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谈判思维远胜你一筹,是天生的谈判家!


孩子的谈判思维远胜你一筹,是天生的谈判家!| 跟孩子们学谈判

孩子的谈判思维远胜你一筹,他们是天生的谈判家!| 跟孩子们学谈判 第一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308篇推文。

全文共2723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孩子的谈判思维远胜你一筹,是天生的谈判家!| 跟孩子们学谈判

1 引言

前两天,我女儿婉初的小学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号召我们参加一个“家长进课堂”的活动。

这个活动的主旨是让有资源的家长可以到孩子的班上,给孩子讲讲一些学校以外的知识。

我带着忐忑的心情报了名。

对于一个赋闲在家的人来说,我的时间还是充裕的;

我也经常给一些公司、团体的成人们做培训讲座,对着三十几个孩子讲课,我一点也不紧张;

那我为什么还会忐忑呢?

因为我只懂“谈判”这个话题,对于一群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这个话题是不是过于复杂?难于理解?

我真的不知道,所以我忐忑不安。

我花时间整理了一个45分钟的内容,尽可能简单、易懂,主题就是,

我们为什么要谈判?

尽管我已经极力去简化内容,但要把“谈判”的核心思维讲清楚,有一些内容是无法回避的。

比如,

理性。

同理心。

我甚至在开始之前,并没有对孩子们能否听懂抱任何期望;

可是这45分钟,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在上课的过程中,“理性”这个词第一次在课堂上出现,竟然是一个孩子主动说出口的!

十岁的孩子能对理性和感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实在难得。

孩子们对“谈判”的接受程度,和天马行空的发散思维,反而让我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这是一个全新的系列推文,我称它为“跟孩子们学谈判”,它的思维方式依然来自诺顿商学院的“更好一点”谈判系统。

好,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跟孩子们学谈判”呢?

难道孩子们的谈判思维比我们高明吗?

2 为什么要跟孩子们学?

更好一点”谈判系统介绍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很多个系列,其中包括,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些谈判思维方式,都在围绕一个核心,

它试图通过谈判的思维,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一点。

请留意,它只是希望我们可以“更好一点”,而不是让我们可以一下变得非常好。

而这正是这套谈判理论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们经常忽略那一点点的改变;

这体现在我们求知的道路上,总希望可以找到一本真经,一本武功秘籍,学会之后就天下无敌。

我在刚刚迷恋“谈判理论”的最初,就是这种心态,认为只要学会了一套知识,就能脱胎换骨,成为一个“谈判大师”。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如我所愿,正如追求一夜致富的痴心妄想,在学习谈判的道路上依然如此。

但幸运的是,这套谈判系统却真的可以让我们“更好”一点点,就一点点。

在这件事情上一点点,在那件事情上一点点,今天一点点,明天一点点;

人的一生并不长,但也不短;

如果你可以经常让自己“更好”一点点,长期来看,你一定会变得更好。

而这就是“更好一点”谈判系统,希望我们掌握的思维方式。

我还要告诉你一个更让人惊讶的事情,那就是,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更好一点”谈判系统惊人的相似。

孩子们从出生,呱呱坠地开始,天性使然,凡是能让自己更好一点的,他们从不放弃,从不厌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哪怕是在他们还只是会哭闹的时候;

如果她饿了,你还不喂她,她一定会哭到你喂她为止;

如果她拉了,你还不给她换尿布,她也一定会哭到你给她换为止;

当他们更大一点,会说话会走路之后,他们懂得对大人察言观色,揣摩每一次大人生气大怒背后的原因,知道大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在哪里;

这正是同理心精神所在;

不仅如此,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孩子们绝对不会在乎自己的面子,他们能屈能伸,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婉转的时候婉转;

这正是谈判秉持的理性思维;

而这些,从没人刻意教过他们;

好好想想,你的孩子有没有曾经请求你,

爸爸,我就再看一分钟好吗?

你要明白,这就是“更好一点”的谈判思维,我们并不奢望整个世界,我只想离我的追求更近一点,让我更好一点。

爸爸,我爱你!

这是典型的“谈判情绪回报术”,让一个父亲顿时无所适从。

爸爸,如果我多喝水、多休息,你就不要带我去医院打针好吗?

这是典型的“谈判的复杂交易”思维,我不记得我教过她!

是不是突然发现,身边这个不到一米高的小家伙,在谈判思维上,远胜你一筹?

3 去和孩子们谈判

谈判是一个互动的行为,跟孩子学谈判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和孩子谈判。

这和所有的谈判一样,和孩子谈判也要求我们站在孩子的世界里考虑问题,体会他们的内心,做到感同身受。

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和我们的谈判思维背道而驰。

不妨想一想,是不是在谈及教育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告诉你,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要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涵养、有文化、有爱心、有知识的人,所以你的一切教育方式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去做的;

然而这样的做法有一个问题,这些目标都是家长想要孩子成为的样子,这些目标都是家长自己的目标,它并不是孩子的,并不是孩子脑海中想要的目标;

这个问题正和人们在谈判中经常犯的错误如出一辙,当谈判者陷在自己的“正确”逻辑中不能自拔,而忘了去换位思考,这场谈判一定没有结果。

放在和孩子的教育沟通中来,就意味着,当家长苦口婆心的告诉孩子,要按照家长的意见去成长、去学习、去生活的时候,家长所秉持的观念越是坚决,孩子接受你的观念的程度就越低。

你只有现在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你才能出人头地!

没错,作为家长,你说的没错,你绝对是正确的;

可是有几个孩子真正能在还是孩子的时候,明白这些道理?

家长越是不耐其烦的唠叨这些道理,孩子越是反感,越是不会把你的话听到心里去。

因为,你没有站在孩子的世界里去思考问题,这是一个最不可能有结果的谈判。

相反,孩子从小在和我们谈判的时候,却不会死守着自己的立场不变,和你僵持下去;

他们知道僵持下去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反而会换位到家长的世界里,来打动你。

还记得“谈判思维”的第一篇文章中,我的谈判启蒙老师,Terrence老师的女儿是如何做的吗?

有一天早上,Terrence正要出门上班,他的女儿突然对他说,

“爸爸,能不能搭你的车去学校?”

Terrence老师马上就气不打一处来,火大的说,

“学校就离家里几分钟的路,你就这么懒吗?”

女儿沉默少许,轻轻的说,

“......不是的,爸爸,你平常那么忙,我只是,只是想和你多待一些时间......”

Terrence老师瞬间无语,心中无比愧疚,

“乖女儿,爸爸这周每天都送你上学......”

你看,当Terrence老师的女儿向父亲提出要求,并遭到拒绝的时候,她并没有坚持去和父亲争论,到底为什么父亲应该开车送她上学,或者开车送她上学是多么正确的事情,这些都是站在女儿自己世界里的立场和想法,这些想法再正确,都不会影响父亲;

他的女儿选择马上换位到父亲的世界里,在父亲的脑海里来考虑问题,什么才是一个每天忙于工作的父亲对女儿最亏欠的事情?

陪伴!

所以,“爸爸,我想让你多陪陪我!”,一个简单而强大的同理心推演,瞬间完成谈判目标!

4 小结

怎么样?

是不是觉得我们真的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谈判的知识?

那到底为什么孩子们会如此精通谈判之道呢?

我们下一篇继续聊。


-

孩子们是天生的谈判家

-
-

这里是“谈判思维”!

“跟孩子们学谈判 第一篇 ” 待续

--- 桔梗


孩子的谈判思维远胜你一筹,是天生的谈判家!| 跟孩子们学谈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