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这个词是怎么被一代又一代的写手们玩坏的?

我记得第一次对“哀家”这个词产生疑惑,是在特别小的时候,看了一部叫《镜花缘传奇》的电视剧。这部暴露了我年龄的电视剧,是根据清代李汝珍原著小说《镜花缘》改编,其中路过的女儿国,里面的男皇后在宫斗的时候,居然自称“哀家”,而当时的女皇帝仍然健在,正在跟男主上演强迫入宫的戏码。


“哀家”这个词是怎么被一代又一代的写手们玩坏的?

截图来自《镜花缘传奇》


“哀家”这个词,听起来就非常得拿腔拿调,就算是古人再繁文缛节,也不见得每天说话都要拿着腔调说,唯一会一直这样说话的,除了小说就是戏曲了。


大多人的观点是,哀家一词似乎是由哀子一词演变而来的,《礼记·杂记上》说: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其实,在历史上,不论皇家还是普通人家,死了丈夫的妇女都没有自称为哀家的,不知是哪位文人文思灵动,发明出一个哀家的称谓来,将其用到了小说和戏曲里。


如果我们翻开清代最具代表性的白话小说《三侠五义》,其中多处用了“哀家” , 如:


太子去后,刘后心中那里丢得下此事,心中暗想: “ 适才太子进宫,, 猛然一见,就有些李妃形景;何至见了李妃之后, 就在哀家跟前求情!...… ”( 第1回)


娘娘不觉失声道: “ 暖哟!包卿!苦煞哀家了。”( 第15回)


包兴在旁, 急冷冷打了个冷战,登时包公黑脸也黄了。包兴暗说:“我… … 我的妈呀!闹呵,审出哀家来了!我看这事怎么好呢? ”(第15回)


太后看罢,心中大喜,以为仁宗有福,方能得这样能臣。又转想自己受此沉冤,不觉的滴下泪来,哭道:“哀家多亏你夫妇这一番的尽心。哀家之事,全仗包卿了。”(第17 回)


一般人理解的“哀家”多是从《汉语大辞典》中知道的,书中解释“哀家”说:戏曲中孀居的太后的自称。


台湾《国语辞典》(修订本)把“太后”扩展到“后妃”:戏曲中孀居后妃的自称。


《中华线上词典》则把适用范围从单纯的“戏曲”推广到“旧小说”:旧小说、戏曲中太后或皇后在丈夫死后的自称。


但从上述我们举出的小说段落可以看出,以上这些描述都是不准确的。在第一段时,刘后自称哀家时,真宗仍然活着。不止如此,甚至有时候“哀家”还可以作为他称,比如包兴那句“审出哀家来了”。


“哀家”这个词是怎么被一代又一代的写手们玩坏的?

《包青天》系列电视剧中的李太后


这个词被玩坏的远不止这种情景,清代李雨堂编著的狄青演义三部曲:《万花楼》、《五虎平西》、《五虎平南》。在后面两部中,各有多处八宝公主自称“哀家”的例证,如《五虎平西》第十四回:


“且说公主回到宫中, 坐下想道:‘想哀家二九之年,姻缘注就,犹恐配着本国之人,不称哀家之意。常常想起,烦闷不过,情愿终身孤独,再不想到与天南地北的狄青夙有良缘之份!哀家一见这英雄,是心中所愿,奈非父母媒灼作合,哀家实是打算不来,难以明言,喜得师父前来说合。’”


清代宣统二年,上海人华琴珊著有《续镜花缘》也是这种情况,十六回:“公主道:‘哀家自幼喜欢这一道,故而学会的。近悉驸马调兵出征,哀家也在此温习一番,也好与父王出力。’”


自称代词是汉语人称代词中最复杂的一个分支,主要有我、吾、余、予、联、印、台、言、侬侬家、阿侬、身、咱、昝、俺、洒家、某、某甲、某乙等等。祝中熹先生在《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中指出第一人称代词最初是一元的,其始元是“我”字。由于假借,形成了字形的多元由于声转,形成了字音的多元。第二人称代词亦如此现代汉语中声母及韵母的字,在上古音系里原都读为声母。若、汝、而、尔、乃,本都是同音的,后演变为现代汉语的“你”,复归于一元。


