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排量如何換算?要注意什麼?如:1.4T等於多少自然吸氣?

唯心所造


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沒辦法簡單的換算,只能說有一個大致的範圍,因為各個廠家研發定位是不一樣的!

通過增壓加大進氣量,增加發動機輸出功率

渦輪增壓發動機是通過增加渦輪增壓器和中冷器實現增壓的,渦輪增壓器可以理解為一個“被髮動機尾氣推動的鼓風機”,把空氣灌入進氣歧管,實現增壓目的,而中冷器起到為空氣降溫的目的,降低空氣溫度可以增加空氣密度,使同一時間進氣量增大。渦輪增壓值的壓力越大,發動機的進氣量越大,再通過電腦計算進氣量、匹配相應的燃油噴射,從而實現增大發動機輸出功率的目的。

通過調整渦輪增壓器的洩壓值控制輸出功率

當然,渦輪增壓器的增壓值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發動機研發需求進行匹配和調整,此外當達到一定的增壓值以後,為了避免發動機缸內壓力過大產生爆缸,會在渦輪增壓器上設置有“洩壓閥”,當壓力達到設定值以後,開啟洩壓閥,確保壓力可控。而洩壓閥的額定設定值越大,發動機輸出功率越高。

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相比,輸出功率無法簡單換算

通常情況下,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相比,在不增加物理排量的前提下,可以獲得相當於增加40%左右的功率,也就是說,一個1. 0L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相當於1. 4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不過,具體還要看廠家的設計和定位。

比如,本田在CRV上匹配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可以達到142kw,而本田1.5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只有96kw,動力增幅達到將近48%。

我們再以大眾的1. 5L和1. 4T渦輪增壓發動機來比較,1. 5L的最大輸出功率只有82kw,而1. 4T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12kw,動力增幅只有34%。

輸出功率的增加需要通過強化設計

雖然可以通過增壓實現動力的增加,但是在增壓的同時,也需要對發動機的缸體、曲軸、缸蓋燈部件進行相應的強化設計。但是,這種強化設計通常來說也會增加成本。


眾口說車


你好,我是沐宸。

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排量如何換算,這個沒有所謂的規律 。因為很多同排量車型帶T的還分高功率和低功率!只能給你個基本的參考值;

常規版渦輪增壓發動機換算係數為

1.0T≈ 1.3-1.5

1.2T≈1.6L-1.8L

1.4T≈1.8-2.0L

1.5T≈2.0L-2.3L

1.6T≈2.2L-2.4L

1.8T≈2.4-2.6L

2.0T≈2.5-3.0L

比如說1.4T 號稱是能比肩2.0 ,但是真正對比還要看各種發動機的實際動力表現,比如大眾1.4T 135馬力左右,對比福特2.0GDI170馬力,並不出色這能換算成相當嗎?不能 直接換算NA動力,這是不科學的發動機,沒有所謂的加T,他的動力表現就能媲美多少排量的NAT有T的好處,NA也有NA的好處。比如小排量的T,在2000轉就能獲得最大扭矩而NA要4000、5000多轉才行,但是在拉高速的時候小排量T的動力表現,並不比比他排量大,NA好相反,打雞血的意味更足些因為,排量擺在那裡,NA在未來還是具有足夠的市場的,畢竟T即使在搭配雙離合這類變速箱也不能媲美NA動力輸出的平順性,這對於越野車輛是很重要的。就比如小排量的T目前的技術規格是不適用于越野用途車輛的。


單手漂移


首先是沒有準確的換算!因為很多同排量車型帶T的還分高功率和低功率!只能給你個基本的參考值;

常規版渦輪增壓發動機換算係數為

1.0T≈ 1.3—1.5

1.2T≈1.6L-1.8L

1.4T≈1.8-2.0L

1.5T≈2.0L-2.3L

1.6T≈2.2L-2.4L

1.8T≈2.4-2.6L

2.0T≈2.5-3.0L


但從駕駛感受來說自然吸氣相較於渦輪增壓!自燃吸氣動力會更加平順!渦輪增壓在很多車型上還是會存在渦輪遲滯的問題!因為國內的排量稅問題!現在大排量自然吸氣越來越少見了!

歡迎大家評論區交流!感覺寫的還行的給個贊吧!


