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成長故事:漸行漸悟,幸福成長

漸行漸悟,幸福成長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 錢守旺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教師“整個人”的成長與發展。當教師有時需要一個“悟”的過程。正像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說得那樣:“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30多年來,我始終帶著一種“學習的心態”,一種“研究的心態”不斷追逐自己的教育夢想。

一、把別人的智慧借過來

學習的最佳途徑就是向最棒的人學,站在高人的肩膀上我們才能走得更快,才能走得更遠。我家裡的教育藏書可以抵得上很多學校的圖書館,每年花在購書上的錢均在5000元以上。每天收穫一點,每天就能進步一點點,時間長了自己的底氣就足了,看問題的角度也會發生變化,對數學教育的理解就會更加有深度。

學習成了我工作的常態,閒暇之餘看上幾頁書成了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我每次外出講學,一定隨身攜帶兩本書,一個來回,基本上也就看完了,我的很多書都是這樣“擠時間”看下來的。

我參加過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參加過國際數學教育大會,世界華人數學教育大會,到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高校進行過短期學習,現在也經常在網上觀看專家的視頻和特級教師的教學錄像,我還自己花2980元在“終身學習網”購買了價值2980元的VIP卡,很多企業界的大咖都成了我跨界學習的對象。

二、把看懂的東西做出來

對多數教師而言,當教師是一輩子的事。一輩子幹一件事,需要絕對的耐心和勇氣。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就能夠獲得工作的樂趣,消除職業的倦怠感,找到成功的感覺。多年來,我始終帶著一種“研究的心態”來工作, 30多年來,我主持參加了3個國家級課題的研究,4個省級課題的研究,5個市級課題的研究。

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我明確提出了自己的學科宣言:找尋兒童數學,打造動感課堂。提出了打造“對話—分享”式動感課堂的教學主張,提出了“動感課堂為您的教學精準導航”的服務理念,提煉除了“十句導航語”,五組“動感課堂DNA”,24個課堂教學實施策略。讓老師們上課有目標、備課有抓手,行動有策略。

我所說的“對話”包括:與媒介對話、與同伴對話、與教師對話。我所說的“分享”包括:分享個人理解、分享經驗教訓、分享情感體驗。我所說的“動感課堂”主要指“五動”:手動、口動、腦動、心動、情動。所謂“手動、口動”就是學生行為上要參與,所謂“腦動”就是學生思維上要參與,所謂“心動、情動”就是學生情感上要參與。也就是學生的課堂學習應該是“深度學習”,應該是一種被“捲入”的狀態。為了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概括出教師行動十字方針:沉默、示弱、等待、放手、激勵。學生行動十字方針:對話、分享、反思、內化、應用。

從2002年到現在,經我指導過的老師一共有8人次獲得全國教學比賽一等獎,45人次獲得北京市和海淀區教學比賽一等獎。我本人先後在全國各地上公開課600節次,作報告600多場,我本人也被教育部聘為教育部“國培專家”,“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項目授課專家。

三、把研究的成果寫出來

30年來,我一直行走在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之間,一直在求索,一直在努力。僅在2007--2017年這幾年間,我參與編寫的教育著作就有二十幾本。《特級教師的特別建議》、《名師課堂教學機智談》、《名師備課經驗》《名師作業設計經驗談》、《名師同步教學設計》(1-6年級)、《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新課程名師精彩課堂實錄》、《新課程怎樣才能教得精彩》、《走近錢守旺--感受數學課堂的魅力》(第二版)、《錢守旺的小學數學教學主張》、《教好小學數學並不難》、《打造動感課堂的66個細節》等。這些教育專著對一線教師具有非常強的指導意義。

《教好小學數學並不難》是我的第三本個人專著,是時任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任總顧問的基礎教育新銳名師堂叢書中的第一本,2012年11月第一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12年11月第一次印刷,2014年7月第2次印刷,2015年6月第三次印刷,2017年3月第四次印刷。本書在噹噹網好評率達到了99.7%,有讀者在噹噹網的留言中這樣寫道:真的是一本非常難得的高水平的好書,一線數學教師的好幫手,獲益很多,值得推薦。透過紙背能感受到錢老師那種大愛、無私的精神。好好研讀,應用於實踐,能使一線教師少走很多彎路。

