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說實話,啟功先生書法,在現代書壇都算得上一流大師嗎?

覓夜店


最近有朋友問我:

在中國書法史上,客觀的來講,啟功先生的書法是不是能夠算得上一流的法大家?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中國近現代書法史上書法寫得比較好的書法家還是比較多的,啟功算得上是一位比較有名氣的書法家,也是公認的書法大師,而他之所以能夠稱得上是書法大師,就是因為他不僅僅只會寫書法,在其他的藝術領域,比如說詩詞,繪畫鑑定等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因此人們才稱他是大師。

我們稱呼一個人是大師,或者說稱呼一個人是天才,其標準就在於這個人,他不僅擁有我們所認為的一個書法大師應該有的藝術造詣,而且他還有其他領域方面的成就,也就是說,它不僅要在某一個學科深入的鑽研下去,而且還要有博學的知識和廣闊的眼界,既廣博而又能夠深刻,既有長遠的思維,能夠兼顧到深入的思考。

現當代著名的文學史家教育家錢群理先生就認為,當代的知識分子其實就缺少了上一代知識分子的那種大氣和廣闊的視野思維,當下的知識分子往往在某一個領域精通有餘,但是大氣不足,他們沒有我們通常所說的自成體系的通識,這一點是他們的缺憾。

而我們縱觀中國書法史上的知識分子,他們都是博覽通今的天才,比如說蘇軾,趙孟頫、董其昌等人,他們都是全才式的人物,他們不僅在書法領域有較高的成績,而且在繪畫,音樂,美術以及藝術理論方面都有較高的建樹,而之所以他們能夠稱之為大師,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成就是非常多的,是廣博的。

啟功其實就是這樣的一位學者,據說曾經他在學習書法之前,曾經學過繪畫,他一開始是對繪畫感興趣的,但是他在學繪畫的時候,他的老師對他說,你畫的確實是不錯,但是你最後不要在上面落款,因為你的字會毀了這張畫。

後來他覺得老師其實在嘲弄她,也就是說,他的字不好,由此自尊心受到了打擊,於是開始嘗試去學習書法,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而他自己在藝術鑑賞方面的能力跟他的繪畫能力也是有關聯的,因此他不僅在書法領域有非常高的技巧,在國畫鑑賞以及文學和詩詞方面都有較高的成就。他的書法,真正體現出了當代書法家所缺乏的一種文人精神和文人氣派。

所以啟功是當之無愧的書法家。


松風閣書法日講


說起啟功先生,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我在學校聽到這樣的故事,焦作師範專科學校的前身是焦作教育學院。當時我也在學校工作,我們的院長是王同敬,教育學院剛成立時,王院長說準備請他的北師大老校長啟功先生給寫個校名。

於是王院長就給啟功先生寫了封信讓他給學校寫個字。信寄走不久,啟功先生就回信了,可大家打開信一看,愣住了,白紙一張,一個字也沒有。大家想是不是啟老先生不願寫呀,大家都在嘆息。

我知道了,王院長突然喊了起來,啟功先生已經為我們寫好了。王院長指著信封上的字讓大家看,果然收信人寫的是:焦作教育學院,這幾個精幹灑脫。大家豁然開朗,原來啟功老先生了幽默了一把。後來我們用投影將信封上的字放大,做了校牌。學校最早的校刊“教學相長”也用的是啟功的字。故事真假我沒考證,不管是哪一種形式,但校名確實是啟功先生寫的。

啟功確實是我著名的書法大家。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啟功先生的字,修長,清瘦,字體也很有靈性,也有一點書生氣。至於說啟功老師的字體,他也是集合了書法各家所長,獨自創立的啟功體,可以說是有繼承,有發展。

說實話,一開始我也看不懂他的字,不是太喜歡他的字,但後來感覺越看他的字越有味道,是那麼清瘦、剛勁、飄逸。

有人總結啟功字的特點是瘦長硬朗,符合中國人“書貴瘦硬方通神”的審美思想。更有人將他的字與宋徽宗的瘦金體相比。可啟功的字表面看起來雖然瘦硬,瘦而不枯,剛中帶柔,秀逸灑脫。


D東哥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還真有點忐忑不安,真的可以說實話嗎?好吧,拼了,不管了,實話實說,現代書壇我唯一認真臨摹過一個人的書法,對他的書法痴迷已久,就覺得能達到他的十分之一水平就心滿意足了,他出版的字帖基本上我都買來沒事就看,專門買了一本他的書法字典,寫不好的字就去翻看他的書法字典,找他的字臨摹,這個人就是啟功。

