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今天來PK一下大師,看誰臨寫的《九成宮》兩字更接近原帖。

參加PK的大師有,清朝貢生姚孟起,當代大師田英章、盧中南,清朝商人黃自元。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上圖是我臨寫的“避”字。本人臨字都是懸肘書寫,也有視頻記錄,喜歡可以審視。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上圖是清朝貢生姚孟起的墨跡,大家可以比較一下與下面的雕版印刷本,區別大不大。

姚孟起這個字的問題,除了技法不對,同時也沒表現好姿態。也就是不夠“險絕”。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上圖是姚孟起雕版印刷本,我覺得已經在墨跡的基礎上做了大範圍的修飾,因此氣韻要好很多。

因此憑雕版印刷本來肯定姚孟起的書寫水平是不妥的。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上圖是田英章先生的臨字,我覺得姿態沒有掌握好,也就是不夠”歪“,險絕就無從體現。同時技法也有問題。筆畫偏軟,強勁氣息不足。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上圖是盧中南先生的臨字,字形有點拘謹,技法也差很多。我們不知道盧先生書寫過程是怎樣的,但是他的字一般筆畫偏虛,起筆收筆很難表現清晰技法。雖然有些時候咋看已經非常接近原帖氣韻了,但仔細審視時,卻發現有諸多不足。因此對其歐字水平總是存疑的。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上圖是清朝商人黃自元臨字,說已經不是歐字系統也不為過。

黃自元可能在書法教育方面是有成就的,它書寫了許多適合初學者的各種字帖,可以說是個有成就的書法教師。但如果說是一個學習歐體字的高手,那就貽笑大方了。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上圖是原帖原字。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上圖是我的臨字。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接下來是暑。

上圖是我的臨字和原帖的對比。

我覺得,“暑”字最大的問題是他的姿態,它有著向左的傾斜,但是卻支撐得非常穩定。主要是這一長撇的作用。如果我們瞭解水上用竹篙撐船,就知道這個字為什麼重心不失了。長撇就相當於竹篙。

還有就是上下兩個“日”右面的豎,這是個弧度向內的寫法,因此這個字顯得非常溫潤,同時也矯正了傾斜的姿態。這就是歐體字的“險絕”了。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姚孟起這個字主要是筆畫不夠厚重,傾斜角度不夠,因此險絕氣韻也沒能表達。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姚孟起雕版印刷本對墨跡做了修正,只是筆畫質量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仍然不夠險絕,同時書寫技法也與原帖不同。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田英章先生這個字各項指標都沒有達到,字顯得比較蠢,不夠輕靈。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盧中南先生的臨字,不僅筆畫質量欠缺,同時險絕的成分幾乎沒有,技法也不對。因此這個臨字不能算成功。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我原來就說過,黃自元的字不應該算作歐字系統,他只是按自己的書寫習慣把九成宮抄了一遍。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暑”原帖。

《九成宮》“避、暑”兩字大師們都寫好了嗎?

我的臨字,大家多提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