《打造動感課堂的66個細節》是我的四本專著,是我指導動感課堂實驗學校教師在課堂裡精耕細作的結果。

四、把成功的經驗傳出去

自2001年課程改革以來,我在全國各地先後所作的報告有:《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樹立的六種意識》、《構建有效的數學課堂》、《新課程怎樣才能教得精彩》《新課程背景下的三個讀懂》、《新課程背景下的五個讀懂》、《數學課如何才能上得有後勁》、《如何構建有深度的數學課堂》、《從“雙基”到“四基”,你準備好了嗎?》、《落實標準的行動策略——我的20個課堂教學主張》、《打造“動感課堂”的24個策略》、《發現動感課堂的DNA》、《聚焦核心素養,打造動感課堂》、《聚焦核心素養,培養有靈氣的學生》等。單從這些報告的題目老師們就可以看到我的研究在不斷深入,而且越來越系統化和條理化。2018年我的研究成果被第三屆華人數學教育大會專家組選中,在華東師範大學作了題為“動感課堂:讓師生生命有質感——‘對話—分享’式動感課堂教與學策略研究”,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中科院專家評價我的研究是立足“五度”搞教改。向哲學要高度,數學教學要教會學生建立數學思維;向史學要深度,借鑑著名教育家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形態;向相關學科要寬度,應用心理學的感官協同定律,實現數學教學最優化;向新型學科要新度,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多元性和交互性;向專業學科要精度,針對小學生正處於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階段的特點,教師注重培養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問題能力,教會學生學習。

作為教育部國培專家,我先後到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遼寧教育學院、東北師範大學、成都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國培班為學員們上課並作報告。

我一共錄製了三個教學專輯,我的很多錄像課老師們已經放到了互聯網上,只要在百度裡隨便一搜索,就可以找到我的眾多教學錄像和專題報告,這些資源對於提高老師們日常教學質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廣西教育編輯室主任歐金昌在《廣西教育》2015年第4期名師速寫欄目以《感受數學的魅力——記特級教師錢守旺的數學教學》對我的教學風格進行了全面介紹。

從2012年起,我作為首批志願者參加了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舉辦的“愛飛翔·鄉村教育項目”,今年已經是第7次為鄉村教師現場授課,我的課連續六年都被評為“最受學員歡迎的課程”。現在我也是“馬雲基金會”的特聘專家。

為了推廣我的“動感課堂”,我專門開設了“錢守旺動感課堂服務平臺”(微信號dgkt2014),每天都為老師們推送教改信息,使老師們足不出戶就能第一時間瞭解到最前沿的教改信息。

作為課程室副主任,我對課程室工作重新定位,提出了課程室要扮演的六種角色:導航儀、播種機、助推器、孵化園、收割機、中轉站。組織帶領課程室這隻年輕的高學歷團隊紮實開展課程研究,組織了多場課程領導力培訓,開展系列課程展示活動,幫助學校梳理提煉辦學經驗,使朝陽區的課程改革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課程室的微信公眾號“未來課程”(微信號wlkc2015)每個工作日下午六點準時更新,在全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粉絲越越多,關注度越來越高,此公眾號榮獲“2017年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系統‘微影響.正青春’青年集體及個人微信公眾號.微博號大賽”最具教育特色獎。

我2008年、2012年兩次被聘為海淀中心學區名師工作室專家;2008年我被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聘為“希望工程全國教師培訓義務講學團特約講師”;2009年被首都師範大學聘為特級教師工作中心兼職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010年被北京教育學院聘為北京市中小學教師帶薪脫產培訓項目小學數學學科指導教師;2014年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聘為授課專家,教育教學指導專家;2018年成為朝陽區第六批“特級教師工作室”主持人。

由於業績突出,我被評為 “全國優秀教師”。2009年我被中共海淀區人民政府和海淀區教委授予“海淀區優秀教師”稱號,併成為海淀區隆重表彰的五位為海淀區做出突出貢獻的特級教師之一,我的事蹟材料還被刊登在了《中國教育報》上。

最後我想說,教育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情懷。教師的幸福就散落在日常的生活、工作當中。真心希望通過自己的改變,促進課堂教學的改變,進而讓我們的教室裡再多幾個幸福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