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民國時期山東的行政區劃

清代,全省設濟東泰武臨、充沂曹濟、登萊青膠3道。1913年2月改置岱北(治所、轄境與1914年6月所置濟南道同)、岱南(治滋陽,今山東充州市。轄縣與1914年6月所置濟寧道同)、濟西(治所、轄縣與1914年6月所置東臨道同)、膠東(治所、轄縣與1914年6月所置膠東道同)4道。1914年6月按各道原轄區置濟南、濟寧、東臨、膠東4道,轄107縣。1928年廢道。簡稱 “魯”。


滄海桑田------民國時期山東的行政區劃

民國山東政區圖


1925年10月,山東督辦兼省長張宗昌曾擅自下令,將濟南、濟寧、東臨、膠東4道改建為濟南、東昌、泰安、武定、德臨、淄青、萊膠、東海、充濟、琅、曹濮11道。但未經當時北京政府同意與批准。


滄海桑田------民國時期山東的行政區劃

張宗昌


省會:歷城縣,即今山東濟南市。(1928年5月一1929年5月在泰安縣,即今山東泰安市)


滄海桑田------民國時期山東的行政區劃

舊時山東貨幣


濟南道


滄海桑田------民國時期山東的行政區劃


原稱岱北道,1914年6月改名。治歷城縣(今山東濟南市),轄27縣。

1.歷城縣 本舊濟南府附廓首縣,1913年2月裁府留縣。治濟南城(今山東濟南市城區)。

縣佐:中公集即今山東濟南市南仲宮。

2.章丘縣 治章丘[今山東章丘市駐地明水鎮西北繡惠鎮(舊章丘)]。

3.鄒平縣 治所即今山東鄒平縣駐地鄒平鎮。

4.淄川縣 治淄川(今山東淄博市駐地張店區西南淄川區)。

5.長山縣 治長山(今山東鄒平縣駐地鄒平鎮東長山)。

6.新城縣 治新城(今山東桓臺縣駐地索鎮西桓城)。1914年1月改名耏水縣。

耏水縣原名新城縣,因與吉林、直隸、江西、浙江、貴州5省縣名重複,1913年1月改名。因縣境烏河即古耏水為名。治新城(今山東桓臺縣駐地索鎮西桓城),1914年1月改名桓臺縣。

桓臺縣原名耏水縣,1914年1月改名。光緒《山東通志》卷三十四:“桓臺在縣署東。相傳齊桓公嘗駐於此。又名驛馬臺,今呼為戲馬臺。”治新城(今山東桓臺縣駐地索鎮西桓城)。

