨過後,地上肯定是溼漉漉的。如果地上有一小片水窪,我們可以拍攝水面反射出的倒影;如果春雨只是淺嘗輒止地打溼了地皮,我們還可以拍攝地上斑駁的、乾溼交替的不規則圖形。

遠景——要想用遠景來表現出春雨之後的清脆碧綠,拍攝重點要放在春雨之後的碧空如洗和青翠碧綠上面。畢竟用大場景來表現小變化,是一項相對比較困難的事情。不過,春雨過後,萬物清新,我們可以拍攝一大片綠油油的青草地;還有山間的霧氣升騰,林間升起的水霧和天邊潔白的雲彩連在一起。


柳侍墨


手機隨拍








曹家莊主


要想用遠景來表現出春雨之後的清脆碧綠,拍攝重點要放在春雨之後的碧空如洗和青翠碧綠上面。畢竟用大場景來表現小變化,是一項相對比較困難的事情。不過,春雨過後,萬物清新,我們可以拍攝一大片綠油油的青草地;還有山間的霧氣升騰,林間升起的水霧和天邊潔白的雲彩連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