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作战第一典范:以色列横跨多个敌国突袭乌干达

引言:1976年6月27日,以色列经停雅典飞巴黎的法航139航班,从雅起飞后被一金发美女为首的四人劫持,掉转航向在利比亚加油后飞了5小时,降落到4千公里外的非洲乌干达。数天后劫匪才以机上258人中的106人为人质,要以释放53名极端恐怖分子。最终以派特种部队击毙劫机者和乌守军,用死一人(

在这行动中唯一死亡的行动指挥官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中校,是现任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哥哥)代价救回了103名人质。

法航139航班是往返于特拉维夫——雅典——巴黎的固定航班。1976年6月27日,一架A300“空中客车”型大型民航客机从以色列特拉维夫起飞,在地中海上空飞行,中间将停靠希腊雅典,预定目的地法国巴黎。

飞机从以色列机场起飞后,飞行了3个小时,停靠雅典,从飞机上下了一些乘客,又新上了52名转机旅客。因为时间关系,安检人员没有对他们进行详细检查。正午时分,139次航班从雅典机场起飞,前往巴黎。

飞机起飞10分钟后,即当地时间12:30,被一伙在雅典混上139航班的恐怖分子劫持。他们命令机组将飞机飞往利比亚的班加西。飞机降落到班加西后,一名女性人质(孕妇)被允许离开飞机……

当飞机正在班加西机场补给燃料时,这架空中客车A300客机突然脱开输油管,强行起飞。此时飞机刚在班加西停留数小时。次日凌晨03:15,飞机降落在了非洲乌干达的恩德培国际机场

这架飞机上共有258人,包括4名劫机者和22名机组人员。所有旅客中前后有148人获释,最后剩下的94名旅客(大部分是以色列人)和12名机组人员,合计共有106人被扣为人质。

显示原图

特种部队作战第一典范:以色列横跨多个敌国突袭乌干达


劫机者共有10人,其中8人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人阵”(PLO))成员,其余两人是德国恐怖组织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即红军派,简称“RAF”)的成员。显然,他们得到了当时的乌干达政权和其首脑、亲巴勒斯坦的总统、独裁者伊迪·阿明(IdiAmin)的默许和支持。

也就是说,阿明承诺被劫持飞机在乌干达恩培德降落,并放轻松和以色列谈。对于劫机者和阿明政府军方来说,都是有恃无恐。这里距离以色列数千公里,中间几乎都是以色列敌对国。他们压根就没想过以色列会派出特种部队过来,认为他们最多派摩萨德特工人员混入,但也绝对带不走人质。 总之一句话,他们认为人质绝对不会被救走,这次以色列绝对会听他们的,最不行就是人质被全部杀掉。

这些劫机者的首领是德国人威尔弗雷德·博泽,而不是某些媒体所报道的著名恐怖分子伊里希·拉米雷斯·桑切斯,即臭名昭著的“豺狼卡洛斯”。

劫机者的目的和开出的条件是以人质交换被关押在以色列、联邦德国、法国等国的53名恐怖分子,其中有关押在以色列的日本“赤军”头子冈本。在1972年5月,冈本与两名同伙在特拉维夫机场一口气杀死了几十名旅客。恐怖分子把交换人质的最后期限定在7月1日下午2点,只有48小时。

当天,以色列总理拉宾正在举行内阁会议。13时30分,一份标有“特急—摩萨德”字样的密件递到了他的手上。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在139次航班中断与地面的联系后几分钟,就作出了“可能已被劫持”的判断。

特种部队作战第一典范:以色列横跨多个敌国突袭乌干达


拉宾

拉宾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一直开到7月1日上午,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危机对策委员会同时拟定了两套营救方案。第一套是A方案:利用突击队采取军事行动解救人质。但实行军事营救面临不少棘手问题:如乌干达总统一方面表示,愿当劫机犯与以色列谈判的中间人,另一方面却派了乌干达士兵协助劫机犯看管人质。现在又有6名恐怖分子赶到恩德培,使劫机犯增加到10人,这将更难对付了。

