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為什麼會伴隨腿痛呢?

用戶68365670590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腰椎間盤包裹髓核的纖維環在外力作用下部分或者完全斷裂,髓核突出以後壓迫或者刺激了腰椎竇椎神經,硬膜囊,馬尾神經,神經根,從而出現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狀的疾病。

腰突症為什麼會引起腰腿痛呢?

腰突症引起腰痛是因為突出髓核壓迫或者了腰椎的竇椎神經,竇椎神經就是從腰椎椎間孔出來然後又返回椎管,支配腰椎附近的神經肌肉。

腰突症引起屁股和下肢痛主要是因為突出髓核壓迫或者刺激了腰4,腰5,骶1,骶2,骶3神經根,而這些神經根就是組成坐骨神經的神經,從而出現屁股和下肢的疼痛。

坐骨神經痛的特點是從屁股後部到大腿後部,從大腿後部到小腿後外側部,從小腿後外側部到足底足背的麻痛不是,腳大足趾力量減弱,跟腱反射減弱,肌力減弱等一系列反應。

腰突症當髓核突出壓迫或者刺激硬膜囊和馬尾神經的時候,還會出現雙下肢的麻痛,會陰區麻木,大小便失禁,性功能下降。



疼痛診療劉醫生


這位朋友你好,我來回答下你的問題吧!

我是腰椎間盤突出康復患者,同時我的腰椎病也導致了嚴重的腿痛腿麻症狀,我是L4-5突出,壓迫右側坐骨神經,嚴重時整條右腿麻木刺痛,甚至延伸到腳面,腳趾沒有知覺,最後我沒有選擇手術治療,而是選擇了運動康復訓練的方法,通過近五個月的鍛鍊,症狀基本消除了,現在已經過去快5年了,每天還依然會抽空進行鍛鍊,只有把腰部練結實了,才能保護好腰椎免受外部傷害。

那麼回到你的問題上面,為什麼腰椎間盤突出會導致腿痛呢?首先你要明白腰椎間盤突出的機理。 椎間盤是腰椎骨之間起到緩衝作用的一種物質,椎間盤由髓核和纖維環構成,纖維環將髓核包圍起來,當腰椎收到外力作用或者長時間不正常的磨損後,會出現一定的擠壓,椎間盤隨之變形,當髓核把纖維環擠壓變形後形成膨出狀態,這就是腰椎間盤膨出,若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來,就是腰椎間盤突出,如果突出物完全離開纖維環形成遊離狀態,則為腰椎間盤脫出,這幾種情況的嚴重程度逐步遞增。 因為椎管附近的神經很多很密集,當膨出物或者突出物觸碰到附近的神經根後,則會產生疼痛或麻木感,如果壓迫到坐骨神經,那麼就會引起腿痛腿麻的症狀,還會引起小腿外側和腳面的疼痛與麻木感。

那麼引起腿痛後該怎麼辦呢?

我是通過運動鍛鍊康復的,把我自己的康復辦法推薦給你,也希望你推薦給有需要的朋友。

1、坐式拉筋

坐式拉筋可以拉伸腿部的經絡和韌帶,促進血液流動,保證氣血暢通,坐式拉筋也分很多種,我拍照片為你演示幾種,首先這個動作是拉伸大腿內側和腰椎間隙的。


這個動作是拉伸大腿外側與臀部的(有些朋友引起臀部疼痛可以試試這個動作)。

這個動作是拉伸腰椎間隙和小腿的,拉伸脊椎間隙能減輕突出物與神經根的牽連,促進吸收,有助於症狀的減輕。


2、臥式拉筋

臥式拉筋對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痛、臀部脹痛、腿部疼痛麻木非常有效,需要準備兩個凳子,將兩個凳子房子一個牆角位置,躺在上面,一條腿壓在牆角上,另一條腿自由放置在另一側,這便是坐式拉筋,它的要求是拉伸這條腿要筆直,臀部貼在牆上,每條腿進行20分鐘,可能剛開始做的朋友們沒辦法做的特別標準,不過沒關係,只要練習到自己可以到達的限度即可,通過一週左右的練習,慢慢的便可以進行標準的臥式拉筋,這個動作非常有效,很多朋友練了幾天腿痛腿麻的情況便有所減輕,標準動作如下:


