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年代,結不結婚不重要,重要的是晚年自己有錢養老”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有人己開始拋棄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認為結不結婚,有無兒女都無所謂了,只要自己有錢養老。我認為,必須理性對待這個問題。我的評價是有利有弊,最佳狀態是有錢有兒女孫輩。為什麼?

1、不結婚的女人三四十歲,男人三五十歲,甚至六十多歲,如果身體健康,事業順利,可以活得瀟灑自如,幾乎無什麼阻力。

而結婚的,就有了鍋碗瓢盆的嗑嗑碰碰,大多有了枕邊的囉囉嗦嗦,甚至於嘔氣吵鬧,更甚者離婚結婚。就有了配偶的監督、限制和阻力。

2、不結婚的人,少了兒女的牽拌和對兒女的責任,以及對孫輩的義務。顯得清閒,有人受不了清閒,有人樂在清閒之中。

而同時沒有了祖孫隔代的天倫之樂,也就是不見了想的很,見了喜歡的不得了,也有厭煩的一陣子。這種天倫之樂不是親生的體會不了這個美妙的心理感受。

3、沒有兒女的中老年人春節是一個難過的十幾天。最近這個瘟疫居家之類的不好受。

4、有兒女的人,在兒女孝順,或者是比較孝順,或者是有錢能使之孝順的情況下,當自己行動不便,或者是大小便失禁,或者是臥床不起時,絕大多數別人(包括養老院)是比不上兒女的。

5、一個人一生要幾十年一百年,誰敢保證這個社會秩序一直這樣?如果遇到萬一,你的錢還不夠通貨膨脹的。

這時候,有兒女孫輩的大多數人就進退自如了。當然,這個社會確實存在只認老子錢,不認老子人的兒女孫輩,但是,畢竟是少數。


魚磊衛靜


養老錢再多它不會動,我們那裡有個沒結婚的老人,老了是五保戶,年輕時存得有點錢,先借給侄兒,以為老了會靠得了他,結果老了沒用了,借的本錢還是吵架還了斷親的。後來又另一家侄子又哄他,管他的錢,在他懶,病餓倒床後,侄媳婦就叫我們隊裡的老男人給他送飯,一天50元,後來沒給錢就沒送了,隔兩天送飯的人去看他,人已死了,通知他侄媳婦,他的侄子把他埋了。在生時他跟我們說看到別人家有孩子去來他心裡難受,他說有孩子的還是好。

雖說結婚養孩子會辛苦,祖祖輩輩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現在年輕人能掙錢想自己享受,不想承擔家庭,可能到老了,動不了了他們會後悔的,錢是不轉腳的。


吳安秀13


不認同。因為晚年很可能有了錢也沒辦法用。

一、晚年有錢,卻不能支配。我父親臨走留了筆錢給我媽,加上子女們平時孝敬她老人家的,她晚年一點都不愁錢。可是突然中風失語,枕頭底下的錢包裡很厚一疊人民幣,她中風後臥床不能正常行走,無法說出自己想買什麼,也無法自己去買什麼。再多的錢,對她而言,也形同廢紙一張了。

還要那些患老年痴呆的,則是連錢都認不出。他們一輩子省吃儉用的積蓄,最多是減輕了子女在養老方面的經濟負擔而已。怎麼支配那些養老錢,都由不得他們自己做主了。

二、身邊有人,勝過身上有錢。一旦晚年不能自理,身邊有人肯定勝過身上有錢。身邊的子女都是遲早要離開自己,他們要外出工作,中青年不可能天天專門在旁邊陪伴。

只有找個伴,才能和自己一樣有空,天天相守。而這個伴侶如果沒結婚,良心好的可能會照料對方,自私的就會大難臨頭各自飛了。據說女的一般會不離不棄,男的就難說了。所以結婚相對來說,有一定的約束力。法律層面,也有保障。

所以,我不認同“這年代結不結婚不重要,重要的是晚年自己有錢養老”。


閒客主


認同。現在的離婚率越來越高,結婚了也未必能夠白頭偕老。與其傷痕累累再回歸單身,還不如不結婚呢。另外,現在的孩子生活壓力非常大,靠兒女養老也已不太可能。所以,一輩子不結婚實際是一種理智甚至是聰明的選擇。省下了養兒育女的錢,老了請保姆或去敬老院養老,不一定比有兒女的差!