最严峻的现实是,从以色列到乌干达路途遥远,仅直线距离就有3000多公里,中间是多个敌对以色列的国家,如果派战机和运输机过去,可能没到乌干达就被全部击落了。

第二套B方案是运用外交手段和平解决问题。由于时间已迫近最后期限,一百多人质家属希望人质能安全返回,危机对策委员会当机立断,

表示了原则上同意释放在押犯以交换人质的意图。劫机犯得到这一答复后,主动推迟了72小时,将最终期限改在7月4日下午2时。拉宾总理深知绝不能与恐怖分子妥协,否则只能导致越来越多的被动后果。在对外宣布以色列准备释放在押犯的同时,他又指示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和总参谋长格尔:“抓紧时间做好武力解救的准备!”

特种部队作战第一典范:以色列横跨多个敌国突袭乌干达


沙龙,后出任以色列总理

劫机犯推迟最后期限的决定,为以色列用军事手段营救人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以色列国防部制定的营救计划是,将派一支以色列突击队乘飞机在恩德培机场着陆,随后对关押人质的候机大楼发动突袭,救出人质后一同乘飞机撤离乌干达。先前,曾设想以直升机夜间着陆及伞兵部队突袭等方案,但因为速度慢等原因,没有被采用。最后决定乘民航运输机强行着陆,因为采用运输机机降方式既可增加突击部队的机动性,又有利于被营救人质的撤离。

最终以色列准备派出4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执行任务,并有3架战斗机护航,另有加油机、通讯机和医疗机协同作战。总参谋长格尔将营救作战命名为“雷电行动”。“雷电行动”的总指挥官是38岁的伞兵司令肖姆将军和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中校。

特种部队作战第一典范:以色列横跨多个敌国突袭乌干达


以色列特种部队挑选精英分子组成一支由280名成员组成的突击队并紧急训练,突击队成员除以色列国防部下属特种兵外,还有以色列总参谋部直属侦查营(野小子特种部队

),有消息称,还有一些摩萨德特工参与了这次行动。

特种部队作战第一典范:以色列横跨多个敌国突袭乌干达


以色列这次行动还得到了阿明政权的死对头肯尼亚政府的支持。

经过数日计划后4架以色列空军的C-130运输机从以色列秘密起飞,以超低空飞行避开多个敌对国尤其是乌干达军方雷达。迂回宛转飞行大约8小时后,四架飞机乘着夜色,赶在午夜降临前一个小时(1976年7月3日乌干达时间23时45分)秘密降落在了恩德培国际机场,而在事先他们也并未通知那里的地面控制塔台。在这四架大力神之后,还有一架运送着医疗设备的空军战机降落在肯尼亚的乔莫·肯尼亚塔国际机场,准备相机提供救援。

整个行动由总理拉宾授权,伞兵司令薛姆龙担任总指挥、乔纳桑·内特雅鲁担任袭击地面总指挥。

突击队在降落前就打开了飞机的货舱门。货舱内有一辆黑色的梅塞德斯和护卫的几辆吉普,随后以色列人便驾着这些车辆驶出运输机,径直驶往旧航站楼。为了避免乌干达人的怀疑,以色列人故意挑选了这辆梅塞德斯和其他吉普,这样看上去就很像是伊迪·阿明或是其他乌干达高官的车队,以色列方面甚至还特意挑选了一名特种兵装扮成阿明总统,让机场方面认为是阿明总统降落机场了。

特种部队作战第一典范:以色列横跨多个敌国突袭乌干达


与此同时,别的突击队员也开始了行动。

当以色列部队冲入航站楼后,特种兵立刻用希伯来语喊话:“趴下,趴下!”。以色列人质听到母语,本能的全部卧倒,武装分子们霎时间犹如退潮后的暗礁一样被孤立了出来,以色列部队第一时间开火,所有在场恐怖分子和乌干达士兵被在极短的时间内击毙。据事后统计,以色列特种部队使用了本国生产的“乌兹”冲锋枪,被击毙的恐怖分子平均每人中弹70余颗。但也有3名人质在交火中丧生。

