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出了一道試題,一人憑藉一首“歪詩”被重用,多年後名滿天下

拍馬屁這種行為在傳統的士大夫圈子中,絕對是屬於不入流的一種手段,但其實在所有的朝代都不缺少依靠拍馬屁得以加官進爵的文人。如果說秦漢年間文人們拍馬屁的手段還非常稚嫩的話,到了滿清一朝,各路文人們拍馬屁的手段簡直就是教科書一般的存在。

滿清一朝拍馬屁的手段不僅先進且豐富,或許是皇權無節制擴張的原因,依靠拍馬屁而功成名就實現人生價值的文人數量也是最多的。而在這些一心媚上的文人之中,最成功的或許要數阮元了。

乾隆出了一道試題,一人憑藉一首“歪詩”被重用,多年後名滿天下

阮元字伯元,是滿清一朝最有名的文壇領袖之一。此人曾經做過吏部,禮部都多部的侍郎,後來又歷任中原多省巡撫以及總督,可以說在滿清的體制之中,已經是漢人做官的頂點了。

不僅如此,阮伯元在國學上的造詣也出類拔萃,不僅熟讀詩文典籍,在金石,堪輿,數學,經史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成就。滿清後來的文人們稱呼他為九省疆臣,三朝元老,一代文宗,可以說是哪個時代文人們能夠獲得的最高讚譽了。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文壇領袖最早起家卻是靠做翰林時候的一首歪詩。

乾隆出了一道試題,一人憑藉一首“歪詩”被重用,多年後名滿天下

阮伯元在中進士之後被安排到翰林院工作,也就是為乾隆編纂修理歷代經典史書的清高文職。翰林品級雖然低,但就像是當年漢代的尚書郎一樣,因為經常能夠在皇帝面前露臉,所以說升職位非常快,幾乎是天下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一個職位。

乾隆出了一道試題,一人憑藉一首“歪詩”被重用,多年後名滿天下

當然,阮伯元后來能在官場上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也是善於專營和拍馬屁的功勞。在乾隆晚年的時候,有一日突發奇想跑到翰林院去親自主持翰林院的考核,並用眼睛出了一道試題,讓眾翰林一人寫一首詩,以此考察翰林們的詩詞水準,也就是在這次考試之中,阮伯元應運而起。

乾隆出了一道試題,一人憑藉一首“歪詩”被重用,多年後名滿天下

本來呢,乾隆親自出題,又是隨口講出了一個試題,沒有人會在事先知道考題,這也正是考試的意義所在。但阮伯元是個非常善於專營的文人,他與朝中赫赫威名的和中堂有著良好的私人關係,早就知道了乾隆根本不戴眼鏡。

所以說阮伯元就放心大膽的寫下了“眸瞭何須此,瞳重不恃他。聖人原未御,目力壽徵多。”

的詩句,當然這只是長詩的最後四句,但卻有畫龍點睛之意。

重瞳其實就是指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的一種奇異現象,在古代是非常受重視的一種異象。

乾隆出了一道試題,一人憑藉一首“歪詩”被重用,多年後名滿天下

三代聖人之一的大禹就是重瞳,重瞳因此被視作是王者的象徵,後來著名的西楚霸王項羽也是重瞳。因為事先阮伯元就知道了乾隆雖然老邁但是視力不錯,根本不需要佩戴眼鏡,所以他的詩裡就有著將乾隆比作大禹的意思,而目力壽徵多一句又是對乾隆的祝福。

這個馬屁拍的並不明顯,換做是不通文墨的人來可能都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但乾隆好歹是寫過四萬首詩的十全老人,這個看似隱晦的馬匹著實就敲打在了他的心上。乾隆不是什麼不食煙火的明君聖人,自然對於下屬的這種馬匹十分受用,更是直接提拔了阮伯元的官職。阮伯元也因此仕途一帆風順,乾隆死後也因為是前朝重臣的原因得到重用,並沒有因為和珅的倒臺而被牽連。

乾隆出了一道試題,一人憑藉一首“歪詩”被重用,多年後名滿天下

當然,阮伯元能夠一路青雲直上,除了他善於專營之外,更多還是因為他確實是一個有著真才實學的人才,不然的話一個小小翰林又如何能夠和和珅有著不錯的私交。

道光二十九年,病逝。後在葬於祖籍。他一生雖然說是憑藉當年的一首詩詞進入仕途,但後來更是憑藉自己的真實才華成了三朝元老,歷史上不乏有些人,年輕靠一點才華,可後來就江郎才盡,阮元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