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康《獅城有約》談新加坡教改:反應不一,調整心態,適應改變


取消部分年級考試和積分測驗,

反應如何?


王乙康《獅城有約》談新加坡教改:反應不一,調整心態,適應改變


過去兩年,新加坡教育部宣佈了幾項重大改革,其中包括自2019年起,取消小一和小二學生所有考試與計分測驗,以及取消中一學生的年中考試


1. 小一小二學生2019年起無需參加考試,或任何計分測驗。校方將通過平時的課堂作業、活動和小測試等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


2. 中一學生2019年起也不必參加年中考試,但仍得應付年底考試。


3. 在2020年至2021年,教育部會分階段讓小三小五

中三這些處在學習過渡階段(transition years)的學生也免考年中考試。


那麼針對這一系列教改方案,尤其是“取消部分年級考試和積分測驗”,新加坡各界反應又是如何?教育部王乙康部長日前在參加《獅城有約》的節目時表示,針對以上改變,不同族群反應不一


針對改變

不同族群反應不一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普遍表示考試的減少使他們更輕鬆,孩子們也較有好奇心和學習熱忱。


王乙康《獅城有約》談新加坡教改:反應不一,調整心態,適應改變

截圖自《獅城有約》


可是,已經習慣了考試的中學生,卻因為減少考試,而擔心自己是否跟得上進度。對此,王部長回應說:


  • “跟得上與否,你自己知道的,老師也知道的。功課會不會做,你就知道了。”


未來,小三、小五、和中三學生的年中考試也會逐步取消。有些中學生表示,擔心這個改變會加重年底考試的比重和壓力。


對此王部長解釋,校方非必要時,不會讓學生留級,學生因此無需過分擔憂!


  • “目前的做法只是取消一年內四次重要考試的其中一個,評估學習的指標仍然存在。”


改革背後

“小六會考”也隨之改變


在新加坡,很多教育改革都會讓家長陷入一種迷思:“改到最後是給教育部學校減壓力,還是給學生減壓力?”


越少的考試讓每次考試成績越重要,反而增加壓力,無論如何改變,“小六會考”就擺在那裡!


“小六會考”為什麼那麼重要,就是因為只有一次機會!小六會考的成績基本決定了孩子的所選科目後就不再變化,對有些在小六會考發揮不夠好或者以後努力了的孩子來說多少不夠公平,甚至會有很多孩子因為這項制度產生極大的自卑的情緒。


王乙康《獅城有約》談新加坡教改:反應不一,調整心態,適應改變


由此,新加坡教育部決定從2021年起,小六會考以“八級”的積分等級(Achievement Level,簡稱AL)制,來評估學生自身學習表現,不再採用與同屆考生成績相比較後計算的總積分(T-score)。


  • 這麼做是為淡化過度看重成績的心態,減少不必要的競爭,並讓學生有更大靈活度與空間去發展各自的強項與興趣。


根據新的積分系統,如果孩子小學離校考試積分為4—20分,可以選擇修讀全部中學G3科目,相當於目前的快捷源流課程。


小六會考成績在26分—30分之間的學生,就會全部修讀G1科目,也就是相當於目前的普通(工藝)源流課程。


王乙康《獅城有約》談新加坡教改:反應不一,調整心態,適應改變


考了21分—22分的學生科修讀G3和G2科目,考了23和24分的同學可修讀G2科目,考25分的同學可以修讀G2和G1科目。G2相當於現在的普通(學術)源流。


同樣等到中學學習結束,新加坡的中學會考將從2027年起,不分N水準和O水準,改以全國統一考試框架。畢業證書會列學生在個別科目與所修水平的成績,類似於高中的H1、H2、H3形式。


起步階段

調整心態,適應改變


王乙康部長認為,“取消考試計劃”仍處於起步階段,不過目前進度相當順利。家長和學生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來調整心態,適應改變。


王乙康《獅城有約》談新加坡教改:反應不一,調整心態,適應改變


如何擺脫以往靠分數評估學習進度的侷限?


校方的改變


考試減少了,校方是否能擺脫以往靠分數評定學生學習進展的侷限,是許多家長所關心的。


王部長指出,評估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排名,那考試分數的小數點就變得非常重要。如果要衡量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那課堂表現以及平日的作業和小考試,都能成為評估的途徑。


老師的改變


部長進一步解釋,老師也需要提升技能,掌握單靠考試以外的方式來為學生進行更全面的學習評估。


今年起,本地28所中學開始實施“全面科目編班制度”,每個級任班將有來自快捷、普通學術和普通工藝課程的學生。老師如何針對程度不一的學生進行教學,這也是一門需要掌握的技術。


王乙康《獅城有約》談新加坡教改:反應不一,調整心態,適應改變

新加坡教育部


正確的“考試觀”:是工具但不應依賴


雖然教育部減少考試,但是王部長表示,考試仍然是個重要的學習工具。

減少考試,是為了減輕考試導致的沉重負擔


如果學生過度依賴考試,久而久之就會視它為柺杖,一旦移除就失去了評估自己學習進展的能力。


會考不可能取消


不過,教育部長王乙康也一再強調,小六、中四和中五的會考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小六會考是將學生分發到中學的指標,因此不可能被取消。


長久以來,有家長認為小六會考起著“一考定終身”的壓力,部長反問:“我們小六會考的成績,現在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嗎?”他認為,這或許是個當局者迷的現象。一路成長,每個人都要跨過很多的門檻和挑戰,小六會考只是起步的第一個。


教育部為何要實行一系列的改革?肯定是希望此次改革舉措引起社會思考:


讓父母、學生或是教育工作者,能夠進行真正的、深入的反思,瞭解到什麼才是教育孩子更好的方式,像是學習的樂趣,培養以及激發好奇心,將會讓學生終生受用。


但具體落實下去必然遇到各種現實“壁壘”,所以關鍵還是取消之後的各項配套舉措能否跟上。


不過王部長也承諾:


  • 1.教育部會制定許多措施,來解決嚴厲教育體系所帶來的種種“症狀”;
  • 2.教育部將在未來幾年研究各種方式,協助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以支持孩子在學業,以及品行、軟技能方面的發展。


但同時也強調家長、教師和學生應該轉變思維模式,以改變對學習成績的刻板印象。


王乙康《獅城有約》談新加坡教改:反應不一,調整心態,適應改變


新加坡教育改革能否

“成功”的關鍵:師生和家長,乃至社會全員的觀念轉變!


正如國立教育學院Jason Tan副教授所言:

“只有師生和家長都確信,

自發性學習比成績方面的競爭更重要時,

教育改革的舉措才會起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