啟功先生二十幾歲時的手稿

這可能就屬於對脾氣吧,我喜歡啟功先生的字,就是因為喜歡他的字,沒有任何外在的東西,不是因為他是書協主席,也不是因為什麼光環。雖然很多人也在噴啟功先生的書法這不好,那不好,但迄今為止,還沒見到一個比他好的。

但是請不要說他是“大師”,現在“大師”都快成貶義詞了,他是一個真正的文人。啟功先生早期隨著名史學家陳垣先生學習涉足學術流別與考證之學。一生主要從事教育事業,專門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美術史、中國曆代散文、歷代詩選和唐宋詞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在中國古典文學教學與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人才。晚年為報答老師陳垣先生的教誨,把出售字畫所得的200餘萬元全部拿出來,設立了勵耘獎學金。

啟功先生20-30歲時期的手稿

他在中國古書畫鑑定方面極具權威,他是故宮博物院書畫鑑定七人小組成員之一,晚年擔任九三學社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創會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

這麼多的頭銜,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家,他說自己就是個教書的。對待普通群眾平易近人,對待某些權貴卻又有文人的風骨。所以他的書法真的與他的為人很像,是真正的文人書法。因為喜歡他的書法的人很多,於是市面上出現了眾多山寨版的啟功書法,有人請教他如何分辨,啟功先生卻說:“寫的好的都是假的,寫的不好的是真的”。

他的書法早期學習趙孟頫和董其昌的字,中年學習歐陽詢的,晚年愛上了柳公權的書法,他在一首論書詩中這樣說:“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芳”。先生一生臨池不綴,與人寫信幾乎全部都是毛筆小楷,硬筆字幾乎很少能看到。

啟功先生的書法具有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被稱為“啟體”。書法界評論道:“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


翰墨今香


現代書壇,以1949以後在世書家作為對比,啟功先生應介於二、三流之間吧。

以下是我的個人排序,個別人物肯定有爭議,大概上沒問題。啟功應屬於現代三流吧。

一流:黃賓虹、沈尹默、白蕉、來楚生、林散之、遊壽,等等。

二流:沙孟海、陸維釗、高二適、郭沫若、陶博吾、徐無聞、蕭嫻,等等。

三流:舒同、啟功、趙樸初,等等。

啟功書法,優點是有舊式文人的書卷氣,有貴氣,缺點也很明顯,與其結體黃金律、師筆不師刀之類的書學偏見有關,千字一面,用筆單一,很多過長的筆畫細弱草率。尤其難以接受的,是啟功連基本的避讓意識也沒有,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常常上字戳破下字,如下圖“都”與“得”,“斷”與“夢”。

至於更深層次的批評,就不說了。



反倒是啟功的學生魏啟後,相當出色,超出啟功很多,有大師氣象。魏啟後的優點,對應的就是啟功的缺點。

識者自鑑。


向金港的象


個人意見是當之無愧啊。書法要能稱得上大師,一定是能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即所謂求變,曹寶麟先生說過歷史上很多書家都是厚積薄發,到晚年才形成強烈個人風格。啟功先生能留下“啟功體”這一書體,足以稱一聲大師。

歷史上能冠以某體的書家大多是在書法史上留名青史的人物,現代書壇來說,能走出這一步的太難,要不就是始終擺脫不了前人的影子,要不就是一步步行差踏錯,一味求變,反而落入醜書的窠臼,難以真正登堂入室,稱一聲大師。

我個人十分喜歡啟功其人其字,而且喜歡上寫字也是因為以前同學送的一本啟功先生關門弟子陳啟智的鋼筆字帖,我只寫鋼筆,也沒正經下功夫練,一曝十寒,今年在頭條註冊了帳號也是想督促自已多練字少打遊戲[捂臉],希望跟頭條同好一起習字,一起進步。

附一張爛字。




小倪寫字


啟功之後,五十年無人超越。

啟功之前,還是有很多人在啟功之上的。

啟功先生德被當世,使人敬仰。

啟功先生字如其人,剛正高潔,挺拔仁恕。

啟功先生一生浸淫書法國畫,不肯做“書奴”。啟功體就是他區別於芸芸書者。

有“我體”者,必為大師。有人一輩子都沒有自己的字體,如康有為、譚延闓、梁啟超、華世奎等。

啟功先生的弊病有二。一,我執太強悍。如下圖,石,名,啟,口的造型沒有變化,習氣太重。二,字打架。如淨澗二字,草山二字無迎讓。



urna風之度0


啟功老師的字功我看了一下:很秀氣,一流不敢評,但只能說別具一格吧?功老的知識閱歷倒還是不錯的。因為之前看了許多書法家的筆鋒,我還是喜歡王羲之類似的書法。下面的一副字,是我的小侄子寫的↓



馮末英


啟功先生書法,在現代書壇當然算得上一流大師了!他的人品更配的上是一代大師!