3、椅子懸掛

這個動作與吊單槓掛雙槓的作用式一樣的,利用自身的重力來起到物流牽引的作用,椅子懸掛的好處就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侷限於單雙槓,雙臂發力,下半身完全放鬆,雙腳自然落地,如果用力方法正確的話會感受到腰部牽拉的感覺,可以慢慢體會這個動作,正確每次進行5分鐘,每天早中晚各進行一次。

以上幾個動作希望你能參考練習,同時還需要注意生活上的一些習慣,比如彎腰抬重物、單手拎重物、突然扭腰、仰臥起坐等傷腰的動作儘量避免。 還要注意腰部保暖,前期要儘量佩戴護腰,它們更進一步的保護你的腰椎。

今天就講這些吧,你可以根據我的方法嘗試一下,還有一些其他的鍛鍊動作,掌握所有的動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對自己的有效的幾個動作,並加以練習,很快就會康復的。

我已經將我自己的康復經歷和康復方法寫成帖子拍成視頻了。

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訓練吧”,我也會每天更新一個腰椎康復動作演示視頻。 最後希望你早日康復!


訓練吧


您好,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根,通常腰4-5,腰5骶1椎間盤最易突出,而坐骨神經的組成也與這兩個椎間隙發出的神經腰5,骶1神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椎間盤長期壓迫神經根,就會出現神經根水腫,從而出現下肢麻木疼痛。

治療下肢疼痛同時也是坐骨神經通過的穴位可選:

環跳穴

位置:在臀外下部,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

局部解剖:內側為臀下動、靜脈。分佈著臀下皮神經,臀下神經,深部為坐骨神經。

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痺,半身不遂。現多用於坐骨神經痛,髖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等。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的水溼及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律:地中水溼滲入脾土之中,天部之氣則外輸人體各部。

承扶穴

解剖:在臀大肌下緣;有坐骨神經伴行的動、靜脈;布有股後皮神經,深層為坐骨神經。

取穴方法:人體承扶穴位於大腿後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人體穴位配伍:配委中穴治腰骶疼痛。

主治疾病: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委中穴

位置:在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解剖:在膕窩正中,有膕筋膜;皮下有股膕靜脈深層內側為膕靜脈,最深層為膕動有股後皮神經,正當脛神經處,脛神經在膕窩處由坐骨神經分出。

主治:腰痛,下肢痿痺,腹痛,吐瀉等。

承山穴

位置:取穴時應採用俯臥的姿勢,承山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

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腓腸肌→比目魚肌。在腓腸肌兩肌腹交界下端;淺層布有小隱靜脈和腓腸內側皮神經。深層有脛神經和脛後動、靜脈。

主治疾病:小腿肚轉筋。

每穴每次點按1分鐘,以酸脹為度。

歡迎點個關注,非常感謝😄,很高興有你們這能關注我,我會時常回答一些臨床問題,很願意和各位交流。






通督針灸推拿張斌


腰椎間盤突出為什麼會腿痛,這是由於他們之間的結構和疼痛機制來決定的。

近90%的腰椎間盤突出部位是在椎間盤的後外側。這個部位會壓迫和刺激位於其後方椎管或神經根根管內的神經根,從而導致相應的神經根放射性疼痛和麻木。

突出壓迫神經根的兩種方式

牽張性機制

椎間盤突出部位頂在神經根上,引起神經根的牽張,俗稱被拉長、拉扯,從而引起神經根的疼痛,稱之為牽張性的機制。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直腿抬高會進一步牽拉而疼痛的原因。

壓迫性機制

椎間盤突出部位直接將神經根擠壓到神經根管的後壁,擠壓導致疼痛的產生,所以叫壓迫性的機制。

機械壓迫和牽拉為什麼會導致症狀?

