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武漢人怎麼樣?好相處嗎?

白沙死忠粉


我是第三代武漢人,爺爺是浙江人解放後轉業來了湖北恩施,然後又到了武漢。父親恩施出生武漢長大,母親祖上黃陂漢口長大。上上一輩人,大多外省人。再那個吃飯都成問題的年代,讀書人少闖江湖的多。有人靠精明,有人靠狠勁,有人本分老實,最後彙集到一起,成了新中國後第一代的武漢人。第二代,條件好了一些,不用早早出來床生活,讀了幾年書,但是遇到文化大革命,那書讀得也可想而知。找個國企混日子,早九晚五上班,下班宵夜喝酒成了他們唯一的生活方式。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夏天天氣熱喝酒就上頭,打架鬧事常有。在到第三代,75後,80,90後,都基本上了高中,大學。小時候生活富足無憂無慮,長大受了教育,早早肄業闖蕩誰會的不良少年很少。所以第三代武漢人算是最好相處,沒太多心眼和小肚雞腸的,上大學並不排斥其他外省同學,除了個別確實很遭人恨,偷用別人東西還不打招呼的。


玩達往死充


我跟大家講個武漢公交車的故事,故事發生在30年前。

武漢蠻大,30年前公交線路基本都跑得蠻遠,蠻多工薪族就要起早,差不多6點就要出門上班了,有這麼一趟車16路公交(紅鋼城到漢陽門)。有一天一箇中年人嚮往常一樣,起早床趕16路公交上班,紅鋼城是起點站,這個大叔就上車搶了個位置坐下,按習慣就是車上補瞌睡,車開了幾站人越來越多,售票員也擠到這位大叔身邊了,要他買票或是出示月票(那年代武漢市公交車和輪渡都有月票,可以通用的,跟現在公交一卡通IC卡功能一樣),這位大叔眯濛濛的就隨口應了一聲"月票",然後繼續閉眼睡覺,無論這個售票員怎麼拍打要他出示月票,這位大叔就是不理不睬,於是這個售票員也來脾氣了,就一路罵罵咧咧,到了終點站,這位大叔要下車了,他伸個懶腰,衝著售票員說"唉……老子剛剛做個夢,夢見媳婦罵老公"😂😂。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武漢男人跟女人不喜歡吵架。但男人跟男人之間吵不過三句肯定就動手了,打輸了的還要不服氣來一句"你跟老子等著"😂😂


泉泉


我是安慶人,在武漢幹了幾年的室內裝修木工活,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有政府工務員,有學校老師,有企業高管等接觸的人多了,我覺得武漢人熱情,重情誼而且素質很高。

記得武鋼有一個大的職工居住地,叫"鋼都花園",又有人稱萬套花園,裡面居住的人很多,在花園裡我給好幾家裝過修,有一位姓吳的叔叔,他自己是武鋼下屬一家企業當總工程師,我們稱呼吳總,女兒在大學裡當老師,在我們農村人眼裡屬於高幹家庭,我們開始幹活很受拘束,但吳叔一家人非常好,沒有因為我們是農民工而看不起我們, 每逢週末,阿姨總是做好吃的給我們改善生活。或者帶我們到外面飯店裡吃飯。工程結束了以後還帶我們到外面慶祝了一下。

一晃快二十年了,現在的武漢是疫情重災區,祝福吳叔一家人平平安安,祝福所有武漢人平安度過疫期自由生活[玫瑰][玫瑰][玫瑰]


趙銀結


我是70後,母親是上海人,我在上海出生並度過童年。父親武漢人,後來父母離婚了。在滬讀完小學,中學大學以及後來基本都在武漢。其實說到底,哪裡都有好壞。武漢的很多男性勇敢果斷,有擔當,經常很有義氣,不計較太多。做學問的也很讓人佩服。武漢的女性有不少很能幹,性格中有潑辣利落的一面。總而言之,與武漢人打交道不是那麼累,沒有太多的彎彎繞,但前提是對武漢人的民風民俗有個基本瞭解。武漢話裡有“您家”“他您家”的敬語,其他評論裡說武漢人日常用語不文明,這個事實更多存在於上一輩武漢人。隨著時代發展,我很高興武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呈現出新風尚,武漢的市容環境和社會風氣越來越文明,這與武漢外來人口較多也有關係,說普通話的變多了。過去我是欣賞上海的,但是現在我回到上海除了傷感就是失望,因為那種文明的氣息已經所剩無幾了。歡迎大家來武漢!