縣佐:張店即今山東淄博市駐地張店區。

7.齊河縣 治齊河(今山東齊河縣駐地晏城鎮南舊齊河)。

8.齊東縣 治齊東(今山東鄒平縣駐地鄒平鎮西北麻姑堂)。

縣佐:長福鎮在今山東鄒平縣駐地鄒平鎮西北。

9.濟陽縣 治所即今山東濟陽縣駐地濟陽鎮。

10.長清縣 治所即今山東長清縣駐地城關鎮。

11.泰安縣本舊泰安府附廓首縣,1913年2月裁府留縣。治泰安城(今山東泰安市城區)。

縣佐:婁德鎮即今山東新泰市駐地城關鎮西樓德。

12.新泰縣 治所即今山東新泰市駐地城關鎮。

13.萊蕪縣 治所即今山東萊蕪市駐地城關鎮。

14.肥城縣 治老城(今山東肥城市駐地新城鎮北老城)。

15.惠民縣本舊武定府附廓首縣,1913年2月裁府留縣。治所即今山東惠民縣駐地惠民鎮。

16.陽信縣 治所即今山東陽信縣駐地陽信鎮。

17.海豐縣 治海豐(今山東無棣縣駐地無棣鎮)。1914年1月改名無棣縣。

無棣縣原名海豐縣,因與廣東省縣名重複,1914年1月改名。採用古名。《元和郡縣誌》卷十八:無棣縣“以南臨無棣溝,因以為名。”治所即今山東無棣縣駐地無棣鎮。

18.濱縣本舊濱州,1913年2月廢州改縣。治濱州(今山東濱州市駐地北鎮西北濱城)。

縣佐:北鎮即今山東濱州市駐地北鎮。

19.利津縣 治所即今山東利津縣駐地利津鎮。

20.樂陵縣 治所即今山東樂陵市駐地城關鎮。

縣佐:舊縣鎮即今河北鹽山縣駐地鹽山鎮西南舊縣。

21.沾化縣 治沾化(今山東沾化縣駐地富國鎮西古城鎮)。

22.蒲臺縣 治蒲臺(今山東濱州市駐地北鎮南蒲城)。

23.商河縣 治所即今山東商河縣駐地商河鎮。

24.青城縣 治青城(今山東高青縣駐地田鎮西青城)。

25.博興縣 治所即今山東博興縣駐地博興鎮。

縣佐:博昌鎮在今山東博興縣駐地博興鎮東南。

26.高苑縣治高苑(今山東高青縣駐地田鎮東南高城)。

27.博山縣治博山(今山東淄博市駐地張店區西南博山區)。

濟寧道


滄海桑田------民國時期山東的行政區劃

登泰山小天下、登東山而小魯


原稱岱南道,1914年6月改名。治濟寧縣(今山東濟寧市),轄25縣。

1.濟寧縣本舊濟寧直隸州,1913年2月廢州改縣。治濟寧城(今山東濟寧市城區)。

2.滋陽縣本舊兗州府附廓首縣,1913年2月裁府留縣。治所即今山東充州市駐地城關鎮。

3.曲阜縣 治所即今山東曲阜市駐地城關鎮。

4.寧陽縣 治所即今山東寧陽縣駐地寧陽鎮。

5.鄒縣治 所即今山東鄒城市駐地城關鎮。

6.滕縣 治所即今山東滕州市駐地城關鎮。

縣佐:臨城即今山東棗莊市駐地棗莊西薛城區。

7.泗水縣 治所即今山東泗水縣駐地泗水鎮。

8.汶上縣 治所即今山東汶上縣駐地汶上鎮。

9.嶧縣 治嶧縣城(今山東棗莊市駐地棗莊南嶧城區)。

縣佐:北莊集即今山東棗莊市駐地棗莊東北北莊。

10.金鄉縣 治所即今山東金鄉縣駐地金鄉鎮。

11.嘉祥縣 治所即今山東嘉樣縣駐地嘉祥鎮。

12.魚臺縣 治董家店(今山東魚臺縣駐地谷亭鎮西南魚城)。

縣佐:古村即今山東魚臺縣駐地谷亭鎮西舊城。

13.蘭山縣本舊沂州府附廓首縣,1913年2月裁府留縣。治沂州城(今山東臨沂市城區),1914年6月改名臨沂縣。

臨沂縣原名蘭山縣,因與甘肅省蘭山道重複,1914年6月改名。復古臨沂縣名。《元和郡縣誌》卷十一:臨沂縣“東臨沂水,故名之”。治沂州城(今山東臨沂市城區)。

縣佐:蘭陵保即今山東蒼山縣駐地卡莊鎮西南蘭陵。

14.郯城縣 治所即今山東郯城縣駐地鄭城鎮。

15.費縣 治所即今山東費縣駐地費城鎮。

縣佐:梁丘集即今山東費縣駐地費城鎮西南梁丘。

16.蒙陰縣 治所即今山東蒙陰縣駐地蒙陰鎮。

17.莒縣本舊莒州,1913年2月廢州改縣。治所即今山東莒縣駐地城陽鎮。