受累神經被壓迫和牽拉,神經處於緊張狀態,不及時消除,引發神經炎症和水腫,導致神經內張力增高,炎性神經對疼痛異常敏感,稍一觸及就會導致明顯的放射性疼痛。

附言

科普健康知識,我一定是嚴謹的,健康少走彎路,可以點一下右上角關注:)。


喬棟談健康


首先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如果明白何為腰椎間盤突出,並大概瞭解一下椎間盤的生理結構,就會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為什麼會腿疼了。

腰椎間盤是由髓核、纖維環和軟骨板三部分構成,這裡要重點講一下纖維環。

纖維環位於椎間盤的周緣部,是由纖維軟骨構成,纖維環的作用在於保存髓核的膠體成分,維持髓核的位置與形狀,如果髓核受到了壓力或者破壞,纖維環則負責將衝擊壓力緩衝,此外還如堅固的壁壘一樣保護著髓核,避免髓核受到壓力後脫出。纖維環可能因為長期姿勢不當或外部衝擊造成鬆動,一旦纖維環鬆動,髓核就發生移位刺激神經,產生疼痛這就成為通常所說的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造成以腰腿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是由於椎間盤突出後刺激了纖維環外層和後縱韌帶中的竇椎神經纖維所產生,疼痛一般呈放射性疼痛、鈍痛或刺痛。

除了疼痛還會出現間歇性跛行。這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根的充血、水腫等炎性反應和缺血,當行走時椎管內受阻的椎靜脈叢充血,加重神經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擴張,患肢出現疼痛加重麻木。

因此,如果腰間盤突出且有雙腿麻木的症狀時,一定不要大意,及時到醫院檢查,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以免產生更嚴重的後果!#清風計劃#


兒童骨科姚京輝主任


腰間盤推出的病因很複雜,患者的症狀也各有不同。大家普遍認為,腰間盤突出應該是腰部反覆疼痛,可是事實上有時患者感覺起來,腿疼的厲害,腰並沒有感覺疼。

我們知道腿的神經,所謂的坐骨神經,股神經,這些都是從腰椎神經上面發出來。所以當腰椎間盤突出症,比如說這些地方突出壓迫到相應的神經根的時候,它是可以引起相應的腿疼和腿麻。

腰間盤突出實際一般都是先腰疼,但是專家認為腰疼不一定非常準確,但是腿疼非常準確。這樣的話,其實是腿疼把腰疼掩飾了,不是腰不疼。

專家指出,首先要確定診斷是不是明確。如果診斷明確,腰不怎麼疼,腿疼,把症狀分心明確了,輕微的可以通過理療保守治療,如果說中重度的,這樣可以通過一些微創的方式。如果再重了,那還得看是哪個部位上,真正解決它所置壓的部位上進行解決。

此外,椎間盤突出會引起腰疼、坐骨神經疼痛,臀部疼痛,腰間盤突出會引起大腿根韌帶疼痛和胯骨韌帶的疼痛,並且嚴重影響行走。


腿疼,腿麻,腿上皮膚出現象皮狀態,汗毛孔變得粗大,疼痛感覺消失,大腿關節韌帶疼痛,腿部肌肉疼痛,僵硬,腫脹,一隻腿長一隻腿短,大屁股和小屁股肌肉萎縮,腳脖子疼痛等症狀,再發展到腳引起腳底板發熱,腳底板疼痛,腳345指到腳後跟神經抽疼,腳大拇指過電似的抽疼,腳後跟內側神經巨烈抽疼,是會引起尿頻並且會使大小便失禁,也會引起一條腿或雙腿癱瘓。等等症狀。


所以腰椎問題絕對不可小視。


很多人不明,腿疼為什麼和腰有關係?腰間盤突出為什麼會導致腿疼?因為99%的腰椎間盤突出都會壓迫坐骨神經,導致一側或兩側腿出現放射性疼痛?病根在腰,如果腰不治療,即使腿現在不疼了,腰疼一復發,腿疼也會復發。所以治病要從病根開始


SRC體療驛站


您好!請關注“懷賢健康”!懷賢健康集合三甲醫院骨科專家,在線為您解答各類骨科疑問及運動指導,讓您健身的同時享受運動的快樂。

腰間盤突出為什麼會引起腿疼,是因為腰間盤突出之後使腰間盤周圍的組織,如脊神經、血管、脊髓等遭受到刺激和壓迫,由於這些神經根支配著下肢的感覺和運動,所以會引起下肢的疼痛。這種疼痛的特點為:由臀部放射到大腿後側、小腿外側或者後外側,部分病人還可以放射至踝部、足背或者足底,可以伴有肢體麻木、怕涼、無力等症狀。一般這些疼痛會在咳嗽用力時加重,臥床休息後會自行緩解。

