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業一直髮展不好?

_玖玖喵咪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深感疑惑,甚至揪心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對“三農”問題越來越重視,出臺了一系列保護耕地面積,鼓勵農業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如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補貼糧食種植,目的就是鼓勵農村和農民重視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種植的積極性,廣大農民享受到種植土地的便利性,也從中得到了很大實惠,農民不用再交“皇糧”,還可以得到國家給予的糧食補貼,以及種子化肥的支農補助,農民享受到了千百年來農民從未享受過的崇高地位和支持。
同時,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農村,特別是平原地區的農村,現在已實現了過去渴望的機械化,糧棉油都實現了增產增收。對於廣大農民來說,這是夢以求的。

但是,殘酷的現實是,農民對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越來越低,甚至出現土地撂荒的情況。

是什麼造成了目前這種窘況呢?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1.農產品價格過低。一斤小麥1.1元,換不到一瓶礦泉水,令人寒心!

2.土地種植收入過少。單就種糧食而言,兩年三季,半季小麥一季玉米,年收入兩千元左右,根本無法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甚至趕不上出外打工一個月掙得多,農民沒有種地的積極性。

3.隨著各種黑科技的侵入,耕地過量投入了化肥農藥,土地“中毒”現象嚴重,傳統種植生態被嚴重破壞,相對土地收入已達極限。

如此等等,嚴重挫傷了農業業生產的積極性,阻礙著農業的發展。


那麼未來農業發展的出路在哪裡呢?

農業生產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因此必須引起足夠重視,這也是國家重視“三農”的根本原因。

同時,土地流轉,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之路,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將土地交給農業專家去經營管理,深挖農業潛力,生態化發展,將可使農業生產充滿後勁,實現土地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同時,跟隨國家戰略步伐,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國家的長足發展奠定基礎。


關注鄉村滋味,趣聊農家話題。


鄉村滋味


不是農業發展不好,是我工業發展失衡。農民,僅僅靠種田,今天的社會,真的艱難,只有背井離鄉的去沿海工業發達之地打工,家裡無勞動力去耕種。這是現狀。只有全國一盤棋,合理的工業佈局,讓廣大農民就近務工,一掙到錢,二,農忙回村務農。只有這樣,農村田地才有望不荒,糧食是重器,開不得半點玩笑。


用戶2107691599958


我個人認為農業發展不好就是土地承包制抑制著農業發展不起來,因為土地承包以後,人的思想發生了根本變化,思想統一不到一條道路,各有各的理,抑制著農村農業發展,實現不了農業機械化就是我們最大的痛處,所以說要農業發展起來必須把土地集中起來讓集體統一管理科學種植科技創新提高糧食產量,不然談農業發展是一句空話。


小兵9402603276173


最主要的原因如下:

1.中國是農業大國、地少人多、靠耕地養家餬口的家庭不少。

2.重工輕農,因“糧貴傷民”而對農產品價格“宏觀調控”大量進口糧食,導致農業“風險大、利潤小”的“險利不均”就形成了“後繼無人”。

3.重商抑農,工業產品不限價,農業投入成本過高,糧食價高就成了惡性商業交易!

4.合作社發展趨向,“扶大不扶小”急功近利的政策“規模量產、小量零售”自產自銷……電商零售。

(純屬個人觀點,謹供參考)


新型農產品經紀人


農業路子不對頭,碎片土地怎樣發展農業,科技發展帶動生產力,機,械化時代,不遠將來還是機器人代提了農業發展,土地必須集中,走集體化經營,減少不必要矛盾,還提高人思想品之,加快小康生活。


遊四方73


糧價這麼低`種地賠錢`農民流漢賠錢、不給農民實際丶能保住耕地`要是淨喊口號就能保住耕地就成天喊吧`什麼重識三農`


用戶57827078440


不能說農業一直髮展不好,只能說,相對於我國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來說,農業明顯的落後了。

這種狀況的出現,有兩方面的原因。

從外部環境來說,我國的農業技術,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都落後於先進國家。

從內部來說,受制於社會發展水平,我國的農業發展事實上處於小農經濟的時代。


謝洪波沔陽


我們的農業一直在發展,而且發展得很快。只不過我國的國民經濟結構變化了,農業在國民經濟結構裡變得愈來愈小,傳統的農業生產率低下,農業人口太多,這一矛盾就突出來了。再加上人們的視野開闊了,認識到的東西多了,和發達國家一比較就落後了,所以認為我國的農業發展不好。

認識到這一點是好事,知恥而後勇。[贊][贊][贊]


用戶6341768444149


因為國家沒有把發力點定在農村農業上。雖然一直也在發展,所以發展慢。如果象房地產業也與各級各部門的政績掛鉤。來衡量的話。農村農民農業肯定會發展的更加美好!我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的。


用戶6880557545989


什麼叫發展的好,有標準嗎?說出來聽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