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生的正向激勵的方式活動有哪些?

愛豆437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們在教育管理學生中往往督促監管的多,正向激勵的少。

我分管學校教育教學工作9年,最大的體會就是:觀念指導方向,格局決定結局。

以往,我們在教育管理學生中採取最多的方式就是監管,甚至是圍追堵截,盯死看牢。實際上,人盯人的管理是最笨的管理,也是最低級的管理。限制本身就是最大的誘惑。堵的結果往往漏洞百出。

我們推行德育教育改革最根本,最關鍵的理念就是變督促監管為激勵引導。我們強調的是,一定要讓老師們扛著旗幟走到學生前面,不要拿著鞭子站在學生後面。

大集會站隊時,我們要求班主任著正裝站在學生前面與排頭學生齊平。就有老師擔憂,我們如果站在前面,後面學生搗亂、說話怎麼辦?事實給了這些有擔憂老師最強的回應,學生看見老師衣帽整齊,精神抖擻,意氣奮發的站在前面,不但沒有搗亂反而比平常站得更好。

這就是榜樣的作用,正向激勵的作用,引導示範的作用。

(表彰典禮現場)

後來,我們在學生管理中的主導思想和主要做法都是正向激勵,正面引導。

一、榜樣引領,示範帶動

讓校園時時有榜樣,處處有榜樣,事事有榜樣。我們把校園、教室、樓道、寢室、食堂、綠茵道、廊亭等地方原來掛的硬標全部替換成各方面表現優秀學生的生活照、陽光笑臉,並附上學生個人的格言,目標,學校統一製作,統一佈置。讓學生看到的優秀、先進、模範都是身邊能看得到,摸得著的同學。一方面對受激勵同學是更大的激勵,另一方面對其他學生是一種引導。

(表彰典禮現場)

二、激勵短平快,激勵不欠賬

我們的提法是:激勵無小事,事事皆激勵;激勵不欠賬,時時要激勵。發現一個學生在校園主動撿拾垃圾,廣播上馬上就進行表揚。發現哪些班級紀律、衛生、學風較好,就把通報表揚發到該班,同時,上傳到教師工作群,擴大宣傳面和知曉率。發現哪些班帶隊秩序好,出操表現好,班容班貌好,用餐排隊好,讀書氛圍濃等等,當天就利用大集會、廣播電視網、櫥窗、展示欄等進行多渠道通報表揚。

我們的提法是,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每天大課間活動結束後,都有一個簡短的評價、總結和激勵誘導,已經形成一種常態。

(表彰典禮現場)

三、多層面示範,立體化激勵

我們的主導思想是,凡是有學生的地方就有先進和榜樣。全校要有一大批優秀學生代表,年級要有年級的榜樣學生,班級要有班級的榜樣學生,各學科要有本學科的榜樣學生,各宿舍要有先進典型。每週各班評選“周星”,每月年級評選“月星”,每學期學校評選“校園之星”。評選出來的星級學生在班內、校園櫥窗進行展示。

(表彰典禮現場,前任學校留影)

四、活動推動,機制保障

開展星級學生評選活動。我們的星級學生評選活動已形成一種制度和常態。每週每班評選2名“本週之星”,在班級光榮榜內展示。每月各年級從推舉的每週之星中評選10-15名“每月之星”,進行全校表彰,在學校櫥窗欄展示。每學年學校組織一次“校園之星”大選活動。將候選人笑臉照、簡介,製作成大型噴繪在校園展出一個月,讓全校學生學習瞭解這些候選人。展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榜樣引領的過程。然後,再進行全校大選。學生參與評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習榜樣的過程。

(表彰典禮現場)

每學年公開評選一次“感動校園十大人物”“美德少年”“十大學星”(分年級評選,不僅僅看成績,還有思想表現)“最美教師”“教改先鋒”“優秀志願者”等等。

每年度組織一次大型的表彰典禮。全校師生、家長共同參,邀請媒體參與報道。搭建領獎臺,掛條幅,拉綵帶,擺鮮花,鋪設紅地毯。所有受獎的師生掛綬帶,捧鮮花,走過紅地毯,走上領獎臺。其中,受獎學生由家長牽著手,一起走過紅地毯,走上領獎臺。凡重大表彰項目,比如:十大學星、校園之星、最美教師、美德少年等一律致授獎詞。表彰結束後,學校組織好後續的宣傳報道,先進人物在校園電視臺、廣播網、微信公眾號、櫥窗欄等媒介上分批推出。另外,將所有受表彰師生的照片在校園顯著位置展出。這本身就是榜樣示範和引領的過程。

(表彰典禮現場,前任學校留影)

我的感受是,管理教育學生正向激勵所帶來的良好效應遠比傳統管理方式大得多得多。這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個趨勢和走向。

題主問:正向激勵有什麼好的方式和活動?我覺得好的方式和活動有很多,這方式和活動對學生的激勵鞭策也是很有效的。但正向激勵更應該是一個教育理念轉變,教育策略轉變的一個系統工程。

不知道我的回答對您是否有幫助?歡迎留言、私信,一起交流!


趙廣宇教育漫談,與您一起分享不一樣的教育生活!


教育探微


對學生的激勵,不是一句“你真棒。”特別是高年級孩子,一句簡單的“你真棒”,不如將孩子過去的表現,和現在表現形成對比,讓孩子自己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裡有提高、哪裡棒了,也就是講孩子的表現給具體化。

適時地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出答案來,老師和家長只起一個引導作用,這樣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會有很大的觸動,慢慢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發揮他的自主意識。

給予學生物質性的小獎勵,比如,印章、本子、筆等等,但不是經常性的,表揚學生在學習或者勞動或者班級管理中的良好表現。

給孩子發喜報,這個是給家長看的,領到喜報的孩子會受到老師、同學、家長三方面的表揚和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