天意191242145


有時候想,一輩子時間,到底是最後養老生活品質重要,還是前面幾十年的生活品種重要。


初秋之禪


不認同這句話,俗話說再好的兒女不如半路的夫妻,看看你身邊的人除了非正常死亡的外有幾個人是老死的?大多數的人是生病而死,就算你有很多的錢養老院也不願意伺候一個躺在床上等死的人,肯定把你送往醫院,醫院裡也是要求有家人陪護的。一個人最難熬的是躺在床上等死的那幾天,而大多數人到那時都不想死。


走自己的路182757971


是的。

一個人如果不怕寂寞,還是不結婚的好!

非常理解現在的女性不太想結婚的心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讓越為越多的女性變得獨立!

最初男女結合在一起,是一種互補的方式,即男性外出打獵,女性做飯,在自然社會,女性的生存能力較差,所以需要通過與男人的結合,才能獲得到生活的保障,這也就是男主外、女主內意識的形成,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被冠上了女性行為的標籤。現實社會中,已經過了拼力氣的時代,知識、智慧成為了人們工作的資本,這讓女性在很多的工作中都可以嶄露頭角,論收入不比男人少多少,但是固有的模式,女人在家中還是要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現實社會就是女性獲取到了更多的工作機會,但是男性卻沒有過多的介入到生活之中,在一個家庭中,女性除了要工作,還是家庭戰場的主力軍,這樣的生活實在是挑戰著女性的內心世界。

現實的生活中,女性為了什麼要結婚呢?這個實在找不出一個讓所有女性都信服的理由。所以結不結婚,真的不重要!

自己努力存好養老的錢,然後開心的生活,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活選擇,都說人年輕時有福不是福,老了有福才是福。有人會認為,老了兒孫滿堂是種福,前日看著幾位老奶奶穿著旗袍行在世界各地,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福氣,過著自己想過的日子!自己攢錢把老了的日子安排妥妥當當的,這種瀟灑最會被人羨慕!


吾非汝但知汝之苦


假設你到老的時候手上有一個億,不算少吧,你可以請十個保姆,家務,廚師,門衛,保鏢,司機,營養師,保健醫生,養花工,清潔工,操澡工。當然你可以僱更多,有錢就是任性。然後呢你住在別墅裡,坐在院子裡的草坪上曬太陽,看著這些人幹活。還有,你面前的桌子上除了一杯水,還有很多卡,你老年痴呆忘了密碼,就把密碼寫在紙上。天天這樣看著錢,這樣的生活怎麼樣,得意吧,別得意太早,說然後。

然後你的生命進入倒計時,可是你不甘心呀!去世後這些錢怎麼辦?沒有兒孫留給誰。在一愁莫展時漸漸處於半昏迷狀態,偶爾睜開眼睛看到這些保姆們全圍著你,單等你一嚥氣就開始搶錢大戰!哈哈哈!好玩吧!


傲雪紅梅123456


以前構成社會的主體是自然人……部落……爾後發展到社會構成的主體是家庭,才有結婚一說,在家庭內,互相的勞動和服務是不用計酬付費的,在原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要結婚,要有家庭,互相多一個依靠,多一份保險,社會多一份穩定因素……而現在生產力高度發達,許多人不需要這個依靠依然活的很好…有機器人,有保險,有錢許多事都可以解決…所以結婚,家庭對他們並不重要……以自然人為主體將成為發達社會的新常態……



強哥149472982


誰說的你說的結不結婚不重要了有錢養老就行了,農村的刁民彩禮高的離譜爭著搶著結婚是不是打你臉,離婚多次又再婚多次為了什麼是不是打你臉,老人老了孤單找老伴結婚是不是打你臉,農村光棍滿街跑憋的兩眼發藍借錢給彩禮就為了娶老婆結婚是不是打你臉,別說話說的太死大多數人想法跟你不一樣,一小撮人代表不了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