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今天来PK一下大师,看谁临写的《九成宫》两字更接近原帖。

参加PK的大师有,清朝贡生姚孟起,当代大师田英章、卢中南,清朝商人黄自元。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上图是我临写的“避”字。本人临字都是悬肘书写,也有视频记录,喜欢可以审视。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上图是清朝贡生姚孟起的墨迹,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与下面的雕版印刷本,区别大不大。

姚孟起这个字的问题,除了技法不对,同时也没表现好姿态。也就是不够“险绝”。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上图是姚孟起雕版印刷本,我觉得已经在墨迹的基础上做了大范围的修饰,因此气韵要好很多。

因此凭雕版印刷本来肯定姚孟起的书写水平是不妥的。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上图是田英章先生的临字,我觉得姿态没有掌握好,也就是不够”歪“,险绝就无从体现。同时技法也有问题。笔画偏软,强劲气息不足。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上图是卢中南先生的临字,字形有点拘谨,技法也差很多。我们不知道卢先生书写过程是怎样的,但是他的字一般笔画偏虚,起笔收笔很难表现清晰技法。虽然有些时候咋看已经非常接近原帖气韵了,但仔细审视时,却发现有诸多不足。因此对其欧字水平总是存疑的。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上图是清朝商人黄自元临字,说已经不是欧字系统也不为过。

黄自元可能在书法教育方面是有成就的,它书写了许多适合初学者的各种字帖,可以说是个有成就的书法教师。但如果说是一个学习欧体字的高手,那就贻笑大方了。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上图是原帖原字。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上图是我的临字。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接下来是暑。

上图是我的临字和原帖的对比。

我觉得,“暑”字最大的问题是他的姿态,它有着向左的倾斜,但是却支撑得非常稳定。主要是这一长撇的作用。如果我们了解水上用竹篙撑船,就知道这个字为什么重心不失了。长撇就相当于竹篙。

还有就是上下两个“日”右面的竖,这是个弧度向内的写法,因此这个字显得非常温润,同时也矫正了倾斜的姿态。这就是欧体字的“险绝”了。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姚孟起这个字主要是笔画不够厚重,倾斜角度不够,因此险绝气韵也没能表达。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姚孟起雕版印刷本对墨迹做了修正,只是笔画质量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仍然不够险绝,同时书写技法也与原帖不同。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田英章先生这个字各项指标都没有达到,字显得比较蠢,不够轻灵。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卢中南先生的临字,不仅笔画质量欠缺,同时险绝的成分几乎没有,技法也不对。因此这个临字不能算成功。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我原来就说过,黄自元的字不应该算作欧字系统,他只是按自己的书写习惯把九成宫抄了一遍。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暑”原帖。

《九成宫》“避、暑”两字大师们都写好了吗?

我的临字,大家多提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