解救人质的同时,其他以色列特种兵炸毁了停放在机坪上的11架米格战斗机(这些战机为乌干达空军主力),以确保撤退过程中不会受到追击,并能确保人质能安全的搭乘在肯尼亚的航班回国,同时也是对乌干达死敌肯尼亚帮助的回报。突袭过程中,以色列突击部队也与乌干达守备部队交火,乌干达部队死伤45人,但打死了以色列部队的地面指挥官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上校,而他也是这次行动中以色列军队唯一一名阵亡者——他是在战斗结束后上飞机即将关闭舱门时被流弹击中的。他是现任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的哥哥。

总的来说。整个行动还是像事先演练得那样流畅,10分钟攻占候机大楼,20分钟解救人质,10分钟检查,12分钟返回飞机。从第1架以色列飞机降落恩培德机场到最后1架以色列飞机起飞,只有短短的53分钟。

“雷电行动”几乎完全按原先制定好的时间表进行的:7月3日23点01分,袭击部队的一号机降落在恩德培机场。23点05分响起枪声。23点54分,搭载人质的二号机比预定时间提前2分钟离开恩德培机场。接着,三号、四号机相继起飞。肖姆将军乘坐的一号机是7月4日0点30分升空的。4架“大力神”飞机完好无损地飞离乌干达领空。

这次袭击,以色列突击队员炸毁了乌干达的11架米格飞机。另外,还已杀死了45名乌干达士兵。在撤离恩德培机场时,106名人质中有2人中弹死亡,1人尚在被劫持期间就因病住在乌干达医院(后被阿明处决),后来又有1名受伤的人质在返回途中死亡。活着回到以色列的人质为102人。突击队员中只有内特雅鲁中校1人牺牲。

7月4日下午,从沉重打击中清醒过来的乌干达总统阿明接通了以军的一名高级将领的电话,他对以色列的“野蛮行径”破口大骂,但在最后,他却由衷地称赞说:“我作为一名职业军人,认为袭击非常成功,以色列特种部队真他妈的是好样的!”

特种部队作战第一典范:以色列横跨多个敌国突袭乌干达


4日上午10点,由非洲返航的“大力神”编队进入以色列领空,几架以色列鬼怪式战斗机呼啸上前护航。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以色列人已从凌晨3点的特别广播中得知了人质获救的消息。

当满载着胜利的“大力神”机群临近时,以色列全国各地响彻着只会在节日里才吹奏的羊角号声,各种满载人群的车辆驶向本·古里安机场,人们要热烈地欢迎获释的人质和凯旋的突击队员。年轻的国家需要英雄,以色列政府盛赞乔纳圣·内特尼亚胡中校的功绩,追升他为上校。并且为了使子孙后代永远牢记烈士的勇敢精神,以色列政府决定把这次“雷电行动”称为“约纳坦行动”(也称恩德培行动)。

配合摩萨德特工们默默无闻但卓有成效的配合性工作,恩德培机场的闪电袭击和营救人质行动取得了令人惊愕的成功。

由于情报部门和作战突击部队都堪称世界最优,又紧密合作,无缝对接,使得力量相长并整合成更为强大的综合力量——1+1结果远远大于了2,所以营救行动获得空前绝后的成功,多架大型军用运输机超低空飞行跨越多个敌对国,秘密降落恩培德机场,发动雷霆闪电突袭,50分钟完成击毙10名恐怖分子和数十名乌干达军人、压制数百军人、炸毁十余架战机、将百名以上人质转移到运输机上、然后离开机场这一系列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连贯动作。成为截至目前世界特种作战的第一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