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三月的黃陵,天也藍藍,水也清冽,草也漸綠,柳也盈盈。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一群蜜蜂像勤勞的士兵,身上裹挾著沉甸甸的花粉,“嗡嗡嗡”地飛回到雙龍鎮南峪口村河浦組的一戶農家小院。

這座小院的主人叫石鐵鎖,今年66歲,是一個有著20年養蜂經驗的老蜂農。

“辛苦了!給你們些獎勵,快吃吧!”石鐵鎖用飽含關愛的眼神看著這群可愛的小生靈,一邊給蜂箱裡又送進去二兩糖水。

“一年大概能掙個三萬多吧,我養蜂不哄人,蜂蜜品質好,靠這個,我們老倆口才能供家裡的大學生唸書,我是2017年退出貧困戶的,現在家裡啥都好,幹活有精神,日子有奔頭。”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石鐵鎖把愛好變成了事業,也逐漸帶動周圍的人養起了蜂。

村裡的年輕人叔長叔短,石鐵鎖就樂開了花,隨手抄過來一條板凳坐下,便耐心地給他們講養蜂的門道:喂糖喂花粉要有比例還要適度、越冬蜂要管理好給下一年打基礎、疾病防治要注意爛子病……

“我不僅賣蜜,也賣蜂。教怎麼養蜂,我從來不藏私,我這麼大年齡了,就盼著大家光景都好。”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南峪口村的付東河就嚐到了養蜂的“甜頭”。

以前,付東河在外面跑大車,一年忙到頭,回不了幾次家,也掙不下多少錢。前兩年,他試著養了十二箱蜂,一下收了580多斤蜜,扳著指頭一算,竟能掙3萬多塊錢。

今年,他又擴大了養蜂的規模,二十多個蜂箱整整齊齊地擺在眼前,蜂群飛舞,煞是好看。

“我也沒經驗,全靠多學習多請教,我能把蜂養好,也有自己的小竅門,分蜂時候要注意增加中蜂數量,幹活的蜂多了,產量自然就能提高。”

在雙龍鎮,像石鐵鎖、付東河這樣的養蜂人大概有70餘戶,目前發展中蜂2450餘箱,2019年全鎮產蜜2.9萬餘斤,銷售每斤均價60元以上。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雙龍鎮位於黃陵縣以西,森林覆蓋率96%以上,在子午嶺的密林中,洋槐、狼牙刺、五倍子、槭樹等蜜源樹種正茁壯生長,到了四五月份,漫山遍野就成了花的海洋。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近年來,雙龍鎮緊緊圍繞縣上新一輪川道產業開發精神,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結合實際大力發展中蜂養殖產業,科學制定全鎮產業發展規劃,按箱發放補貼、聘請技術員指導、建設中蜂養殖示範基地,同時,雙龍鎮也被確定為全縣中蜂養殖保護區。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不負春光,不誤農時。3月6日上午,雙龍鎮黨委書記趙文平、各包村領導、各村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與二十多名中蜂養殖戶到南峪口村石鐵鎖、付東河和官莊村向澤兵3戶中蜂養殖模範戶家中,現場觀摩學習交流中蜂養殖經驗。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現場觀摩中,石鐵鎖等模範戶一邊向大夥展示他們的養殖規模、成品蜂蜜,一邊現場交流蜂箱放置、蜜蜂餵食、病蟲害防治等養殖經驗,陽光暖暖地灑在農家小院,一派春意盎然。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座談交流中,曾獲得陝西中蜂蜂蜜品質大賽銀獎的子午緣中蜂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郭小強圍繞春季保溫、蜂箱檢查、疾病防控、輔助飼餵、春季繁育、更換老王、分蜂管理等方面和大家進行了詳細地討論和經驗分享。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我們合作社在雙龍鎮的柳芽和大岔林場都建有養殖基地,這裡地處林區,植物品種繁多、花期較長、蜜源充足,我們堅持新技術與老傳統相結合,變特色為優勢,一年只收一次蜂蜜,自然營養價值高。我們對好品質的蜂蜜需求量很大,尤其巢蜜更是供不應求,中蜂養殖前景很好,大家一定要加油幹!”郭小強說。

“過好日子的幹勁更足了”,杜洛尾村貧困戶陶長江信心滿滿。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據瞭解,子午緣中蜂養殖合作社目前已吸納47戶貧困戶,通過代養或統一回收等方式,為這些貧困戶帶來了滿滿紅利。

談及下一步的工作,趙文平說:“我們要將洋教授和土專家相結合,行政幹部和業務骨幹相結合,目標任務和獎懲措施相結合,支持大戶和扶持小戶相結合,繼續發力,再出新招,著力使中蜂產業成為全鎮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觀摩會結束後,雙龍鎮為與會的所有養殖戶準備了一份春季中蜂管理物資“大禮包”:每戶蜂箱2-5個不等、白糖各10斤,花粉各1斤。

抱著沉甸甸的“大禮包”,石鐵鎖笑眯眯地又打開了話匣子,“政府就像我們的大家長,作為家長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娃娃把日子過好呢?雖然這些物資是鎮上免費送的,但我們一定要有志氣,把它用得有價值。今年,我還想讓更多的人嚐到我的蜂蜜。”

延安黃陵:大山裡釀就的“甜蜜”事業

微風輕拂樹梢,大山含笑不語。蜂農們恰似勤勞的蜜蜂,靠自己的雙手,一點一滴,把生活釀成了蜜,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