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其它國家比如法德俄日等是怎樣進行外語(英語)教育的?

姓之初


總體來說,東亞國家(比如日本,韓國)和中國的英語教育系統類似,過於側重語法和刷題考試,忽略聽力和口語的訓練,所以學生對於英語的理解有偏差,只是把它當做一個學術學科在學,而不是把英語作為一門實用工具。 英語教育比較好的國家有北歐(丹麥,瑞典等),以色列。他們的英語教育是始於聽和說,就是在啟蒙階段讓學生通過感興趣的影音視頻浸泡在語言環境中,從而逐漸習得。 下個階段,才逐漸加入語法。這樣,對於英語的感知和興趣大大強於我們。 我個人覺得英語教育上要向這些國家學習


曉暉Allen


德國從國家到個人,對於英語都是比較重視的。

德國的教育體系比較健全,很多學校都從小學二三年級就把英語作為選修課提供給學生。大多數學生會選修這門課程。作為第二語言,英語相對於德國人還是有些優勢的,英語和德語同屬於日耳曼語族。從這張語言樹圖譜上可以明顯看到,兩者甚至同屬西日耳曼語系。有好多德語詞彙與英語單詞是一樣的,而英語的語法卻比德語簡單。從小學到高中,多數德國人都能很好地接受學校裡的英語教育。到了大學,有些課程是全英文授課的,可想而知,只要是受到過良好教育的德國人,英語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法國人對於自己本國的語言是很驕傲的。因為現代英語的好多詞彙都是從法語中來的,法國人也沒有很強烈的學習英語的動力。從國家層面上,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影視中為了保持自己語言的純潔性,都很少涉及到英語。英語課的開設也較晚,好一點的學校能在三年級左右開始學習,晚一些的甚至有五六年級才開始學習英語。這明顯錯過了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期。每週的學習量也不多,基本是在兩小時以下,即使到高中也是如此。

日本一直以來都不是很重視英語教育。2013年以前,英語課在小學不是必修課,只是在小學五六年級有一些外語活動,沒有系統的教學。2013年以後,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有選修課,到五年級時才作為正式課程。因為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的忽略,導致英語教師人才儲備不足,短時間內日本人的英語水平是不會有很大提高的。日本只有精英階層才會特別認真地學習英語。

就先說這些吧。感謝您的閱讀。初來乍到,特別希望獲得您的關注支持!謝謝!


瞬兒老師


英語課程是全世界學校的必設科目,很多人覺得歐洲大多能說英語,其實不然,他們很多學校英語課不多,但很多孩子則會在課後進語言學校再進修。不一樣的是因為考核方式不同,以及移民國家的特點就是來來往往人多,大家對於英語為通用語很自然,先用母語打個招呼,發現不能說自己的母語,然後英語張口就來了。語言能聽能說就差不多了,至於語法什麼的,授課時會強調,說的時候則不那麼強調,還有一點就是護照的價值不同,中國護照去很多歐美國家工作或移民都有語言要求,而歐盟國家則不需要,所以只要能完成基本日常就足夠了。我看到這裡很多孩子單詞背不來,但說得都很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