在上古,“我”、“吾”、“余”、“予”、“联”是最常用的五个自称代词。它们有的可以同现,有的则处于历时线性状态。而自称代词“俺”,产生于宋,元明后普遍应用。


“俺”的复数形式有“俺门每”、“俺们”,大多为排除式,也可以表达包括式指称。“俺每”在元曲中出现较多,而“俺们”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是从明代开始。


在苏州话中,以an为韵母的字音分成两类,其中一类字韵母的读音为“哀”,像“庵堂认母”,让评弹演员读,韵白就读为“哀”堂认母。


“俺”的读音 也是如此,如今评弹中第一人称,如果用于正面人物,“俺”往往用“中州音”,读为an,如“俺(an)林冲”。如果用于丑角,比如娄阿鼠,便仍然用“苏白”即苏州方言,说“俺这里”(其中“俺”发音是“哀”)。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哀这里”,其实“哀这里”就是“俺这里”,就是“我”。


“哀家”这个词是怎么被一代又一代的写手们玩坏的?

明代《南中繁会图》中的昆曲演出场景


所以,现在就有观点认为,“哀家”这个词大概率是取自于昆曲,“哀家”,实际上应当是“俺家”。在中国古代的各种类型戏曲中,帝王自称孤家,帝王称大臣为卿家,太监们自称咱家(咱,音zá)。民间的女子自称“奴家”,但是让太后、娘娘、公主一类的人物自称奴家显然不合适,于是就开始自称“俺家”,而在早期的昆曲中,其发音就同哀家。


而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因此,由于昆曲在舞台上曾经的统治地位,使得戏曲和曲艺演员们口口相传,后来由于口语语音的变化,但由于多数人不知道哀家其实是俺家,在写作和记录的时候,便依音写成了哀家,以后,以讹传讹,变成了哀家。


但语言的演变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这种说法只能说是目前来看,对“哀家”一词比较合理的解释。


随着小说和戏曲在清末的盛行,一直到了民国,有了电影,“哀家”这个词更是深入百姓心中了。


香港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1957 年6 月撰写的粤剧《帝女花》,讲述明末思宗长女长平公主年方十五,因奉帝命选婿,下嫁太仆之子周世显的悲剧故事。该剧第一场《树盟》,即有多处公主自称“哀家”的台词,例如:“老卿家,世显正话提起棵含樟树,哀家忽然有感于心,我想在含樟树下吟诗一首哩。”


“哀家”这个词是怎么被一代又一代的写手们玩坏的?

粤剧《帝女花》截图,说话的就是长平公主


至于皇后,太后历史上究竟怎么自称的?其实大多都是用“我”或者“吾”这样的词,有时候还会用“朕”“老妇”、“老身”等等,例如: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己丑,日食,昼晦。太后恶之,心不乐,乃谓左右曰:‘此为我也。’”这里的吕后自称“我”。


又有《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此时太后自称“朕”。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其中,太后自称为“老妇”。


《新五代史》中记载的后汉隐帝母亲李太后的话:“老身未终残年,属此多难,唯以衰朽,讬于始终。”这里太后自称“老身”。


翁同和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首言昨屠仁守事。对“御史未知大礼,然其人尚是台中之贤者。”(慈禧太后)曰 “吾心事汝等全不知。”这里太后自称“吾”。


百年后,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太后自称“哀家”,而这个词也被影视剧玩得越来越多。其实,影视剧本就是演绎,跟戏曲在这方面无甚差别,但那些历史剧,打着正说与还原的旗号,仍然用着​戏曲里的称呼,就略显滑稽了。


​参考资料:《也说“ 哀家”》崔山佳​;《上古汉语称谓研究》王琪​;《“哀家”新说——兼说古典小说中的斗将》冯大诚;《上古汉语君王称谓研究》王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