坐骨神經痛一般是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 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腳的外側面的疼痛是坐骨神經的典型表現,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治療坐骨神經痛。下面為您具體介紹坐骨神經痛按摩穴位,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1、腎俞穴:腎臟的寒溼水氣通過腎俞穴外輸至膀胱經,經常刺激腎俞穴能夠治療腰痛、高血壓等。

2、阿是穴 :阿是穴是由於病理反射及病變部位的經脈氣血不通而致,經常刺激阿里穴

3、環跳穴:環跳穴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痺,臀部肌肉較厚,按壓環跳穴時要適當用力,才能刺激到該穴位。

4、秩邊穴 :秩邊穴主治腰骶痛,痔疾,下肢痿痺,及坐骨神經痛等,可使周圍的肌肉也放鬆,長期堅持,可預防復發。

以上穴位配合按摩周圍肌肉可以有效緩解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但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懷賢健康提示您:腰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引起的腿痛,建議您及時就診,以防病情惡化加重。

希望以上解答能幫助到您!請關注“懷賢健康”,懷賢健康集合三甲醫院骨科專家,在線為您解答各類骨科疑問及運動指導,讓您健身的同時享受運動的快樂。


懷賢健康


針對你的問題,我有幾點看法,請參考:

經常有人會問:腰間盤不是長在腰上的嗎,這和腿有什麼關係呢?很多人就是以為自己的腿疼就是腿的毛病,不肯做腰的檢查,花了好多冤枉錢,遭了好多罪。

人的脊髓其實更像是一個城市最主要的那條道路,如果這條道路堵車,那麼城市勢必就會癱瘓。但是這個脊髓不是貫穿脊柱全程的,在大約第一腰椎水平脊髓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束馬尾神經,在每一個節段會向兩側分別發出一根神經根,每根神經要主管一個區域的痛覺,觸覺,溫度覺,位置覺還有運動。

而腰椎發出的神經根主要構成的是股神經,閉孔神經和坐骨神經,這幾根神經是支配雙下肢的運動感覺,而不是支配腰的運動感覺。比如如果是腰4-5椎間盤突出的話,主要壓迫的是腰5神經根,那麼患者的主要症狀就是腰5神經支配區的問題,比如沿大腿外側、小腿外側至足拇趾的放射樣疼痛,足背內側和小腿外側的麻木,足拇指和踝關節背伸無力等等。

所以說不要只是腰痛的時候會想到腰間盤突出症,實際上單純腰痛的患者真正是腰間盤突出症的很少很少,而下肢和腳部的症狀才是需要特別關心的。


仁和福百泰


首先,什麼叫腰椎間盤突出?

簡單理解:腰椎間盤突出是指椎間盤內容物超出正常範圍,即外側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像下圖粉紅色區域的纖維環外層破裂,綠色區域的髓核向外突出擠壓。

由於腰椎後方中央與兩側均有腰椎神經,如果突出部位對神經造成壓迫(如上圖中綠色區域的髓核,擠壓到黃色區域的神經),那麼就很有可能出現一些神經壓迫症狀。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腿痛?

其實,每根腰椎神經都負責著下肢不同位置的感知度與肌力。

當神經受到壓迫,下肢有時候會因為感知受到影響而疼痛、發麻、發木;也會因為肌力受到影響而出現無力、肌肉萎縮的症狀。

這也是為什麼腰突會出現伴隨腿痛的原因。

例如常常聽說過的“坐骨神經疼痛” = 由L4-S3 神經組成的。當腰突壓迫該處神經,往往會表現出腿痛,腿麻症狀。

比如:L4神經壓迫會導致:

  • 大腿、膝關節、腳部綠色區域疼痛、發麻、發木

  • 踝關節與腳部無力、肌肉萎縮、緊繃

比如:L5神經壓迫會導致:

  • 腿外側、腳上方紫色區域疼痛、發麻、發木

  • 腳部,包括大母腳趾無力、肌肉萎縮、緊繃

最後,如何緩解下肢腿痛?

