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水後貼的瓷磚為什麼也會掉?

愛民3398


瓷磚和牆磚是不一樣的,瓷磚是黏土製成,整塊都瓷化,磚體的吸水不到5%,基本上可以不泡水(但是也要通過水的清洗才能貼)。牆磚,是陶土製製成,表面經過上釉拋光處理,磚體的吸水量達到20%,牆磚就一定要泡水。實際上掉磚不單單只是因為泡水,還有很多原因,小趙就給大家說說有哪些原因?



牆體受到熱脹冷縮也會掉:在室內,不管是牆磚還是地磚,貼的磚一定要留縫,冷熱對磚體的影響特別大,熱脹冷縮磚體是有變化的,貼的水泥已經固化,隨著磚的收縮,時候就來都會掉。


工人手藝:在小趙這裡有句老話“慢工出細活”,現在很多都是承包,工人師傅為了趕出工錢,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在質量上有疏忽,時候一久,一樣的會掉。

鋪貼水泥的質量:水泥是貼磚的主要原材料,現在也有用膠的。水泥時間一長,灰沙的配比不對,或者牆上的灰沒有清理掉,使磚在牆上貼不住。


如果是牆體太溼,水泥灰太稀,磚在牆上很難貼住,貼上去磚自己就樣下掉,這就一定要等到牆體乾燥才可以貼!


常德農村小趙


大家好,我是專注家居和裝修知識分享的家居雜壇。在這裡我會盡可能的把我所知道的一些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支持!

在很多朋友的固定認識當中,就是我們家如果貼瓷磚就必須對瓷磚進行泡水,這樣可保證瓷磚以後不出現空鼓和脫落的現象。可是這樣做真的就能保證瓷磚不空鼓和脫落嗎?現在就有朋友問這樣一個問題:泡水後貼的瓷磚為什麼也會掉?


瓷磚脫落的原因分析

  • 瓷磚脫落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選擇的瓷磚粘貼材料選擇的不正確,或者是使用的瓷磚粘貼材料是失效的。導致瓷磚根本就無法與瓷磚粘貼材料緊密的粘貼在一起,最後就可能出現瓷磚的空鼓脫落。
  • 瓷磚脫落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基層的原因。所謂基層的原因,主要就是指的基層的強度不夠。例如基層存在著嚴重的起沙掉沙或者是空鼓的現象。這樣把瓷磚粘貼貼到牆面上以後,是會把連基層都一起脫落下來。


瓷磚泡水的原因分析

  • 大家都見過很多的瓦工師傅,都是把瓷磚放在水裡進行浸泡泡完水以後拿出來晾乾,晾乾以後再去貼這些瓷磚。可是我們很多朋友只知道瓷磚需要進行泡水,卻並不知道為什麼瓷磚要要泡水。
  • 瓷磚泡水可以實現的效果就是保證瓷磚孔隙內是溼潤的。瓷磚背部的孔隙在保持溼潤的狀態下,我們使用的粘貼材料裡的一些水分就不會被這些孔隙所吸收。也就不會出現我們經常聽到的瓷磚粘結材料失水的情況。


  • 瓷磚根據吸水率不同,分成了大概三類:第一類是我們常見的地面瓷磚,也就是低吸水率的的瓷制類的瓷磚。第二類是中吸水率的炻質的瓷磚。第三類是高吸水率的陶質類的瓷磚。泡水,其實只是對於高吸水率的一些陶質類的瓷磚適用,對於低吸水率中吸水率的瓷磚是不適應的,因為他們背部的孔隙率非常的少。
  • 在所有的瓷磚粘貼材料中,傳統的瓷磚材料也就是水泥砂漿,它的保水性是最差的。也就是說瓷磚孔隙如果是乾燥的話,會導致水泥砂漿失水。而對於現在一些新型的粘貼瓷磚的材料,例如瓷磚膠,它是一種聚合物類的瓷磚粘結材料,裡面含有膠類物體,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保水的。


瓷磚泡水後仍然出現脫落的原因分析

  •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其實也可以發現,對於瓷磚需不需要泡水,主要是根據瓷磚的吸水率來確定。其實我們還可以根據我們選擇的瓷磚的粘貼材料來確定的。
  • 當我們選擇水泥砂漿來貼瓷磚的時候,此時對瓷磚是需要進行泡水的,這是由於水泥砂漿對瓷磚背部的孔隙率有要求。當我們選擇瓷磚膠來貼瓷磚的時候,大部分的產品要求是不需要對瓷磚進行泡水的。
  • 所以說泡水後瓷磚出現脫落的原因有很多。第一點就是有可能我們選擇的瓷磚粘貼材料是錯誤的。也就是選用了普通的水泥砂漿去粘貼低吸水率的瓷磚,這樣基本上都是粘貼不住的。第二點就是我們基層的強度不夠,導致了基層被直接拉下來。


個人對於牆面瓷磚粘貼的一些建議

  • 第一點就是大家一定要根據我們使用的瓷磚去選擇合適的粘貼材料和粘貼方法。千萬不要根據一些固有的經驗去粘貼一些新型的瓷磚,往往結果都都是不太好的。
  • 第二點個人建議大家就是我們粘貼瓷磚,不能只關注於瓷磚和瓷磚粘結材料,我們還要同時關注牆面基層的一個基本情況。對於基層出現的一些問題必須處理完以後再貼瓷磚。


結束語

關於泡水後貼的瓷磚為什麼還出現了脫落,家居雜壇通過瓷磚泡水後所能產生的作用,給大家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另外給大家提了一些瓷磚粘貼的一些建議。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意見或者方案也歡迎大家分享出來,以供我們共同交流探討學習,謝謝大家!個人原創,頭條首發,圖片源自網絡!


