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緩解,開始復工。走近人群!有沒有恐慌感?

良辰如水月在天


恐慌是沒有必要的,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我們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遏制,一但發現有確診病例的接觸者,會第一時間被隔離。我們有一群美麗的白衣天使,更有一大批奮戰在一線的公職人員、志願者,在默默的守護我們的健康。我們要做的就是信任,信任他們,在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信任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堅守,每當看到因為疫情而倒下的戰士,都會忍不住揪心,他們是一群可敬的人,因為他們才有了我們平凡而美好的生活。沒有一個寒冬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做好必要的防護,出門配帶號口罩,不聚焦,不扎堆。


跟著紅塵去旅行


適度的恐慌是對疫情的警惕。

分享一下,我在復工途上的真實經歷。我的工作離家大概有2000公里。因為航班和高鐵都停運,所以我們只有開車這一個選擇。

我們第1天早上9:00出發,到第2天晚上8:00到達。這中間我們經歷了8個服務區,以及一家七天酒店。

幾乎每一個服務區都有很多人,仔細看一下車牌,全國各地的人都有。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很難不警惕。上衛生間都不敢用手直接碰觸門,吃一桶泡麵都躲的離人群遠遠的,上車就要用免洗洗手液,消消毒。

第1天晚上開到11:00,兩個同事實在是太累了,我提議下高速住酒店,兩人都緊張的趕緊搖頭,說不累不累,在車上休息就行。他們擔心酒店消殺工作做的不到位。後來還是在我的勸說下,兩人總算同意到附近7天住一晚。

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在疫情沒有徹底結束之前,除了在自己家中待著最安心之外,其實不論去到哪裡,大多數人都會不太有安全感。

但適度的恐慌能讓人保持對疫情的警惕,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也許只有當每個人都可以摘下口罩,暢快呼吸時,心裡的恐懼才能徹底釋放出來。

由衷期盼那一天的早日到來。


汪小白的生活法則


我是年初10就復工,剛開始是有些恐慌的,大家都從各各不同的地方過來上班的,因為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誰接觸了誰。

在年20的時候公司出現了一位病人的親屬,屬於接觸者,公司把這個人隔離起來了,當時也怕,他就隔我幾個房間,還好沒什麼事,現在他也回來上班了[捂臉],疫情是已緩解,但是不能放鬆警惕,現在的很多外省的復工回來,出門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口罩不能摘,守不要觸碰自己的口 .鼻,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風!病毒也沒想象的那麼可怕,只要我們做好保護措施,是可以預防的。


勤奮小士兵


疫情已緩解,開始復工。走近人群!有沒有恐慌感

你好,我是生活在很多線的城市。我們這裡疫情不是很嚴重,特別我們是農村的。疫情在我們這已經要歸0了,大家好像都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產和生活。

我是一個孕婦,疫情期間不敢出門,現在人群多的地方也沒去。但我特別想去感受人潮的力量,恐慌感在一二線城市可能比較會有,但在我們這種很多線的鄉村還好。

願平安


RecordLife曉


不知道別人怎麼樣,我是沒有恐慌感。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時,我確實有過恐慌感,全國那麼多人感染,新冠病毒看不見,摸不著,著實很驚恐。後來,經過全國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到現在感染人員逐日下降,以及人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和了解,我己沒有了恐慌感。

復開了,走進人群,一個心思是把精力集出到工作上,對疫情雖然也重視,但沒有了恐慌。這是因為復工後,每個人都出具了一張無感染疫情的證明,以及健康證明等,單位每天對進入工作場所的人測體溫,甚至做核酸檢測。工作區、就餐區、休息區等每日有人消毒,飯前便後都有洗手消毒液。還有單位有門崗,外人進不來,員工不能隨便出入等,自己也積極主動的遵守配合落實這些規定,那還有有恐有慌。

另外,在這些防疫手段下,自己也採取了一些自保措施。戴口皂,勤洗手,開窗通風,與工友保持一點五米的距離等等,再有恐慌感,豈不是杞人憂天?豈不是一個沒有的閹人?

固此,在疫情緩解的前提下,復工以來,我沒有半點的恐慌感,反而因為疫情的影響,收入少了,更要努力加油幹,奪回疫情嚴重期的損失。

為生活,談生活,我是農夫談生活,歡迎關注交流。


農夫談生活


雖然疫情已緩解,開始復工,就我個人來說,走近人群,我還是有些恐慌感的。

原因有下面三點。

一、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時間長。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專家就說,最長時間不會超過14天,但在後來的特殊病例中發現,有些病人的潛伏期,遠遠超過14天。據澎湃新聞報道,山西省晉中市衛健委發表通報稱,現在已發現一個65歲的老人,女性,42天才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

這樣的時長,讓人不免害怕,如果是在42天后,才有症狀,那也太可怕了。在人群中,誰是攜帶病毒的人,誰也不知道,一想到這個,我就不敢走近人群,更不敢近距離接觸陌生人。

二、新型冠狀病毒有很多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是指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如發熱、咳嗽咳痰等,也不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但是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人。主要發現來源,一是密切接觸者在醫學觀察期發現;二是在各種主動檢測時發現。

如果無症狀感染者不主動去檢測的話,是發現不了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雖然攜帶病毒的數量比較少,傳播能力相對較弱,但是無症狀感染者也有可能成為傳染源。

人群中,我們一樣很難辯別無症狀感染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戴口罩,但是面對感染者的時候,戴口罩不能完全抵擋病毒,最好的辦法還是要遠離,不接近人群。

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現咽拭子檢測3次為陰性,最後仍然被確診。

常規對疑似患者進行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如果出現一次陽性則確診,如出現兩次陰性,則基本可排除感染。但是有一例發熱肺炎患者三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甲流核酸檢測陽性,說明病毒隱匿性很強。