老溼機說車


這個要看具體車型來分析,並沒有嚴格的換算公式。題主說的1.4T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大眾、現代等車型上都有出現,其中大眾的1.4T又分高低功率版本,低功率已經接近1.8自吸性能,而高功率可以媲美2.0自吸發動機的性能。現代1.4T則要比大眾1.4T高功率略低。大部分渦輪增壓發動機會大幅提升扭矩輸出,最大扭矩轉速也會進一步降低,以便更快的觸發渦輪介入。我們基本上可以斷定1.4T約等於1.8-2.0L自吸排量的性能,而扭矩會普遍較高。

本田最近大力推廣的1.0T三缸發動機,其性能已經媲美甚至超越大部分1.5/1.6L自吸發動機了。其與日產的1.6L自吸相比,已經在扭矩輸出上遙遙領先。豐田的1.2T也逐步替代1.6L,而別克的1.3T/1.5T則要強悍很多,甚至逼近一些品牌的2.4L自吸發動機。

每個品牌針對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調教不同,其性能也略有不同,但是大部分會趕超高一級自吸發動機。

1.0T/1.2T相當於自吸的1.5/1.6L;

1.4T/1.5T相當於自吸的1.8/2.0L;

1.8T/2.0T相當於自吸的2.4/3.0L;

以上僅僅是部分車型的對比情況,像是法系的1.8T已經超過200匹馬力,本田2.0T高功率更是逼近300匹馬力,其已經超越很多3.5L自吸發動機的性能了。所以,具體車型具體分析,未來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將會是大勢所趨,會攜手新能源一同開創更加節能、環保的通行環境。


貓眼看車


渦輪增壓與自然吸氣發動機不存在標準的換算關係,因動力曲線不同決定了即使參數相同駕駛體驗也會差很多;但這是理論值,以實際用車環境作為參考標準,1.5T左右相當於2.5~3.0L。

以以下兩臺發動機作為參考對比:

  • 某國產1.4T發動機,其最大功率為116kw、峰值扭矩260N·m(1400-4000轉)。

  • 某合資品牌2.5L發動機,最大功率154kw、峰值扭矩250N·m(5000轉)。

兩臺發動機的排量差了1.1升但是扭矩相同,原因為增壓進氣壓縮了單位體積內空氣的比例,氧含量的增加使得燃燒火焰溫度升高、燃燒反應過程中分子運動的強度增加,這是扭矩提升的基礎。

不過重點不是扭矩的差距而是發力區間的不同,假設怠速均為800轉,兩車的加速曲線差異如下。

  • 2.5L發動機在800~5000轉階段中扭矩線性增長,直到5000轉時才能達到250N·m;那麼假設在2000轉時扭矩輸出僅為150N·m,在3000轉時輸出扭矩為180N·m,這是日常代步最常用的轉速區間,其輸出功率僅為31.42kw~56.55kw。

  • 1.4T發動機在1400~4000轉均可持續輸出最大扭矩,那麼2000轉時可以輸出54.46kw、在3000轉時即可輸出84.68kw功率,同一轉速內輸出功率越大則動力越強,如果能以小排量實現甚至超越大排量的功率則油耗也會更低。

  • 但是在高轉速時功率曲線會出現較大的差異,2.5L在5000轉時能達到峰值扭矩,輸出功率則為130.9kw;1.4T發動機在5000轉時扭矩會出現下滑,假設為180N·m則只能輸出94.25kw。

在高轉速時這臺小排量渦輪增壓機反而出現了動力下滑,所以在這種狀態下無法給出1.4T能相當於2.5L的結論。

不過以上只是理論範圍內,5000轉輸出130kw的功率100%會嚴重超速,綜合120km/h的最高限速而言大扭矩的持續輸出更加重要,因為1.4T從起步加速到最高限速使用的時間更短,2.5L在同樣的時速範圍內加速時間更長,雖然能夠在150~200km/h之間加速會比1.4T更快更直接,但是它沒有機會也不敢嘗試,否則駕駛證12分瞬間就沒有了;這種動力曲線只適合正常加速範圍在150~300km/h之間的賽車,當然也不會是自然吸氣,只是指曲線相似而已。

所以實際場景得出的結果約為1.5T左右等於2.5~3.0L,2.0T性能機得是V6~V8的大排量自吸發動機才能相提並論,但加速仍然不會有同樣參數的增壓機直接,即使在高速區間;因為2.0T發動機也可以有200kw左右的最大功率,與這些機器對比,高油耗弱動力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已經達到了淘汰的邊緣。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



天和Auto


渦輪增壓與自然吸氣機器,並不存在所謂的換算方式;大多數朋友談渦輪增壓發動機時,往往只是用相當於的說法描述,比如說某款1.4T機器、相當於2.0L自吸,而判定標準往往是根據其功率大小,比如找到一款與1.4T功率參數相差不多的自吸做比較,比如某款2.0L機器與1.4T機器的功率一致,那麼這1.4T就相當於是2.0L的自然吸氣!