縣佐:十字路鎮,即今山東莒南縣駐地十字路鎮。

18.沂水縣 治所即今山東沂水縣駐地沂水鎮。

縣佐:垛莊即今山東蒙陰縣駐地蒙陰鎮東南垛莊。

19.菏澤縣本舊曹州府附廓首縣,1913年2月裁府留縣。治曹州城(今山東菏澤市城區)。

縣佐:沙土集即今山東菏澤市駐地城關鎮東沙土。

20.曹縣 治所即今山東曹縣駐地曹城鎮。

縣佐:劉口即今河南商丘市駐地城關鎮東北劉口集。

21.單縣 治單縣城(在今山東單縣駐地單城鎮南)。1923年遷治城關,即今縣駐地單城鎮。

22.城武縣 治所即今山東成武縣駐地成武鎮。

23.定陶縣 治所即今山東定陶縣駐地定陶鎮。

24.鉅野縣 治所即今山東鉅野縣駐地鉅野鎮。

25.鄄城縣 治所即今山東鄄城縣駐地鄲城鎮。

東臨道


滄海桑田------民國時期山東的行政區劃

東昌府


原稱濟西道,1914年6月改名。治聊城縣(今山東聊城市),轄29縣。

1.聊城縣本舊東昌府附廓首縣,1913年2月裁府留縣。治東昌城(今山東聊城市城區)。

2.堂邑縣 治堂邑(今山東聊城市駐地城關鎮西北堂邑)。

3.博平縣 治博平(今山東茌平縣駐茌平鎮西博平)。

4.茌平縣 治所即今山東茌平縣駐地在平鎮。

5.清平縣 治清平(今山東高唐縣駐地高唐鎮西南清平)。

6.莘縣 治所即今山東莘縣駐地城關鎮。

7.冠縣 治所即今山東冠縣駐地冠城鎮。

8.館陶縣 治館陶(舊館陶,今山東冠縣駐地冠城鎮北北館陶)。

9.高唐縣 本舊高唐州,1913年2月廢州改縣。治所即今山東高唐縣駐地高唐鎮。

10.恩縣 治恩縣城(今山東平原縣駐地平原鎮西恩城)。

縣佐:舊城即今山東武城縣駐地武城鎮南舊城。

11.臨清縣 本舊臨清直隸州,1913年2月廢州改縣。治所即今山東臨清市駐地臨清鎮。

12.武城縣 治武城(今山東武城縣駐地武城鎮西南老城鎮)。

13.夏津縣 治所即今山東夏津縣駐地夏津鎮。

14.邱縣 治丘城(今河北邱縣駐地新馬頭鎮南丘城)。

縣佐:賀釗鎮即今河北威縣駐地洛州鎮東北賀釗。

15.德縣本舊德州,1913年3月廢州改縣。治所即今山東德州市。

縣佐:邊臨鎮即今山東陵縣駐地陵城鎮北邊臨。

16.德平縣 治德平(今山東臨邑縣駐地臨邑鎮北德平)。

17.平原縣 治所即今山東平原縣駐地平原鎮。

18.陵縣治 所即今山東陵縣駐地陵城鎮。

19.臨邑縣 治所即今山東臨邑縣駐地臨邑鎮。

20.禹城縣 治所即今山東禹城市駐地禹城鎮。

21.東平縣本舊東平州,1913年2月廢州改縣。治東平(今山東東平縣駐地東平鎮西州城鎮)。

縣佐:靳口在今山東東平縣駐地東平鎮西南。

22.東阿縣 治東阿(今山東平陰縣駐地平陰鎮西南東阿鎮)。

23.平陰縣 治所即今山東平陰縣駐地平陰鎮。

24.陽穀縣 治所即今山東陽穀縣駐地陽穀鎮。

25.壽張縣 治壽張(今山東陽穀縣駐地陽穀鎮東南壽張)。

縣佐:梁山即今山東梁山縣駐地梁山鎮。

26.濮縣:本舊濮州,1913年2月廢州改縣。治濮州(今河南範縣駐地櫻桃園西南濮城)。

縣佐:王煙堆即今山東鄄城縣駐地鄄城鎮。

27.朝城縣 治朝城(今出東莘縣駐地城關鎮西南朝城)。

28.觀城縣 治觀城(今山東莘縣駐地城關鎮西南觀城)。

29.範縣 治範縣城(今山東莘縣駐地城關鎮南古城鎮)。

另有臨清、冠、邱3縣飛地在直隸省境。

膠東道


滄海桑田------民國時期山東的行政區劃

煙臺蓬萊閣


原稱膠東道。治福山縣煙臺(今山東煙臺市),轄26縣。

1.福山縣 治所即今山東煙臺市福山區。

2.蓬萊縣本舊登州府附廓首縣,1913年2月裁府留縣。治登州城(今山東蓬萊市城區)。

3.黃縣 治所即今山東龍口市駐地龍口鎮東黃城。縣佐:黃山館即今山東龍口市駐地龍口鎮南黃山館。