病毒有如此強的隱匿性,要篩查出來非常不容易,這也是我面對人群容易引起恐慌的原因之一。

現在雖然已經復工上班,但是因為上述原因,我們還是要在遵循政府“少出門、不聚集、不串門、戴口罩、勤洗手”的號召,小心應對疫情。


修一顆寧靜心


這次的疫情複雜,傳播性強,致死率高,變種強大,傳播範圍已蔓延至全世界範圍之內,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可以及時治癒,世界衛生組織都發出高等級預警,還好,在我國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的全力防護下,全國各省除湖北等少數重災區外,基本都已無新增病例,不幸感染者正陸續康復出院,全國也在不斷清零病例,疫情大大的緩解,道路也開始暢通,商家也不斷的復工,公園裡也開始人群也開始多了起來,正如鍾院士所講,無疫情地區,目前還不能鬆懈,嚴防境外輸入,能做的就是繼續做好自我防護,等待勝利!

你之所害怕,是你對生命有強烈的尊重和敬畏,知道生命的可貴, 雖疫情有所緩解,但還是沒有徹底的被征服,你心存害怕,也是那些熱愛生命的人正常的心理行為,這點非常好,但如果你在無疫情地區,情緒可以放輕鬆一些,只要加強防護,少些人群聚集就可以了!

壓抑了這麼久,甚至春節我們都是擔驚受怕中度過,現在疫情緩解,雖不能大意,但現在已是花開見日了,在無疫情地區,只有你做好防護,走近人群,恐慌大可不必,放鬆心情吧,勝利之日離不我們不遠了,正常的生活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呢!

最後:你老公出去找工作,記得好好防護哈,老公是個上進的人,你是個愛生活的人,也是個懂事的人,從自覺自我隔離中看到了你身上的熱光命和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這也是我們的態度,相信在中國人民強大的凝聚力之下疫情最終被我們所戰勝,我們必勝,疫情之後我們將更加繁榮和強盛!

祝君身體健康,事業有成,2020年行大運!


再唱大風歌


你好,我並沒有恐慌感,只是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能不扎堆就不扎堆,挺過這最關鍵的時期就是勝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528bf10a6ac450aaf2a91304cb3c5ef\

胖劉的生活日誌


肯定有一些恐慌感的,畢竟疫情還沒結束,防護工作還是重中之重,切莫掉以輕心。但也不必過分恐慌,要保持警覺就行。只要做好以下幾點,恐慌的感覺慢慢就會沒有的。

第一,充分相信國家的正確決定,在確保防護到位的情況下,部分滿足要求的企業和單位,開始正常運營。我們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製造和接收虛假信息帶來不必要的恐慌。

第二,相信各個復工企業和單位,都會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消毒和防護的,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會嚴格督查這些人多且流動大的重點單位,所以作為老百姓的我們,儘可放心出行、購物。同時我們自己要出門戴口罩、減少公共場合停留時間;在工作單位也要嚴格遵守政府和公司關於疫情防護要求,做好每個人的事情,對於國家總體疫情防護就是大事情,相信大家共同努力,疫情很快就會控制住,恐慌也會慢慢消失的。

第三,現在在公共場合幾乎每個人都戴口罩,讓人感覺如臨大敵,時刻覺得病毒就在身邊,其實沒必要這麼認為,國家提倡戴口罩目的是減少病毒傳播和被感染的機會,是預防而不是病毒就在身邊,用戴口罩、勤洗手這樣的低廉的成本換取疫情防控最大的勝利,這種付出是值得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嚴格執行,為我們自己也為了社會。其實現在是春季就是沒有新冠病毒,也是各種流行病突發期,戴口罩、勤洗手不僅可以防新冠病毒也可以防其他傳染病毒,何樂而而不為呢?所以真的不必恐慌,慢慢習慣成自然,放鬆心情,畢竟生活還要繼續,快樂健康過好每一天才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

第四,恐慌是人類與生具有的一種情感,生活中也時常出現各種恐慌。只要我們相信國家、相信科學、相信家人和朋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恐慌,生活中只要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 ,相信一定會戰勝各種恐慌的情緒,做一個幸福、快樂、健康的生活強者。

朋友們,困難都是暫時的,放下心裡包袱,放鬆心情,做好個人防護工作,相信戰勝疫情、戰勝恐慌的勝利曙光即將來臨!


人如雲外峰


我覺得沒什麼好恐慌的。關於新冠肺炎病毒的轉播途徑和方法在電視和其它媒體上都已經做了持久和充分地報道。

新冠肺炎病毒的轉播途徑主要有三種:

1、直接傳播,主要指攜帶病毒的人打噴嚏、咳嗽和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2、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3、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體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關於前面第1種和第2種傳播途徑,專家也都解釋了,只要人與人之間保持1.5米-2米的距離,是一個安全距離;第3種傳播途徑,只要我們在接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物件後,勤洗手勤消毒,就能有效的隔絕病毒的傳播。

綜合以上的情況,我們只要在出門時做好防護措施,戴好口罩,不到人多的地方去湊熱鬧,如果因工作等原因必須要到人多的地方時,保持人與人之間1.5米-2米的距離。接觸物品後,勤洗手、勤消毒。在家中勤打掃、搞好家中的衛生,勤開窗、勤通風、勤消毒,就能有效的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防止被感染上。沒有必要過分的恐慌!!!

另外,我想不能因為被蛇咬過,我們就不再上山;沒有必要因為蒼蠅、蚊子就整天的不開窗、不通風吧。我們不能因為切菜是切到手指了,就從此不用菜刀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