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權一朝的風雲人物,清朝權臣和珅的絕命詩有著什麼深意?


擅權一朝的風雲人物,清朝權臣和珅的絕命詩有著什麼深意?


“五十年來幻夢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清朝中期的大權臣,乾隆帝的最寵愛的近臣,和珅在乾隆帝死後的第十五天,被掌權的嘉慶帝賜死。在死前,和珅就在自己的衣帶上留下了這麼一首難以解讀的絕命詩,著名清史專家孟森在《明清史論著集刊》中寫道”臨絕作詩,似偈似謠,不甚可解……拈《朝鮮實錄》此則而推測之詞也。“


擅權一朝的風雲人物,清朝權臣和珅的絕命詩有著什麼深意?

▲與影視劇中形象不同的是,歷史上的和珅“相貌白杳而英俊”。


和珅的衣帶詩流行甚早,而其中最難以解讀的就是第三句的“水泛含龍”。如今“水泛含龍”有多種解讀,有慈禧轉世禍國一說,言稱和珅的前身是乾隆寵愛的妃子馬佳氏,所以深受乾隆寵愛,而後身便是禍亂清朝的慈禧太后。


轉世說以“夏後龍漦(chí,涎沫)” ”生褒姒“的典故來指和珅轉世禍國妖姬,即為慈禧。也有“水泛”為前年河南黃河大決口,“含龍”二字,則是說女主藉水患降誕,女色亡國,仍是指慈禧。


此言實則大謬,和珅之所以被乾隆寵愛,是因為他“承訓書諭,兼通清漢。旁午軍書,唯明切斷”的才華,於清文、漢文、蒙古、西番(藏文)頗通大意的外語能力,“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勤勞書旨,見稱能事”的治國才幹。此說法應為清朝民眾對和珅、慈禧的憎惡,所以將他們混為一談,牽強附會的把和珅絕命詩的各種解釋都朝此方向發展,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和珅變成慈禧。


擅權一朝的風雲人物,清朝權臣和珅的絕命詩有著什麼深意?

▲慈禧禍亂大清,貪婪無德,為後世所不齒。


除了轉世一說,還有“水泛含龍”實為錯錄,應該是“睢汛合龍”都說法。而“睢汛合龍”便是指睢州水患,等待合龍。(修築堤壩或橋樑時從兩端開始施工,最後在中間接合,稱“合龍”。)如按此說法,便是和珅死前再表忠心,意為”等待睢口合龍之日,祭神的嫋嫋香菸中,你們會看到我和珅的忠魂。“


擅權一朝的風雲人物,清朝權臣和珅的絕命詩有著什麼深意?

▲和珅生前曾因功位列紫光閣功臣。


除了上述說法,還有佛家禪機等解讀,但觀點眾多,故此本文中以筆者推敲為主,不引用其餘觀點。


從筆者個人角度認為,和珅前兩句絕命詩的意思較為明顯。和珅身陷囹圄,尚未曾定罪之時,便已有詩作遺留,其中皆稱自己為“孤臣”,感念皇上的恩德。有趣的是,和珅並未明確的說明是當今聖上還是已逝的太上皇,但不論說的是誰,其中表達忠誠,委婉申訴之意昭然。乾隆死後的第十五天,嘉慶終於頒佈了處死和珅的諭旨。和珅聽聞之後,知道前面屢次三番的表忠心是沒用的,自己終究難逃一死,故此最後的絕命詩寫道“五十年來幻夢真,今朝撒手謝紅塵”。


和珅才華橫溢,一生“五十年”風生水起,大權在握,但這富貴的五十年現在就如同一場幻夢。如今命不久矣,和珅卻不嘶喊謾罵,也不怨恨皇上,只輕悄悄的以“謝紅塵”結尾,可見和珅已不再期望嘉慶帝的赦免,只想以自己的如今的平和心境來換取嘉慶有朝一日的愧悔。


擅權一朝的風雲人物,清朝權臣和珅的絕命詩有著什麼深意?

▲面對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以“鹹與維新”的旗號,誅和珅,求直言,開言路,暫時穩定住了局勢。


後兩句的難點在“水泛含龍”,無明確典故可依,如按照筆者思路,從前兩句推敲,“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這兩句是和珅求生無望,心灰意冷,已經在想自己的身後之事了。而“他時水泛含龍日”之意,可以不管難以理解的“水泛含龍”,簡單解讀為“他日”。和珅的意思應為有朝一日,也只有在後人祭拜的“香菸”中才能看到我的靈魂顯現。


擅權一朝的風雲人物,清朝權臣和珅的絕命詩有著什麼深意?

▲和珅一生斂財無數,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這詩雖為絕命詩,和珅卻已明瞭世事如夢,故此在死前和珅並無怨恨,失去了財富權力,連命也只在旦夕之間,和珅的心境已經古井無波。幻夢、撒手、香菸、紅塵、後身,和珅將這首詩寫得如真似幻,極具佛道禪意,僅看此詩,便已見其才。然“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據記載,行刑之時,和珅在磕頭謝恩後,接過欽賜的白綾,嘆了口氣說:“我是個痴人。”


可和珅真的是“痴人”嗎?《和珅秘檔》中有載“天下至大,兆民至眾,近年皆為和珅所矇蔽,諸務廢弛,若不速辦,幾不可問矣!不得已之苦衷,惟上蒼昭鑑耳。”此言措辭誇張。天下、兆民何等之大,如何能是和珅一人所能矇蔽?故嘉慶言天下、兆民,實則是為受和珅矇蔽的太上皇作盾。“若不速辦,幾不可問矣”“不得已之苦衷”,這些都能透露出嘉慶的心緒難安。和珅的聰明,其借詩傳遞的遺意,終於得到了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