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龍場悟道的內容是什麼?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據《明史·王守仁傳》記載,王陽明從小就渴望建功立業,曾"縱觀山川形勝","好言兵"。除此之外,王陽明感興趣的便是哲學。據《傳習錄》記載,他曾按照朱熹格物窮理的方法去格竹子,一連格了七天,最後"勞思致疾"。於是他感嘆聖賢難做,轉而出入佛老之學,但也未曾反駁朱熹的方法。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內容是什麼?

龍場悟道後,陽明先生認為:理不在事物本身,而在心裡。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格物即正事。心正事物自然正,正的標準在心中,需要在內心中不斷尋找,而不是像理學說的正的標準在事物之中,需要不斷在事物中尋求。陽明先生龍場悟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心即理”。龍場悟道,也是其與朱理分道揚鑣的起點。陽明先生為了要成為聖人曾非常崇尚理學,理學的觀點:至理存在於事物當中,需格物致知。

陸隴其所致力的“朱子之學”,重在“格物致知”,以為“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格物就是窮物之理,以至於極,來擴充此心的知識,到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這就是所謂“窮理盡性”。

有了這樣一個最後打算,便終日端坐,靜等大限自至。但說也奇怪,久而久之,覺得胸頭一團春意,不但忘掉死,而且忘掉困苦。看到跟他來的僕從都生了病,便自己砍柴汲水,煮粥給大家吃;知道大家中懷抑鬱,便又教大家讀詩;在那種生人所不能堪的環境中,誰也沒有心思來聽他忽發雅興,大吟其詩,於是王陽明改了一個花樣。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內容是什麼?

普通人是很難的,陽明先生這樣具有上等慧根之人也是經過不斷修習成長,快到四十歲才真正悟道,既然說悟道就是悟到了“真心",在這之前是用的什麼”心“呢?妄心,因為凡夫一直追求外在的東西,導致內心妄動,而時刻被外物牽引著,不能自主,這就叫”心隨物轉“,陽明先生悟道後變成了是”心能轉物。"

1、訂"格物窮理"之謬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內容是什麼?

朱熹在注《大學》"格物致知"時提出的"即物窮理"的觀點。朱注云:"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而益窮之,以求致乎其極。至於用功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王陽明在格竹失敗後便開始懷疑,直到龍場悟道終於找到突破口。他意識到"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天下事物千千萬萬,求之於外物永遠只能得到個別的規律,難以達於大道,所以"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2、 初步意識到"心即理"

既然"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反過來就是得"求理於心""心外無理"了, 推而言之, 也可謂有"心即理"的意思在。但這時的王陽明, 還只是初具"心即理"的意識, 還沒有完整明白的論述。畢竟《年譜》說的"格物致知之旨"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而非"吾心自足"。在當時程朱理學的語境下,"性"指人的天性,"心"指人的主體意識,兩者不能等同,直到後來王陽明才提出"心即性"的命題。可見王陽明龍場所悟尚未完全擺脫朱熹的影響,仍在思想成形階段。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內容是什麼?

3、提出"知行合一"

錢德洪《陽明先生年譜》正德四年條記曰 :"四年己巳,先生三十八歲。在貴陽。提學副使席書聘主貴陽書院。是年先生始論知行合一。"這時距離悟道僅一年,因此"知行合一"也可以看作龍場悟道的成果。當時朱熹"知先行後"論在社會上造成了知行脫節,以致形成"空空窮理,只在知上討個分曉之非"的現象。王陽明針對這一社會現象,為補偏救弊而提出"知行合一"。 這是與其"求理於心"密切相關的。他與席書討論"知行本體"是已明白認識到, 求理於外, 知行本體就分裂為二, 求理於心, 則知行本體就只有一個, 所以知行合一之說自可成立了。可惜, 此時的王陽明, 還沒有像後來載江西時期那樣明確認識到這個知行本體, 其實就是"吾心之良知"。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內容是什麼?



@閱讀是種品味分享是種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