所以這種判定方式並不是固定的,因為增壓系統就是這樣,增壓值越大、平均有效壓力也就越大、扭矩自然就被拉得更高,那麼扭矩乘上轉速後、得到的功率也就越大,所以即便排量是1.4T不變,而它的實際功率是可以千變萬化的,1.4T可以爆發一百多匹的馬力、也可以釋放二三百匹的性能,關鍵在於設計者、對它的預期,以及設計目標;所以渦輪增壓器就是這樣,沒有定式、也不存在換算自吸的方式!


F1賽車1.6T的發動機

之所以用F1的1.6T發動機做比較,是因為起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容易說明問題,1.6T與題目中的1.4T排量相差不大對吧?要知道民用車的1.6T發動機,往往只具備兩百匹不到動力,超過2.0L自吸、而接近於2.4L;而F1的1.6T發動機馬力高達八百匹(甚至破千),這個功率相當於自然吸氣多大排量?自然吸氣的機器貌似很難達到八百匹吧,即便是現在依然玩自然吸氣的林寶堅尼,6.5L的機器不過提供了770PS的馬力!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說F1的1.6T發動機相當於這6.5L自吸呢(這還得是林寶堅尼的自吸,一般的就算7.0L也到不了這個馬力)?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它的實際表現是存在不同的,排量可以固定、但其性能卻可以不同;比如說一款1.4T的機器,打0.80BAR是一種狀態,也許它僅僅是接近2.0L自吸的水平;而如果給它打上1.20BAR呢?它可能接近於2.4L自吸;而如果更兇狠的打到5.00BAR呢?那完全就是另外一種景象了,只要缸體強度夠大、能夠承受住壓力,那麼增壓機的邊界在哪、還真不好說,無非就是脫離實際罷了!


所以渦輪增壓與自然吸氣之間存在換算的方式麼?其實根本就沒有換算,所謂的某增壓機相當於多大的自吸,只是利用了它們的共同點罷了、比如馬力一致時,所以這就是一種最基本的判斷方式;功率=扭矩*轉速,這個公式相信朋友們都懂(常量省略),實際上渦輪增壓就是利用提高扭矩的方式來增加功率的,簡單點說歧管壓力、與扭矩成正比,而提高增壓值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增加歧管壓力、不斷增加平均有效壓力的過程,同樣這個過程也不斷增加了扭矩,在轉速不變時、扭矩變大,功率是不是也變大了?所以功率、扭矩其實是一回事,什麼扭矩決定加速、功率決定極速的說法都是謬論,功率本身就是乘上轉速的扭矩,咋還給整分家了呢?


非專業車評


換算是沒有意義的,也沒有標準。因為渦輪增壓很容易在相同排量下調校出不同的功率,自然吸氣則相對簡單,統一技術年代之下排量和動力是高度相關的,基本上多一分排量就多一分動力。所以同排量的渦輪增壓的動力可能對應不同排量的自然吸氣,沒法一概而論。同樣是1.5T 中型車,本田雅閣260Turbo、別克君威20T、寶馬318Li的0-100km/h加速時間相差將近3秒,豈是同一個排量的自然吸氣動力能描述的?2.0T作為當前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黃金排量,功率跨度就更大了,從奧迪A4L的150馬力超低功率到奔馳A45的381馬力,基本上對應自然吸氣2.0L-5.0L的跨度。

另外,兩類發動機出力特性也是不一致的。渦輪增壓是靠在中低轉速更強的扭矩爆發力提升動力,其峰值扭矩是一個轉速區間而不是一個點。不過到了高轉速區域就比如打開一個叫做旁通閥的裝置來洩壓,否則發動機負荷太大受不了。一旦旁通閥打開,扭矩就會下降,最大功率也就不會再攀升了。而自然吸氣發動機主要是靠壓榨高轉速來提升功率,低扭相對差一些。比如大眾的1.4T,高功率版150馬力,250Nm,功率相當於2.0L自然吸氣,扭矩則是2.5L自然吸氣的水平。

在這個渦輪當道的國內市場,與其換算排量,不如直接比較功率高低,這不是更直觀麼?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提供一個我用的計算公式:T+T/2=L

T(渦輪增壓排量)+T(渦輪增壓排量)的二分之一,即該渦輪增壓排量相當的自然吸氣排量,如1.4T相當於自然吸氣2.1,公式如下:

1.4(T)=1.4+1.4/2=2.1(L)


