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母亲张克群:真正热爱的事业,才是你的诗和远方

音乐人高晓松的那句名言“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曾打动了无数奋斗中的人。

这句话其实并非高晓松原创,这句话是他的母亲张克群在他年轻迷茫时,鼓励他时说的。

张克群鼓励高晓松要追逐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做真正热爱的事业,不要随波逐流,生活上的困难家里会尽力帮忙。

这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与寄语。

高晓松的大学专业是无线电,因为喜欢音乐,加上母亲的支持,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音乐这条道路。

高晓松母亲张克群:真正热爱的事业,才是你的诗和远方

张克群与儿子高晓松


“真正热爱的事业,才是你的诗和远方。”张克群是这么告诉儿子高晓松的,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张克群出生在德国柏林,4岁时随父母回到北京生活,上一零一高中读书时,父亲张维希望张克群选择外语专业,张克群当时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按照父亲的意思努力学俄语。

“至少高中的俄语老师是个大高个儿,蓝眼珠,长得很帅。”张克群这样说起她学俄语的原因。

高晓松母亲张克群:真正热爱的事业,才是你的诗和远方

张克群一家(右一为张克群)

张克群家学渊博,父亲张维是两院院士、力学专家,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母亲陆士嘉是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

直到1959年暑假,清华大学组织教授及家属去北戴河休养。作为清华副校长张维的女儿,张克群也一起去了北戴河。

有一天,张克群一个人在沙滩上写生,梁思成看到她画画,说“画得不错呀,想念什么专业呀?”,她说想念外语专业。

梁思成推荐她念建筑学,因为建筑比艺术多了一些工程,又比工程多了一些艺术,很有意思。

梁思成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张克群随父母从柏林回到北京生活时,正好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成了邻居。

张克群从小耳濡目染梁思成、林徽因研究建筑学的点滴,加上她考大学报志愿的关键时刻,梁思成点醒了她,“原来我真正喜欢的并不是外语,而是建筑学。”

高晓松母亲张克群:真正热爱的事业,才是你的诗和远方

梁思成与林徽因


高考时张克群报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和建工学院四所大学的建筑专业,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师承梁思成。这下子,邻居“梁伯伯”就变成了教授“梁先生”。

在后来的回忆中,张克群说到梁思成鼓励她学建筑,是因为梁先生认为有人文素养的人适合做建筑。

张克群研究了一辈子建筑学,著有《红墙黄瓦》、《高低楼房若干》、《带本书去颐和园:长廊画和故事》等建筑学专业书籍。

高晓松母亲张克群:真正热爱的事业,才是你的诗和远方

张克群在北海心斋


高晓松在为张克群的《红墙黄瓦》作序时写道,“妈妈生在德国,长在中国,现在住在美国,读书画画、考察古建,颇有民国大才女林徽因之风。”

生活中的张克群幽默爽朗,所以在建筑学书籍的写作中,她有意识地避免用艰深晦涩的学术语言来写作,而是将建筑门道与背后典故娓娓道来。

樊登老师本周六20:30解读的新书《树木与房子》就是张克群写的趣味建筑学系列丛书《杂话建筑》中的一本。

有人问张克群:“为什么退休了不好好休息,而是如此费尽心力写就这样一套书呢?”

她说:“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过瘾,只为此生的建筑情结。”

正如张克群对儿子高晓松所说:“真正热爱的事业,才是你的诗和远方”。张克群自己的诗与远方,就是建筑学。

建筑,是凝固生活的艺术。懂一点建筑学,可以提升审美品位,继而提升个人气质。

喜欢建筑学,想要提升审美品位的大小读者们,千万不要错过本周六20:30樊登老师对《树木与房子》的解读。

《树木与房子》,是张克群写的一本非常适合建筑学入门的书籍。因为木构建筑,是中国古往今来最原始,也最常采用的建筑结构。

建筑学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听完这本书,当你以后看到漂亮的建筑时,能拿起的就不只有相机,还有实用建筑学知识,带领你的心游走于雕梁画栋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