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復旦教授親試第一針疫苗,網友卻提出質疑

就在不久前,網上流傳著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已經注射到陳薇院士左臂上,很多網友看到這則消息後,興奮的不得了,都認為疫苗研發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馬上就可以成功了。


但令人失望的是,這條消息馬上就被官方所闢謠,其實陳薇院士注射的是能夠提高免疫力的藥物。

好消息!復旦教授親試第一針疫苗,網友卻提出質疑


但根據最新消息,復旦教授徐建青帶領著他的科研團隊獨闢蹊徑,探索著人員細胞載體疫苗,並在二月末已成功注射第一針,第二針將會在兩週後注射。
在新冠疫情出現後,我們所有人都關心著這樣的問題:疫苗啥時候成功研發?
我們都不可否認,注射相關疫苗是對所有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真的能夠研究出來的話,肯定對抗疫有促進作用。

好消息!復旦教授親試第一針疫苗,網友卻提出質疑


而此次徐建青教授研發的疫苗,本該是值得所有人慶祝的一件事,但仍然有一些網友產生了一些質疑。
據可靠消息,徐建青教授帶領著他的團隊在今年一月份就開始研究疫苗的研發,包括了核酸疫苗丶納米顆粒疫苗等等。終於在小鼠身上實驗成功,但對於靈長類動物試藥仍在進行中。

網友產生質疑
而網友們提出了疑問是:靈長類動物的試藥還沒有成功,就能夠直接用到人身上了?還給自己注射了第一針?這是不是太草率了?符合規定嗎?這要是對自身的健康造成傷害就不好了。

好消息!復旦教授親試第一針疫苗,網友卻提出質疑


徐建青教授曾遭質疑
其實早在之前,網友們就對徐建青教授提出了質疑:一月份徐建青教授就發佈了消息,宣佈他們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抗病毒噴劑,每次只需少量,便能夠預防此次的新冠病毒傳染。

好消息!復旦教授親試第一針疫苗,網友卻提出質疑


這很快就引起了網友熱議,但在不久之後,有許多媒體以及我國醫學界的人士提出了質疑,因為徐建青教授研發的噴劑效果沒有得到任何驗證,之後便沒有了消息。

好消息!復旦教授親試第一針疫苗,網友卻提出質疑


業內權威人士看法
在業內權威人士看來,疫苗只是和病毒在結構和外形上相似,但並不具備像病毒那樣的致命性,所以再把這種改造過的病毒注入自身體內,人類的免疫系統就會對它產生記憶,進而如果有感染的風險,免疫細胞就會很快打敗這些病毒。


但研發疫苗談何容易!不僅過程繁瑣,還需要進行多次實驗,而臨床試驗更需要上千名志願者進行試驗。

好消息!復旦教授親試第一針疫苗,網友卻提出質疑


據相關統計,一支疫苗從研發到上市,平均下來需要大約10年的時間,耗費的資金才更是數不勝數。而成功率還不到10%,如果真的要研製更加難研製的疫苗,成功率不到3%。

好消息!復旦教授親試第一針疫苗,網友卻提出質疑


但現在這種關鍵時期,研發疫苗的過程可能會簡化。但是最基本的那些步驟不能省略,對於徐建青教授的成果,業內人員紛紛表示:疫苗的免疫效果丶能否成功還是要面臨巨大的挑戰。
不過筆者想說的是,既然徐建青教授已經取得了相關的進展,相信在不久之後,疫苗會研發出來,到時不僅對我國,對世界也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