Ambrosini


我們都知道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性可以媲美更大排量的自吸發動機,也因此人們喜歡拿不同排量的渦輪機和自吸機進行對比,比如有人說1.8T的動力水平基本上與2.5的自吸發動機相當,2.0T的動力水平基本上和3.0的自吸相當。其實大部分都是根據發動機動力參數來判斷的。這也是最直觀的方法。

從本質上說渦輪機和自吸動力差別的根源在於進氣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由於進氣端是正壓力,所以進氣量巨大,動力也更好。假如增壓壓力為0.4Bar,那麼渦輪機進氣量就是同排量自吸發動機的1.4倍。大概1.4T動力水平相當於1.4×1.4=1.96,也就是2.0自吸。而1.8T動力水平相當於1.8×1.4=2.52,也就是2.5自吸。



不過還要考慮泵氣損失,因為自吸發動機靠節氣門調節進氣量,節氣門沒有全開時會增加進氣阻力,從而導致功率損耗,而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全開節氣門進氣,進氣損耗更小。而且發動機輸出特性與缸徑和行程也有關係,所以以上判斷只是大概類比,並不是精確的方法。想要了解具體參數看一下發動機輸出特性曲線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愛車大家說


何為排量?


簡單地說就是活塞在氣缸內做功時,它從上止點位置移動到下止點位置的過程中,活塞所通過的空間容積被稱為這個氣缸的排量,而一臺發動機有幾個氣缸,則將這幾個氣缸的單氣缸排量相加,就是這臺發動機的排量。

我們都知道帶T的發動機,它的輸出功率要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氣車高出一截,雖然在相同轉速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用功率=轉速X扭矩/9550的關係,來算出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各自的功率輸出關係,但發動機的功率和排量之間卻沒有固定的公式可以進行換算。


從理論上來說,發動機的排量和功率之間是存在一定的正比例關係,也就是說排量越大的汽發動機,通常情況下它的輸出功率也會越大。不過隨著現代汽車科技的不斷髮展,發動機已經不能簡單的用大排量就等於大功率的思路來進行判斷了,比如我們可以在發動機上採用多氣門技術、缸內直噴技術、渦輪增壓技術、分層燃燒技術等工藝,這就可以在小排量發動機的基礎上,實現與大排量發動機相等的輸出功率。

一個車企在發動機技術和調校方面的水平,會直接影響到他們不同排量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大小。比如大眾的1.4T高功率版的發動機,它的最大功率是110KW,峰值扭矩是250牛米,這個數據就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很多2.0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比如馬自達昂克賽拉2.0L的最大功率為116KW,峰值扭矩為202牛米;雅閣2.0L的最大功率為114KW,峰值扭矩為190牛米等。但同為相同排量的1.4T發動機,我們有些國產車型可能就和做到大眾1.4T發動機有一些差距,比如吉利最近上市的繽瑞1.4T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98KW,峰值扭矩215牛米。

這個動力數據也就相當於一些1.8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水平,例如:雪鐵龍C4L最早的1.8L發動機,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172牛米;日產軒逸的1.8L發動機,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174牛米;本田思域的1.8L發動機,最大功率104KW,峰值扭矩174牛米等等。


但雪鐵龍C4L的1.2T發動機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230牛米,它又超過了繽瑞的的1.4T發動機數據,所以由此看出帶T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之間,在排量方面是沒有必然的聯繫的。

不過從實際使用經驗的角度來說,帶T發動機會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高出30-40%的輸出功率。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1.2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與1.6-1.8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媲美,而很多1.4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又叫囂著自己可以比肩2.0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


綜上所述,如果車主有一顆追求動力的心,那選擇帶T發動機是比較不錯的選擇,但帶T發動機的主要存在渦輪遲滯的問題。也就是說當發動機達到某個轉速點時,比如大眾1.4T高功率版是1750轉,在此時渦輪增壓器的洩壓閥開始介入工作。此後隨著油門深度的增加,在整個峰值扭矩的轉速區間內,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過程是:初始階段先急速爆發峰值扭矩80%的輸出→達到峰值扭矩後平穩輸出→末端開始陡然下降。

帶T渦輪在轉速超過轉速區間的上限後,動力也會有較為明顯的下降,這也是很多帶T汽車在進行高速加速時,會感覺比低速加速時開起來肉的原因。而自然吸氣發動機它的扭矩輸出,是隨著油門深度的逐漸增加,而逐漸增加相應的進氣量和噴油量,整個動力的輸出是一個較為線性的過程中。即使自然吸氣發動機轉速超過了峰值扭矩的轉速點,它的動力衰減也是一個較為平順的過程,所以人們普遍都認為自然吸氣發動機開起來會很平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