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這個詞是怎麼被一代又一代的寫手們玩壞的?

我記得第一次對“哀家”這個詞產生疑惑,是在特別小的時候,看了一部叫《鏡花緣傳奇》的電視劇。這部暴露了我年齡的電視劇,是根據清代李汝珍原著小說《鏡花緣》改編,其中路過的女兒國,裡面的男皇后在宮斗的時候,居然自稱“哀家”,而當時的女皇帝仍然健在,正在跟男主上演強迫入宮的戲碼。


“哀家”這個詞是怎麼被一代又一代的寫手們玩壞的?

截圖來自《鏡花緣傳奇》


“哀家”這個詞,聽起來就非常得拿腔拿調,就算是古人再繁文縟節,也不見得每天說話都要拿著腔調說,唯一會一直這樣說話的,除了小說就是戲曲了。


大多人的觀點是,哀家一詞似乎是由哀子一詞演變而來的,《禮記·雜記上》說:祭稱孝子孝孫,喪稱哀子哀孫。其實,在歷史上,不論皇家還是普通人家,死了丈夫的婦女都沒有自稱為哀家的,不知是哪位文人文思靈動,發明出一個哀家的稱謂來,將其用到了小說和戲曲裡。


如果我們翻開清代最具代表性的白話小說《三俠五義》,其中多處用了“哀家” , 如:


太子去後,劉後心中那裡丟得下此事,心中暗想: “ 適才太子進宮,, 猛然一見,就有些李妃形景;何至見了李妃之後, 就在哀家跟前求情!...… ”( 第1回)


娘娘不覺失聲道: “ 暖喲!包卿!苦煞哀家了。”( 第15回)


包興在旁, 急冷冷打了個冷戰,登時包公黑臉也黃了。包興暗說:“我… … 我的媽呀!鬧呵,審出哀家來了!我看這事怎麼好呢? ”(第15回)


太后看罷,心中大喜,以為仁宗有福,方能得這樣能臣。又轉想自己受此沉冤,不覺的滴下淚來,哭道:“哀家多虧你夫婦這一番的盡心。哀家之事,全仗包卿了。”(第17 回)


一般人理解的“哀家”多是從《漢語大辭典》中知道的,書中解釋“哀家”說:戲曲中孀居的太后的自稱。


臺灣《國語辭典》(修訂本)把“太后”擴展到“后妃”:戲曲中孀居后妃的自稱。


《中華線上詞典》則把適用範圍從單純的“戲曲”推廣到“舊小說”:舊小說、戲曲中太后或皇后在丈夫死後的自稱。


但從上述我們舉出的小說段落可以看出,以上這些描述都是不準確的。在第一段時,劉後自稱哀家時,真宗仍然活著。不止如此,甚至有時候“哀家”還可以作為他稱,比如包興那句“審出哀家來了”。


“哀家”這個詞是怎麼被一代又一代的寫手們玩壞的?

《包青天》系列電視劇中的李太后


這個詞被玩壞的遠不止這種情景,清代李雨堂編著的狄青演義三部曲:《萬花樓》、《五虎平西》、《五虎平南》。在後面兩部中,各有多處八寶公主自稱“哀家”的例證,如《五虎平西》第十四回:


“且說公主回到宮中, 坐下想道:‘想哀家二九之年,姻緣注就,猶恐配著本國之人,不稱哀家之意。常常想起,煩悶不過,情願終身孤獨,再不想到與天南地北的狄青夙有良緣之份!哀家一見這英雄,是心中所願,奈非父母媒灼作合,哀家實是打算不來,難以明言,喜得師父前來說合。’”


清代宣統二年,上海人華琴珊著有《續鏡花緣》也是這種情況,十六回:“公主道:‘哀家自幼喜歡這一道,故而學會的。近悉駙馬調兵出征,哀家也在此溫習一番,也好與父王出力。’”


自稱代詞是漢語人稱代詞中最複雜的一個分支,主要有我、吾、餘、予、聯、印、臺、言、儂儂家、阿儂、身、咱、昝、俺、灑家、某、某甲、某乙等等。祝中熹先生在《先秦第一人稱代詞初探》中指出第一人稱代詞最初是一元的,其始元是“我”字。由於假借,形成了字形的多元由於聲轉,形成了字音的多元。第二人稱代詞亦如此現代漢語中聲母及韻母的字,在上古音系裡原都讀為聲母。若、汝、而、爾、乃,本都是同音的,後演變為現代漢語的“你”,復歸於一元。