啟功生於1912年是滿族皇室後裔,他的祖上是雍正的第五子弘晝,先生於2005年於北京與世長辭。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書畫鑑定專家,曾任輔仁大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故宮博物院專家、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書法家協會主席等,他擅長於古典文學、古文字學的研究。年輕時曾他長期在故宮博物院工作,從小酷愛書畫,最終成為了我國現代著名的書法大家。

本人喜愛啟功先生的書法風格,字體方正剛勁有力。先生在文學方面可謂多才多藝曾經在詩、書、畫上都很有造詣。而且,先生在學術方面也頗有建樹,尤其在古典文學、語言文字學、佛學、敦煌學、文物鑑定學都有巨大有成就。先生自己所著《啟功全集》前十卷是詩詞創作、講學口述歷史、書信日記等,後十卷是他的書畫作品,含有冊頁、成扇、橫幅、立軸、臨寫、手卷等作品。可見啟功先生一生的博學大才。

還有最令我敬仰的是啟功先生的德馨,先生的作品我不敢枉言,但先生的人格魅力讓人佩服、人品絕對是一流的!以前,在先生的自述中看到他自我總結的7個忌諱“1.皇威2.挾貴3.挾長4.護短5.尊賢6.遠害7.容眾”,由此可見先生高尚的品德。老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簡樸,即是被聘請為第一批博士生導師時,也能保持一片心寧,從沒放在心上,還經常自嘲是“撥倒”,平時生活樸素簡單老北京炸醬麵最好,但是先生在幫助他人從不吝嗇,一生所幫助過的貧困學生很多,為設立“勵耘獎學助學會”也貢獻巨大!




金銘志


一提啟功恐怕藝術界及藝術愛好者無人不曉,然而,眾人對他及作品褒貶不一,有的則隨幫唱影、跟著瞎起鬨,糟踐什麼的都有,有人說啟功的字看了也不怎麼樣,有人說他頭上的一堆頭銜、封號純粹徒有虛名!說這話的,是對啟功不瞭解,其實啟老對他的一些封號一向不承認、看的也很淡,都是出於工作需要,啟功先生唯獨對學問孜孜以求、耕耘不輟。

至於啟功的字有很多本身就不是出自啟功之手的臨摹贗品,摹卷有優有劣,看客鑑賞水平也高低不同,再說了,啟功一生再筆耕不倦,作品也是有限,絕大部分已被館藏及名家、大咖收藏,你再到全國各地古玩市場走走看看,啟功的字卻到處都有,不管寫的咋樣,看落款啟功二字寫的都很象,有的以次充好,有的以假亂真,這種跨界亂象不能不對啟功名譽和聲譽造成惡劣影響!

啟功先生頭上的當代中國著名書畫家、國學大師、鑑定家、詩人、紅學家、等等一系列耀眼眩目的桂冠,可不是浪得虛名,那是老先生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學習、奮鬥、總結、積累得來的。在當代書壇影響力無人能出其右,如果說啟功先生不是大師就再沒有大師了。

拿出啟功先生的《蘭亭序》展示給大家看看,那字寫的飄逸俊朗,挺拔靈動,既有王羲之的遺風,又有啟老的發揮、總結而形成的特點,自成一家,不用看款,只看內容就可以斷定出自大家之手。








雲一朵


如果啟功先生在當代書壇只算二流大師,哪當代書壇就沒有一流大師!

啟功書法

不吹不黑,啟功先生的字自成一派,寫的苗條、絹秀,靚得就像一個婀娜多姿的美少女。我不知道應該將啟功先生的書法歸於哪種體。大凡自成一體的人都以自己的姓氏為體,譬如毛體、舒體等等;由此推論,啟功的字就是啟體了?當然,說個“啟體”,許多人都要見笑,其實連我自己也發笑。我拿啟功的字與古代一些書法大家比較了一下,感覺與宋徽宗的字體風格頗為相近,牽強一點說,就叫瘦金體好了。



宋徽宗書法

不過這一比不打緊,我發現了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宋徽宗的瘦金體那是真的叫瘦,每一筆、每一劃都瘦的像綁鋼筋的22#扎絲,剛勁是剛勁,但缺少了毛筆字的圓潤、豐滿、筆劃富於變化的特色,多少給人留下些許生硬的印象;而啟功的瘦金體卻不然,雖總體看似偏瘦型,但粗細有度、運筆靈巧、筆劃變化豐富;一句話:該粗的粗,該細的細,就像一個凸凹有致的俏佳人,讓人心頭一顫:哇噻——還是啟功的瘦金體漂亮!

當然囉,要是將啟功先生與古代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著名書法大家來比,那又另當別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