Sarah


實不相瞞,前任正是武漢的,他來成都也給我帶了當地的鴨脖特產😂。

我覺得不能僅僅因一個人而代表一個城市的所有人,這未免有些太片面了。就像我們中國十幾億人口中,肯定是有壞人和好人之分的,不能因為少部分的壞人就否定了大部分的好人,那樣是不科學和不公平的,世上本就沒有絕對的人和事。還是簡單說說他吧!各方面都挺好的一個小夥子,長得好,心眼兒也好,為人處事都挺好的,而且風趣幽默,他都和我說武漢話但我幾乎都能聽懂😂,我也跟他說四川話,他也沒有障礙,最後我們還是沒能說到一塊兒去,所以散了。也不知道如今他怎麼樣了,他是否也有同樣的感慨,祝福他吧!

聽說武漢的熱乾麵很出名,但終究沒能有機會去嘗試了。


梧桐兮兮雨


武漢,湖北九省通chu,地處長江,漢江交界。自古至今,彙集南來北往各省商客,學會了各地的精明,過去武漢人說話,帶一股痞氣,漢罵,作為武漢郊縣人,剛開始接觸武漢人,也是一肚子反感,感覺很排外的樣子,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武漢人,至今還有漢罵的習慣,比如,大前年火車站問個路,一箇中年男人指了個路,我還沒走遠,感覺那人回頭跟了過來,我回頭一看那人對我說,各斑馬,也不意思哈子,大概是想收點問路費,我立馬用武漢話說,您丫開玩笑吧。那人立馬扭頭就走。

但是,隨著武漢的發展,武漢人逐漸放棄了漢罵,各斑馬,彪子養滴,很少在新武漢人口裡彪出來。

武漢話女人嗲,男人岔,接觸多了,為人與其他省份沒啥區別。


雪域8000


我就知道一點,武漢婆婆或是丈母孃會把家裡操持的妥妥的,把一家老小養成廢物。我認識一武漢婆婆,說話走路一陣風,自己收拾的漂漂亮亮的,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外孫女全包,家務全包,做一手好菜,下午還能抽出兩三個小時打麻將。關鍵人家整天樂哈哈的,說話做事頭頭是道,從來不叫苦叫累,頂多抱怨自家女兒什麼都不會,卻從來不說姑爺壞話。叫我們這些婦女同胞們好生羨慕。


柺子哥421


武漢的不錯啊,有次過年想戶大家湊人去玩,約朋友,一個美女很爽快就答應了,後來還一起去越南邊境玩,在幾個新朋友中,她是最爽快的,現在一直是朋友。

還有次去武漢,當地幾個車友招待一起吃飯,其中女士們也是超級爽快的,不僅僅給男士們做飯,還一起喝酒聊天,感覺不錯 雖然後來沒啥事兒不聯繫了,也會想起他們。


千喜498


一句話不是很好,在全國整體來說,都比不上很多別的位置。我湖北赤壁市的,武漢去得非常多,接觸的也很多,南到過廣東呆五年,北到過北京呆一年,其他大一點的城市也去玩過,大數據整體來說武漢人比不上很多別的位置的人!


用戶9237821723328


武漢人是中國素質最高的人群。

所以,如果你有武漢的朋友,或者甚至有武漢人的圈子,這是你的幸運,理應倍加珍惜。

因為武漢人和別的地方相比,走南闖北最有文化、光明磊落最有性格,知書識禮最大度。武漢人或許是高傲的,但是和武漢人交往一定是讓你受益匪淺的。

如果說好不好打交道,這個因人而異。有人投緣可以成布衣之交,但是這需要運氣和緣分。但是武漢人總是自豪和驕傲的。

武漢作為世界第一大城市,作為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的火車頭,更作為博古通今融貫中西的大都會大洋場,格局都是最大的。

所以,除了北京人上海人,其它地方武漢人看都不會看一眼,無非都是鄉下,或者農民工,即使深圳,在武漢面前也只是民工城一座。

和武漢人交往,可以從武漢人身上學會很多東西,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