在上古,“我”、“吾”、“餘”、“予”、“聯”是最常用的五個自稱代詞。它們有的可以同現,有的則處於歷時線性狀態。而自稱代詞“俺”,產生於宋,元明後普遍應用。


“俺”的複數形式有“俺門每”、“俺們”,大多為排除式,也可以表達包括式指稱。“俺每”在元曲中出現較多,而“俺們”在文學作品中大量出現是從明代開始。


在蘇州話中,以an為韻母的字音分成兩類,其中一類字韻母的讀音為“哀”,像“庵堂認母”,讓評彈演員讀,韻白就讀為“哀”堂認母。


“俺”的讀音 也是如此,如今評彈中第一人稱,如果用於正面人物,“俺”往往用“中州音”,讀為an,如“俺(an)林沖”。如果用於丑角,比如婁阿鼠,便仍然用“蘇白”即蘇州方言,說“俺這裡”(其中“俺”發音是“哀”)。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說“哀這裡”,其實“哀這裡”就是“俺這裡”,就是“我”。


“哀家”這個詞是怎麼被一代又一代的寫手們玩壞的?

明代《南中繁會圖》中的崑曲演出場景


所以,現在就有觀點認為,“哀家”這個詞大概率是取自於崑曲,“哀家”,實際上應當是“俺家”。在中國古代的各種類型戲曲中,帝王自稱孤家,帝王稱大臣為卿家,太監們自稱咱家(咱,音zá)。民間的女子自稱“奴家”,但是讓太后、娘娘、公主一類的人物自稱奴家顯然不合適,於是就開始自稱“俺家”,而在早期的崑曲中,其發音就同哀家。


而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崑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因此,由於崑曲在舞臺上曾經的統治地位,使得戲曲和曲藝演員們口口相傳,後來由於口語語音的變化,但由於多數人不知道哀家其實是俺家,在寫作和記錄的時候,便依音寫成了哀家,以後,以訛傳訛,變成了哀家。


但語言的演變是個很複雜的過程,這種說法只能說是目前來看,對“哀家”一詞比較合理的解釋。


隨著小說和戲曲在清末的盛行,一直到了民國,有了電影,“哀家”這個詞更是深入百姓心中了。


香港著名粵劇編劇家唐滌生1957 年6 月撰寫的粵劇《帝女花》,講述明末思宗長女長平公主年方十五,因奉帝命選婿,下嫁太僕之子周世顯的悲劇故事。該劇第一場《樹盟》,即有多處公主自稱“哀家”的臺詞,例如:“老卿家,世顯正話提起棵含樟樹,哀家忽然有感於心,我想在含樟樹下吟詩一首哩。”


“哀家”這個詞是怎麼被一代又一代的寫手們玩壞的?

粵劇《帝女花》截圖,說話的就是長平公主


至於皇后,太后歷史上究竟怎麼自稱的?其實大多都是用“我”或者“吾”這樣的詞,有時候還會用“朕”“老婦”、“老身”等等,例如: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己丑,日食,晝晦。太后惡之,心不樂,乃謂左右曰:‘此為我也。’”這裡的呂后自稱“我”。


又有《後漢書•和殤帝紀》:“皇太后詔曰:‘今皇帝以幼年,煢煢在疚,朕且佐助聽政。”此時太后自稱“朕”。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這其中,太后自稱為“老婦”。


《新五代史》中記載的後漢隱帝母親李太后的話:“老身未終殘年,屬此多難,唯以衰朽,託於始終。”這裡太后自稱“老身”。


翁同和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載:首言昨屠仁守事。對“御史未知大禮,然其人尚是臺中之賢者。”(慈禧太后)曰 “吾心事汝等全不知。”這裡太后自稱“吾”。


百年後,人們越來越習慣於太后自稱“哀家”,而這個詞也被影視劇玩得越來越多。其實,影視劇本就是演繹,跟戲曲在這方面無甚差別,但那些歷史劇,打著正說與還原的旗號,仍然用著​戲曲裡的稱呼,就略顯滑稽了。


​參考資料:《也說“ 哀家”》崔山佳​;《上古漢語稱謂研究》王琪​;《“哀家”新說——兼說古典小說中的鬥將》馮大誠;《上古漢語君王稱謂研究》王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