運動會分為三塊:神經伸展,肌肉拉伸,以及肌肉強化。

先說神經伸展運動,它可有效減輕神經的異常敏感,能夠比較快速的緩解腿痛腿麻。

比如屈體神經拉伸運動,可以讓神經適應正常的拉伸收縮,緩解下肢症狀。

動作要點:

  • 端坐椅子上,雙手置於背後。

  • 儘量向前低頭彎腰,伸直有症狀的那條腿。

  • 保持大腿和小腿伸直不動,以腳踝為支點上下襬動腳踝。

  • 重複10次,回到起始位置。

注意:

  • 這個動作只需要做有症狀的下肢,而且每次拉伸不可超過10次。

  • 因為神經已經受到壓迫,所以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要更加註意身體的反應,不可過度刺激。

  • 如果有發麻、劇烈疼痛的症狀出現就說明需要減輕這個動作的難度。例如減輕腳踝的擺動幅度。

至於其他的運動,之前都有在腰突講座裡面講過。大家可以去講座裡面看。這裡就不一一解釋了。


羅煒樑


腰椎間盤突出不一定伴有腰腿痛,所以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事實上,沒有人有任何邏輯,可以證明椎間盤突出與腰腿痛有直接的因果關係,腰椎間盤突出伴有腰腿痛其實是陷入認識的誤區,是對現代化機器檢查結果的一種誤解,這樣的誤解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量的病人上手術檯,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有必要做詳細分析。現分析如下:

一. “腰椎間盤突出”的邏輯分析:

臨床發現:腰腿痛的患者檢查結果可以沒有“腰椎間盤突出”,所以“腰椎間盤突出”不是腰腿痛的必要條件;而“腰椎間盤突出”可以沒有任何腰腿痛的臨床症狀,所以“腰椎間盤突出”也不是腰腿痛充分條件。結論:“腰椎間盤突出”不是腰腿痛的充分必要條件,所以“腰椎間盤突出”與腰腿痛的臨床症狀存在不確定性,並不構成嚴格的因果關係。教科書上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只是一種人為的不符合自然規律的定義,大多數情況下並不科學。

二. “腰椎間盤突出”的再認識:

過去西醫一直尋找腰腿痛的原因,自1934年Mixter和Barr在手術中發現並報道腰椎間盤突出症以來,西醫誤以為找到了腰腿痛的真正“罪魁禍首”,以後腰腿痛就與腰椎間盤突出聯繫起來,這種認識造成了大量的腰腿痛採用手術治療。結果發現:手術雖然可以暫時緩解腰腿痛,但腰腿痛容易反覆,L5/S1切除後,幾個月後L4/5椎間盤又突出,繼續切,則上一節又突出,這說明一個道理:“腰椎間盤突出”有深層發病機制,切除突出的椎間盤而漠視深層發病機制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

三.“腰椎間盤突出”的中醫認識:

“腰椎間盤突出”不是中醫的病名,從中醫的整體觀看來,“腰椎間盤突出”是腰椎功能失調的結果,真正的疾病是臟腑和經絡功能失調,即:臟腑和經絡的疾病導致腰椎功能失調,為了適應腰椎功能變化,腰椎間盤被迫突出,所以解決了臟腑和經絡的問題,“腰椎間盤突出”就可以不是問題。

“腰腿痛”屬於中醫的優勢病種,只要思路與病情相契合,效果不成問題,難點是思路與病情如何契合,否則腰腿痛就會變成疑難病。從臨床觀察看: “腰腿痛”與腎、脾、胃、肝、膽都有關係,所以想做到“思路與病情相契合”的確有難度,必須有大量的經驗積累,並臨床診治時全方位、多層次的縝密觀察和分析,才能找到疾病的入口、路線和出口,替患者真正解決問題。當然!極少數情況下,患者的病情太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成立,手術的選擇是一種無賴,即便如此,由於手術不能解決“腰椎間盤突出”深層發病機制,所以手術後的中醫治療仍然必須且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