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多年前,他只用86字,寫就的家訓堪比猶太人的《羊皮卷》


1700多年前,他只用86字,寫就的家訓堪比猶太人的《羊皮卷》

時不我待,正青春,努力,珍惜一切!


00.關於孩子摔倒故事的啟迪

有一個猶太人教育孩子的故事:

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父親讓他 從茶几上跳到父親懷裡,然後抱住他,一次,二次,三次.....突然有一次父親不抱孩子了,孩子摔倒在地上痛哭。

這時,父親對孩子說:“請記住,除了你自己,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依靠任何人,一切只能靠你自己!”

猶太人就是這樣對孩子進行獨立人格教育的。

這種教育是由最值得信賴的父親所傳授,並且是孩子用痛苦來感受的,因此猶太人的小孩從小就在內心深處牢記獨立的信念!

這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有點不可理解,但是,讓孩子早點獨立,卻真真是為人父母早該考慮的,而不是讓孩子“只讀聖賢書,不聞窗外事”,導致孩子讀大學了,還要操心他衣服是否換洗了,飯是否吃得好,會不會談戀愛等等。

是的,讓孩子早點獨立是必須的!

獨立學習、生活,獨立處理很多理應他自己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而讓孩子學會獨立,是父母責無旁貸的!關鍵是我們父母如何做才好呢?

1785年前的諸葛亮,忙於政務和打仗,很少顧及家裡,尤其是對兒子諸葛瞻的教育,但是,作為父親,不能不管自己的孩子啊,畢竟,兒子已經8歲了!

日理萬機的諸葛亮,百忙中抽空寫了一封信給兒子,這就是著名的《誡子書》!


1700多年前,他只用86字,寫就的家訓堪比猶太人的《羊皮卷》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言辭懇切,充滿愛與智慧的家書,儼然就是家訓,千百年來,影響了無數中國人,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1700多年前,他只用86字,寫就的家訓堪比猶太人的《羊皮卷》

父愛如山

01.《誡子書》:充滿智慧的愛

愛孩子,要有點智慧,而不是盲目的愛,更不能溺愛,否則,只會害自己的孩子。

如果不教會孩子做人、成才,即使父母給他金山銀山,也會坐吃山空,關鍵是還可能因為驕奢淫逸而誤入歧途。

父母給孩子最重要的應該是智慧!

諸葛作為三國時蜀漢丞相,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

《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不啻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

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幹,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

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

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茅屋裡,到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主旨: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

一個人,如何才能成才呢?

諸葛亮濃縮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體驗,嘔心泣血寫就的這86字家書,語重心長, 殷切希望穿越千年依然力透紙背啊!

這樣的愛,充滿智慧和正能量!


1700多年前,他只用86字,寫就的家訓堪比猶太人的《羊皮卷》

“靜”中明志治學

02.“靜”的力量

諸葛亮告誡兒子:“靜”乃修身的根本。

老子說:“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意思是說,根是萬物生命的來源,迴歸根才是靜,能靜才能迴歸生命。

這就是講“靜”的重要。

《誡子書》中,諸葛亮告誡兒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諱怠慢、懶惰、急躁、不必要的冒險。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   

諸葛亮強調:要“澹泊”自守,“寧靜”自處,勤學勵志,從澹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上狠下功夫。

靜的反面就是:急躁。

諸葛亮教育兒子切忌心浮氣躁,否則,不能靜心治學,不能靜心思考。

反而會導致舉止荒唐,於事無補,百事無成。


1700多年前,他只用86字,寫就的家訓堪比猶太人的《羊皮卷》

“勤學”是成才的基石


03.“志”“學”“才”:三駕馬車

荀子曾說:“篤志而體,君子也。”

有堅定的意志為志向、抱負而奮鬥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所以,一個人是否有志向、理想,是成為君子的必要前提;一個人要成才,必定要先立志。

但是,立志還不夠,因為“常立志不如不立志”.

墨子曾說:"志不強者智不達。"

意思是志向不堅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堅定的意志在一個人成才過程中猶如統帥,意志強,才能充分地發揮智慧。如果沒有堅強不屈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即使有超人的智慧,也難以有所作為。

所以,諸葛亮告誡兒子:“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充分論證了“志”、"學”、“才”這三者相輔相成的關係。

毋庸置疑,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而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循序漸進。

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

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


1700多年前,他只用86字,寫就的家訓堪比猶太人的《羊皮卷》

立志而勤學方能成才,才會有收穫的秋天

04.珍惜時間方無悔青春

相對浩渺的宇宙,動輒上億年存在的星球,時間對每一個人而言,太短暫了,也太寶貴了!

正如孔子面對滔滔東逝的流水感嘆時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30歲以前,覺得時間過得好慢,30歲以後,突然覺得時間進入了加速度,一晃就是一週,一想一個月就過去了,才在說2019年,好像一眨眼的功夫,2020年就來了!

諸葛亮告誡兒子,一定要珍惜時間,致力於學習,否則,年紀一大,一老,曾經把高山夷為平地的雄心壯志也會消失殆盡,曾經堅強的意志也會磨損以至於煙消雲散。

最後,蹉跎歲月,一事無成,只能在悲傷、悔恨中守著破舊的茅屋,孤獨飲恨!

正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所以,要趁年少勤奮學習,學有所成,成為棟樑,才能為國出力、奉獻社會,做一個有價值的人,才不枉此生!


1700多年前,他只用86字,寫就的家訓堪比猶太人的《羊皮卷》

讓孩子成才是父母最大的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