家居雜壇


泡水後的瓷磚為什麼還會掉?(這裡強調一下,泡水的是瓷片,還有一種不用泡水的瓷磚,那是要做界面處理的,而且不是用的水泥,用的是瓷磚膠)。這個問題嚴格來說是需要看圖回答的,因為掉瓷片有可能是和牆面脫離的,也有可能是和瓷片脫離的。和牆面脫離的一般都是防水刷厚了或者沒有做表面拉毛處理。和瓷片脫離的有可能是瓷片泡水的時間不夠(一般4小時左右),也有可能是貼瓷片的水泥攪拌的時候沒有吸收充分的水分(就是沒有提前攪拌),還有可能是水泥本身的問題。


天品正連接東莞站黃工


裝修業主在進行泥木施工過程都會見過裝修師傅將瓷磚浸泡在水中,對於這一現象相信大家都會有所疑惑好奇。為什麼瓷磚鋪設前要泡水,如何給瓷磚泡水?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各位解答一下吧。

瓷磚鋪貼前泡水

瓷磚為什麼要泡水?

瓷磚泡水是為了避免瓷磚在鋪設過程中造成空鼓,脫落,甚至是裂紋,特別是牆面鋪磚,在牆面鋪貼前,需要對牆面進行灑水工作,也是這個道理。再好的瓷磚也會有少許的空隙,鋪前泡水,是為了讓其孔隙充分吸水,而瓷質磚由於緻密度較大,孔隙度小得多,也就使得吸水率低得很。

哪些瓷磚需要泡水?

瓷磚的泡水需要分磚的吸水率而言,吸水率<0.5%在鋪貼時就無須泡水,而廚衛用的釉面牆磚與地磚,吸水率一般大於10%,在鋪貼時很有必要進行泡水(假如說為瓷質的牆面磚,吸水率低於0.5%,當然也就無須泡水了)。

如何給瓷磚泡水?

正確的瓷磚泡水方法是將整塊瓷磚浸泡在水中,讓瓷磚充分餵飽。這樣就可以減少後期出現的空鼓,脫落,甚至是裂紋。如果施工中發現裝修隊採用水管澆灌淋水的方法,業主需要和施工隊及時指出杜絕該類馬虎的施工做法。

泡多長時間合適?

如何判斷瓷磚已經喝飽?我們只需觀察瓷磚不再冒氣泡即可。雨季天因其空氣溼潤,時間也要相應縮短;酷暑天氣乾燥時,時間則要相應增長。由於不同瓷磚的吸水率不同,因此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

泡水不當會掉瓷?

瓷磚往水盆裡放的時候,一定要釉面朝上,陶面朝下。如果釉面朝下,瓷磚角互相磕碰,容易掉瓷。磚從盆裡撈出來的時候,地面要墊上包裝紙箱,同樣要將瓷磚背靠牆放,釉面朝上。如果反了,就是釉面的尖角著地,因為瓷磚的角很脆,容易磕掉瓷。

小編評語:瓷磚泡水是在鋪貼瓷磚之前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不過瓷磚應該要用幾塊泡幾塊,不要一次將所有的瓷磚都泡水了,不然泡過水的瓷磚是不能退的,造成無謂的損失。


鑄管聯盟宋丙現


家裝用325水泥,不是長時間不會有問題,肯定比例,或者水泥標號不達標,人工手藝有大關係


陌生胖觀者


可能是泡水不當,不充分。瓷磚內部有很多細微的空隙,所以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果不泡水或泡水不充分就直接鋪貼的話,瓷磚會將水泥的水分吸走,使得瓷磚與水泥連接部分出現空隙,粘結不牢,從而造成空鼓、瓷磚脫落等問題。

按照吸水率來分的話,瓷磚大致可分為瓷質磚和陶質磚。其中,瓷質磚吸水率在0.5%以下,因此,鋪貼前不需要泡水;陶質磚吸水率在20%以下,鋪貼前則必須泡水。泡水時瓷磚一定要全部浸入水中。

由於不同瓷磚的吸水率不同,因此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但是最終的結果是要瓷磚把水“喝飽”,不再冒氣泡為止。吸水率高的,泡得就要久一些。雨季天因其空氣溼潤,時間也要相應縮短;酷暑天氣乾燥時,時間則要相應增長


豆米寶貝兒童傢俱


用瓷磚膠60-70一包,粘合力是水泥的3-3.5倍


室內空間規劃師


1牆面需要拉毛,2最明顯瓷磚脫落的地方有衛生間、廚房建築產品風道,這些風道材質與水泥粘接不好容易脫落,3水泥標號低,或水泥過期劣質等原因都可以造成瓷磚的脫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