4.棲霞縣 治所即今山東棲霞市駐地棲霞鎮。

5.招遠縣 治所即今山東招遠市駐地招城鎮。

6.萊陽縣 治所即今山東萊陽市駐地城廂鎮。

7.寧海縣本舊寧海州,1913年2月廢州改縣。治寧海[今山東煙臺市東南牟平區(寧海)]。1914年1月改名牟平縣。

牟平縣原名寧海縣,因與浙江省縣名重複,1914年1月改名。採用古縣名,《元和郡縣誌》卷十一:牟平縣“在牟山之陽,其地夷坦,故曰牟平”。治所即今山東煙臺市東南牟平區。

縣佐:馮家集即今山東乳山市駐地夏村鎮東北馮家。

8.文登縣治所即今山東文登市駐地文城鎮。

縣佐:威海衛即今山東威海市。

靖海衛即今山東文登市駐地文城鎮南靖海。

9.榮成縣 治榮城(今山東榮城市駐地崖頭鎮東北舊榮城)。

10.海陽縣 治海陽(今山東海陽市駐地東村鎮東南鳳城鎮)。

11.掖縣本舊萊州府附廓首縣,1913年2月裁府留縣。治所即今山東萊州市駐地萊州鎮。

縣佐:沙河鎮即今山東萊州市駐地萊州鎮西南沙河。

12.平度縣本舊平度州,1913年2月廢州改縣。治所即今山東平度市駐地城關鎮。

13.濰縣 治濰縣城(今山東濰坊市城區)。

14.昌邑縣治所即今山東昌邑市駐地都昌鎮。縣佐:丈嶺即今山東昌邑市駐地都昌鎮東南丈嶺。

15.膠縣本舊膠州直隸州,1913年2月廢州改縣。治所即今山東膠州市駐地膠城鎮。

縣佐:靈山司即今山東膠南市駐地膠南鎮東北靈山。

王臺鎮即今山東膠南市駐地膠南鎮北王臺。

16.高密縣 治所即今山東高密市駐地高密鎮。

縣佐:雙羊店即今山東高密市駐地高密鎮西雙羊。

17.即墨縣 治所即今山東即墨市駐地即墨鎮。

縣佐:金家口即今山東即墨市駐地即墨鎮東北金口。

18.益都縣本舊青州府附廓首縣,1913年2月裁府留縣。治所即今山東青州市駐地城關鎮。

縣佐:金嶺鎮即今山東淄博市駐地張店區東金嶺。

19.臨淄縣 治臨淄(今山東淄博市駐地張店區東臨淄區)。

20.樂安縣 治樂安(今山東廣饒縣駐地廣饒鎮)。1914年1月改名廣饒縣。

廣饒縣原名樂安縣,因與江西省縣名重複,1914年1月改名。採用古縣名,《漢書·地理志》注:“應劭曰:在饒河之陽”,故名。治所即今山東廣饒縣駐地廣饒鎮。

21.壽光縣 治所即今山東壽光市駐地壽光鎮。縣佐:侯鎮即今山東壽光市駐地壽光鎮東北侯鎮。

22.昌樂縣 治所即今山東昌樂縣駐地昌樂鎮。

23.臨朐縣 治所即今山東臨朐縣駐地臨胸鎮。

24.安丘縣 治所即今山東安丘市駐地安丘鎮。

25.諸城縣 治所即今山東諸城市駐地城關鎮。

26.日照縣治日照(今山東日照市駐地石白所西北日照)。

縣佐:安東衛即今山東日照市駐地石白所西南安東衛。

威海衛即今山東威海市。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秋為英國強行租借,租期25年。1930年9月期滿收回,10月置威海衛行政區,直隸中央。

膠州灣一稱膠澳,即今山東青島市。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春德國強行租借,租期99年。1914年為日軍佔領,1922年12月,據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交還中國,改稱膠澳商埠。1929年7月置青島特別市,直隸中央。

參考文獻:

1.《民國的行政區劃》

本文由濼水居創作,版權歸濼水居所有,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本賬號保留訴諸法律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