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年前的地球到處是水,沒有一塊大陸


30億年前的地球到處是水,沒有一塊大陸


水、水,水,到處都是水,找不到任何可以休息的陸地。

新的證據表明,這顆行星30億年前被浩瀚的海洋覆蓋,根本沒有大陸。

後來出現了大陸,因為板塊構造將巨大的岩石陸塊向上推高,突破了海面。

他們發現了關於這個古老的水世界的線索,這些線索保存在一大塊古老的海底中,現在位於澳大利亞西北部的內陸。

大約45億年前,塵埃和太空岩石之間的高速碰撞形成了我們星球的開端:數千英里深的氣泡狀、熔融的岩漿球體。

地球在旋轉時冷卻;最終,在1000到100萬年後,冷卻的岩漿在地殼中形成了第一批礦物晶體。

與此同時,地球上的第一批水可能是由太陽系外的富冰彗星帶到這裡的,或者可能是在地球形成的時候,從孕育了太陽及其軌道行星的粒子云中以塵埃的形式到達這裡的。

當地球還是一個熾熱的岩漿海洋時,水蒸氣和氣體蒸發到大氣中。

愛荷華州立大學地質和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本傑明·約翰遜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說:“當天氣變得足夠涼爽時,雨就從大氣中飄了出來。”

約翰遜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我們不能真的說出我們工作中的水的來源,但我們確實表明,無論是什麼來源,當岩漿海還在的時候,它就已經存在了。”

大約32億年前,枕狀玄武岩排列在海底。

30億年前的地球到處是水,沒有一塊大陸

澳大利亞的岩石風景保留了一個可以追溯到32億年前的熱液系統,“並記錄了從表面到驅動循環的熱機的整個洋殼,”約翰遜說。

在崎嶇的海底保存著不同版本或同位素的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同位素之間的關係可以幫助科學家破譯古代海洋溫度和全球氣候的變化。

然而,通過對100多個沉積物樣本的分析,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

他們發現,32億年前,海洋中含有的氧-18比氧-16更多(後者在現代海洋中更為常見)。

在沒有大陸的情況下,海洋將攜帶更多的氧-18。

研究發現,這兩種氧同位素之間的比率暗示,當時根本沒有大陸。

約翰遜在電子郵件中說:“這個價值與現代海洋的不同之處在於,缺乏新興的大陸地殼可以最容易地解釋這一點。”

約翰遜說,其他研究人員之前曾提出過地球曾經被海洋覆蓋的想法。

然而,關於海平面以上有多少地殼可見,各方意見不一。

他解釋說,這一新發現“為海平面以上陸地的存在提供了實際的地球化學約束”。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寫道,古老的水世界地球的前景也為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出現在哪裡,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約翰遜說:“生命起源有兩大陣營:熱液噴口和陸地上的池塘。”

“如果我們的工作是準確的,這意味著直到32億年前的某個時候,陸地上生命出現和進化的環境數量都非常少或根本沒有。”

作者:明迪·魏斯伯格(Mindy Weisberger)

冬哥譜科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